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起步

  初秋时节天似乎黑的格外的快,凉凉的秋风伴着啸在窗外席卷,席卷过天际带来了天色沉沉,天冷了也黑了,不过这一切似乎并不能阻挡人的热情,园区随着新电力输变线路和设备的架设,在彻底告别了轰鸣的柴油发电机之后,反而愈加的灯火通明,闪闪的灯光和高瓦数的照明设施将工地的一切照着,每天每晚一盏接着一盏增加的亮起光,繁忙和兴盛的景象从不断绝过,这里与冷清无缘。

  园区的建设在经过了初期的忙乱之后,已经渐入轨道,由退伍工程兵们组成的施工队伍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迅速就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各种各样结合了经验的方案显著加快了施工速度,还有一个个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更是引领着工程建设的节奏,充分调动起了老兵们的热情,热火朝天伴着激情,这里的老兵与这片大地上的曾经筑造过辉煌的建设者没有区别,哪怕他们身着的是不一样的服装,但骨子里的精神却是永远不会变。

  主要的建筑在老兵们日夜的奋斗下已经提前完工,质量过硬进度上没有丝毫的拖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少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虽然这些建筑大多只是一个框架和壳子,完成内部施工也只有几个相对重要的厂房,但三个月的时间在一处十多平方公里的荒地上建立一座科技园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足以让人骄傲的成绩。

  整个园区分为四个区域,办公区,研究区,生产区,居住区,简单明了,依托那座不高的石灰岩山而建,成环形向外延伸。

  居住区设置在最内围的石山下,主要为园区的工作人员提供居住场所,七八层楼的小高层,错层结构平均120的居住面积,花园式景观布置,还有这个时代国内绝对少见的电梯,无不彰显出优越的宜居环境,在山上则是一系列依托自然而设计的别墅群,三两层高,中式风格的庭院楼房,沿着环山道分布,三三两两点缀其间。

  花了如此代价,这个孙季初用来收买人心不是秘密的“秘密武器”,威力无疑是巨大的,这一点就从初期科工委调入园区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激情上就可见一斑,热情似火废寝忘食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尤其是听说这些房子“限量”分配之后,他们每个人更是成了好的不能再好的“好同志”,甚至于连有些古板的人也表现出难得的“聪明”,散乱的人心和初入一个陌生环境的忐忑,也在转眼之间被抛之脑后,归属感和人心在这件事之后才真正的开始树立齐了起来。

  一个研究机构最为核心的资产是人,大量有能力有丰富经验并具有向心力的研究人员,其次是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科研仪器,这两样构成了一个科研机构最为核心的财富基础,为此孙季初在园区规划上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最内层的是居所,其次是拥有大量科研设施的研究区,最后才是旁人眼中最为关键的生产区。

  研究区成环形布置在核心居住区外围,是园区面积最大的组成部分,整整占去一半多的份额。以材料研究为主的冶金工程研究院、引领未来科技潮流的计算机科学、以高端数控机床和精密机械为研究方向的机械工程院,研发移动通讯技术为的电子通信和自动化控制所,挖掘中医和中药为国际医药竞争作准备的中医学院,核能发电技术为研究核心的核能所,石化技术和反应装置的化学工程院,重工业体系中核心之一的动力和电气工程,主向汽车航空电子化的电子系统研究中心……

  零零总总在七八平方公里的环形研究区域内,孙季初颇富野心的将他心目中所有未来工业发展所涉及到的阳光产业都布置上去,规划中还预留了一大片的区域,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再次做了冗余。

  最外围的生产区域,总体来说并未占用多大的空间,整个园区是以研究为目的所建设,生产区域的相关设施厂房更多的是为商业化产品技术的量产做配合,一个以高精度和大型机械加工为主的重工片区,还有半导体生产技术的电子产业区,就是生产区域最大的两个片区,剩下的就是预留的标准厂房,其间杂着一些工厂的相关配套设施,如半导体生产的水处理等。

