第四十一章 直抒胸臆,姜凡谢礼

  “他们竟然真的只是过来押送军资给我们的?”</p>

  “当真就一点诡异也没有查到?”</p>

  洪烈再三确认之后,终究还是将眉头高高的皱了起来。</p>

  将那些肃州兵全都抓起来之后,肃山军的将士们便对他们展开了急速的审问。</p>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问三不知。</p>

  肃州兵也觉得冤啊。</p>

  他们明明是来送个赏赐,怎么就给自己送成了这种样子?</p>

  这还有天理吗?</p>

  这没天理!</p>

  洪烈想不明白,他只能暂且压下心中的想法,道:“你们好生看管,切莫让他们跑了一个。”</p>

  遂即便翻身上马,只奔肃山候府而去。</p>

  姜凡肯定知道什么东西,只不过一直都没有说出来罢了。</p>

  等到了侯府之中,将自己的发现以及来意都说了清楚之后,姜凡才笑着摇了摇头,道:“洪老将军,你就安心吧,这一次咱们那陛下还真就没有什么坏心眼,至少在这些军资上面是没有的。”</p>

  “你只需要好好的将这批物资用到刀刃上,将我们这些将士们的实力再提升上去,这便是你对咱们那位陛下难得的好意做出的最完美的答复了。”</p>

  说到最后,姜凡也忍不住笑出声来。</p>

  夏皇可真是个小机灵鬼,这一波大赏直接就给他们将资源不足的问题彻底给解决了。</p>

  本来姜凡还对资源略有担心,现在好了,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当真是什么都不用愁了。</p>

  没有十年脑淤血,真真就做不出这样离谱的事。</p>

  洪烈:???</p>

  他看不懂姜凡的笑容,就像是看不懂夏皇的操作一般。</p>

  不过身为军人的操守让他很好的克制了自己的好奇心。</p>

  “劳烦将军为我磨墨,我来给咱们那位陛下修书一封。”</p>

  姜凡说道。</p>

  洪烈点头应下。</p>

  姜凡提笔饱蘸浓墨。</p>

  他深吸一口气,心情平复之后,只觉得胸腔之中满是郁结不得舒畅的浊气。</p>

  他心中想起夏皇那张可恶的老脸,想到自己身上这一十八载的痛苦全是拜他所赐。</p>

  想到父亲镇国公的死也与他脱不开干系。</p>

  想到自己为其镇守国门,等来的却是玄冥老人的一身杀机,他心中便泛起无穷杀意。</p>

  姜凡挥毫,于面前纸上直抒胸臆。</p>

  笔走龙蛇,蕴着凛然杀机!</p>

  洪烈低头看去,只见那白纸上书:</p>

  闻君有大好头颅,吾当取之。半年为期,吾定率军而至,君素雅达,必不致我徒劳往返也!</p>

  姜凡收起书贴,置于一木盒之中,木盒之内,还放有一块通体金玉打造而成的令牌。</p>

  令牌一面以白玉镶嵌一字为“玄”。</p>

  另一面有何玄机,洪烈不得而知。</p>

  沈易也没有多做解释,他将那木盒封好之后,交给洪烈,道:“好了,这封书信以及这盒子里的东西便是我给他的回礼,你去交给那些肃州兵,顺便也把他们放了吧,不过只是一群还弄不清楚事情的小卒而已,不值得为难。”</p>

  洪烈应了一声,便带着那个木盒走了出去。</p>

  那一封书贴写的的确气势十足,夏皇看到之后,必然大怒。</p>

  可洪烈始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那书贴的旁边再附上这么一块令牌。</p>

  难道看到这块令牌之后,夏皇还会因此变的更加愤怒不成?</p>

  洪烈疑惑着将那些肃州兵放了回去。</p>

  他自然没有忘记姜凡的交代,让他们在走之前也带上了那个木盒。</p>

  肃州兵的将领在得知这木盒之中放着的乃是肃山候姜凡谢恩之物,当下不敢怠慢。</p>

  他直接点了一名实力出众的亲信,以日行两千里的龙马在官道之上疾驰而去,奔向皇都。</p>

  看着那亲信远去的背影,他更是疑惑起来。</p>

  “那洪烈明明已经说他们肃山军反了,并且还将我们都抓了起来,拷问了不少东西。”</p>

  “这种事情陛下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可陛下他明知如此,又怎么会给那肃山候再送去了如此丰厚的军资?”</p>

  “这不是摆明了在资敌吗!”</p>

  “还有那肃山候姜凡,你手下的洪烈都已经明说了肃山军已经反了,你身为主帅,怎么看起来完全没有这种感觉?”</p>

  “非但如此,你这还准备要去给陛下谢恩?这不是正常君臣之间的交流吗?你一个反贼,做这个干什么?”</p>

  </p>

  “难道说……”</p>

  他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p>

  “难道说,其实根本就不是肃山候要反,只是那些肃山军逼着肃山候不得不反!他那木盒之中装着的怕是发给陛下的求救书啊!”</p>

  但是这个念头才刚出现了一下,他就立刻感觉不太对劲。</p>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玩意都不太对。</p>

  古里古怪的,给他整个人都给整麻了。</p>

  片刻之后,他也没有继续再纠结这种问题。</p>

  反正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归是轮不到他来操心的。</p>

  他不过就是整个肃州七郡三十五城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候而已啊。</p>

  大夏军制。</p>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p>

  二伍为一什,设什长。</p>

  十什为一屯,设屯长。</p>

  五屯为百将,设百将,辖五百人。</p>

  五百将为一曲,设军候,辖两千五百人。</p>

  军候之上,还有校尉,校尉之上便是将军。</p>

  仅仅只是放在肃山关中,军候便已经算不得什么。</p>

  就更别说放在整个肃州七郡三十五城之中,区区一个军候,更是什么都算不上。</p>

  ……</p>

  送走了这些肃州兵之后,姜凡最终还是没有继续修炼下去。</p>

  现如今的他已经是大宗师境界,想要再提升实力,就只能在万剑归宗上下功夫。</p>

  但烙印剑意真痕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p>

  大宗师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将他这百年精纯的修为尽数转化成为剑意真痕。</p>

  烙印武道真意于心,凝聚出的剑意真痕越多,姜凡的实力就会越强,潜力也会越大。</p>

  若是按照万剑归宗之上的记载。</p>

  倘若姜凡能够在大宗师境凝聚出十道剑意真痕,算是普通。</p>

  三十六道算是优秀。</p>

  七十二道则已经是一般的天才之列。</p>

  若是能够凝聚出百道之上,则是不世出的绝顶天才!</p>

  姜凡对此并不在意。</p>

  万剑归宗,不过是他所使用的一个手段而已。</p>

  他会尽力去修炼,但若是不成,也不会有什么失望。</p>

  人生本就如此,哪里又存在什么完美无缺的东西?</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