  园区的入口处是办公区,主要就是一栋高达90多米的八角宝塔状建筑,尖顶绿色琉璃瓦覆顶,外墙装饰红色木纹建材,底部面积极大,30层的层数层高也比一般建筑高出不少,每层的面积往上逐层递减,园区的建设有三分之一的工程是花费在这上面,园区的进度提升也主要是这个项目,在后期老兵们甚至创造了两天一个层数的纪录。

  整栋建筑从外看去就是一个八角变形的中国宝塔,将作为孙季初公司向外展现的形象窗口,各个部门和管理系统也将在这里办公。

  “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数字模式下的新型技术标准,在欧洲,跨国通讯巨头们已经联合了起来,他们试图要打造一个新的产业链条,并以此为依托要占领国际市场,那么作为立志要以科技和产业兴国的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不到2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密密麻麻的拥挤着人,20多名脸上略带朝气和稚色的年轻研究人员正略有沉思的看着办公桌前的一个年轻男人,他们在听他讲课。

  顿了顿,拿起桌上的茶杯润了一下干涉的嗓子,李思目光在房间中快速的扫过,他是公司公共关系部的员工,作为一个初涉营销与商业谈判的新手,给一大群科研工作者讲课对于他来说是第一次,压力很大,即使他已经尽可能的做了充分准备。

  缓了缓神,他接着开口道:“作为一个新生的市场竞争者,睁着眼睛看别人吃肉,不是我们的作风。跨国公司们很强大,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上,同他们相比我们都是处于下风,但这些绝对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商场上没有谦让也没有客气,刀光剑影无处不凶险,我们公司要想发展壮大,要不就是跟在别人后面捡着残羹冷炙,求得一时之虚华,要不就是主动出击跟他们竞争,从他们的嘴下抢肉吃,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办公室是一处简易板房,园区的主要建筑已经封顶完工,但那宽敞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无疑离投入使用,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孙季初依托科工委的小研究员们先期成立的移动通信预备小组只能在这里将就开这堂特别的课程。

  “市场竞争很残酷,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是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他们更是信仰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要从他们嘴下抢食,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他们,只有深入了解他们,才有可能摸准他们的市场脉点。”敞开了话题,李思渐渐找到了感觉。

  “那他们的市场脉点是什么?”右首的一个戴黑边眼镜的年轻人率先提出了疑问,他是预备小组的组长,今天这个特殊的课程由公司安排,目的就是在开发技术的同时密切的与市场相结合,让研究员能够了解市场上的特点与需求,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发,他要承担起首要责任。

  商业研究不仅是要搞出技术,更关键是如何将技术行之有效的引入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技术很重要,但后期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才是决定一个技术一个产品盈利与否的关键。

  提了提鼻梁上的眼睛,李思在一旁的简易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利益”,指着这两个字,他面色郑重的说道:“利益!这两个字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核心,虽然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如政治上的因素,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利益两个字才是决定那些跨国巨头们行动趋向的关键!……”

  窗外秋风呼啸而过,屋内的声音显显的透过墙板传递开,晕黄的灯光洒落到屋外,在窗边斜斜拉出两条交插的身影,孙季初和傅瑜正绕有兴致的看着听着屋内渐渐火热的讨论。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紧了紧薄薄的外套,傅大美人眨着俏皮问道,孙季初今天难得留一个下午陪她,她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屋内的讨论已经热烈开,孙季初伸手揽过傅大美女的纤柔细腰,转身笑道:“目前国内的学术气氛往好里说是纯正,往坏里说也可以说是不知变通,产学研三环脱节,研究所研究技术,学校培养研究员,工厂生产产品,你可以想象到这里面的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有多低,中国人不缺技术,人口基数摆在那里,从人才上讲,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力资源储备,有什么技术能够难住我们?无非就是一个时间和金钱投入的问题,我们目前的科技的落后,体制和机制的缺漏是一个重要因素,别人我管不了,但自己的地盘这效率无论怎么样要提起来,浪费是可耻!”

  求推荐票!!!

  ≈ap;lt;ahref=≈ap;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