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包子和火花

  两天之后,又有一艘集装箱轮靠岸,为孙季初运来了另一套超精密的机床和一系列的高精度的科研设备,这些是孙季初为自己的公司准备的,这次转运依然是借用军方的力量,只不过孙季初的那位马叔叔,却没有如上次一般登门拜访,也没有提如何的要求,他们之间的交集似乎被分离了,一切似乎都平静了,似乎是的。

  对于这到底是真正的平静还是那暗流汹涌的掩饰,孙季初没有去探究,也没法探究,他只是在一步一步的增强自己,一步一步的向着远方追逐着,在这个世界中,只有那真真切切的实力才是那最为可靠的,有了实力,我们也就有了说话的权利和决断的威严。

  所以当你因前路而迷惑的时候,充实一下自己是那最简单也是那最实际的,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设备有了,人也快有了,钱更不缺,只要园区的建设完成,那么他在国内的科研基地就算立了起来,在花个几年的时间,利用自己对未来科研走向的了解,一步一步的引导公司的研究,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有一大批的科研成果出来,到时候自己也就真正的站稳了脚跟,立于华夏展望世界,金钱和权势也就唾手可得。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必须克服那一切。

  而首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那园区的建设速度,工程的进度还是太慢了,甚至间接影响到。

  对于一个高科技的研发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因素有三个,人才、设备、资金,这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的条件,现在孙季初不缺资金不缺设备,他缺的只是人,最为关键的人。

  通过军方的关系,他已经成功的交换到一批科研院所的小研究员,大多是有着几年工作经验,人数和质量都还不错,这些人确定是被交换要来的,也算孙季初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成果,但他最为看重的那批出国人才形势却有点不大乐观,这些人大多是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出国的,他们并不愿意因为一番言辞就改变主意,国内的情况他们大多是了解的,他们并不相信那些劝言,他们依然是要坚持到国外去,至少从摸底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这下孙季初可就有些着急了,没有这些青年的科研骨干,单靠那些刚入门的小研究员他设想中的科研基地要正式的开花结果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这些人必须要留下来,不需要很多,有个三四百人就够了,以这些人为引子,带动那些小研究员,不出几年他就能建立一整套循环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孙季初老早就计划好的,这些人必须要留下来,孙季初的心中有了决断。

  可到底要怎么样留下这批人呢?这些人到国外去,大多是看重国外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还有那先进的仪器和那不菲的薪资,这些条件孙季初都能提供,军方的那些上门劝说的人也说过,但这些立志要出国的人却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们了解国内的情况,他们不相信国内能够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条件,空口白话是很难说服这些“意志坚定”者们的。

  所以现在孙季初要想真的留下这批人,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让他们相信,相信那些他们眼中的“谎言”是真实的,不是那欺骗的,那么就能留下一部分人。

  为此,孙季初一方面请动那马主任将这些人的出国手续往后拖,不需要多长时间,只需要拖个两三个月,为自己的赢得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他大大加快了工地的建设速度,有什么能够比那实实在在的真实更加能说服人的,只需要让他们看看那宽广漂亮的园区,看看那精密的研究设备,再拿出足够的诚意,相信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会留下来的,这毕竟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的家啊!

  工地的建设速度被加快了,老兵们被动员起来了,那些往昔的热烈如火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了,每个人都投入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节假日完全没有了,所有的空闲都被挤压着,所有的人被重新分配组合,责任被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一天三班,每班八个小时,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机器不停轮流换班,每个人都像陀螺一般转动着,一切似乎似乎都在时间的压迫下加着油。

  天还未大亮,那老式的机械闹钟非常准时的吵闹了起来,惊起了那睡梦中的人,唤起了闲适的心灵,拉起了那生活里的序幕,时间到了。

  叶子强在那铃声响起的第一时间清醒过来,他有些费力的指挥着身体爬了起来,他很累,却不得不爬起来,他该去工作了。

  在那半迷蒙之间,他的身体依照那往昔养成的惯性快速的动作着,穿衣系鞋带叠被子洗漱,麻利而顺溜赶着手和脚,意识在一点一点的回归着,大脑在那动作中逐渐清晰着,带上桌上的文件夹他出门去了。

  整栋宿舍已经苏醒过来了,灯光被亮了起来,每个房间都在动作着,每个人都在动作着,争分夺秒的动作着。叶子强快速的下了楼,向那亮着的食堂跑去,他要去的更早,赶紧拿上那早点,早一点去摸摸情况,这样手下的人也能够快一点进入工作状态,这样进度就能加快一点点,现在的时间很宝贵,他跑的更快了。

  来到这个工地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如今也是一个项目负责人,负责园区的所有管道通路的建设,担子很重工资也很高,工作很辛苦但也很开心,对于叶子强来说这是充实而简单的,每天工作着,每天看着那荒野一点一点的变化,一点一点的褪去那自然的淳朴,一点一点的披上那人造的修饰,他就有一种成就的自豪,这是他参与建设的,这里面有他的辛勤与汗水,一想起这一点他就有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它是在他的手下建造出来的,他跑的更加的快了。

  来到了那24小时都开着的餐厅里,他喘了口气,他便直接向那后厨走去,敲了两下直接开门走了进去,笑着跟那王大主厨打着招呼,接过他递过来的纸袋,又转身而去,现在可不是叙旧的时间,王大主厨说是主厨其实就一普普通通的掌勺的,是叶子强以前老部队里的老师傅,这次招工老团长也是直接把他拉了过来,说是吃惯了他煮的菜,叶子强跟他很熟,工地开始加班之后,他便直接找到了他,每天早上要他特地准备一份打包好的吃的,几个加了料的大号包子,一大瓶他家乡里常喝的草汤,这样每天早上便不需要早那餐厅里排队吃饭,直接在路上就能解决,要遇上特别忙的时候,就多带上几个包子,就又能解决一顿,既方便也快捷,虽然简单点但叶子强是满意的,况且他发现老团长也是这么做的他就更没有什么负担了,他是容易知足的。

  工地的建设是在叶子强来的一个星期之后陡然提速的,也就是那刚建成的仓储中心运来一大批货物之后。

  仓储中心里有什么,园区的建设为什么突然要加速了,这些叶子强是不管的,他只知道从那一天开会之后老团长的原本已经舒展开的眉头又有些皱了,老团长在叶子强的心目中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在部队里的时候离开部队的时候,还有如今的这份工作也是老团长帮忙介绍的,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可不是随便能够找到的,要知道如今普通的“上班”族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几百块钱,叶子强知道他于老团长所欠良多,老父亲从小就教他,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这个道理叶子强是牢牢的记在心头。

  也就是从那天起,工地的建设进度要求被大大加快,所有的空闲都被取消了,所有不必要的活动都被压缩了,工程建设任务被层层的分解了,工程的建设进度被那严谨的时间表标记出来,完成的完不成的都是要被公示出来的,压力一层层的笼罩在每一个人身上,但叶子强和很多的老战友却没有多大的怨言,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为那因为加班翻了翻的工资,只为那感恩的心意,人是要知恩图报的。

  在天还未大亮前的那段黎明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叶子强紧了紧披在身上的那件工地配发的工装,随手拿着那还温的纸袋,拿

  出一个大大的包子,大口大口的咬着,两三口一个,两三口一个,尽可能的快的吃着,一边吃着一边加快着脚步,他现在要赶去的工地是一个循环管道的安装现场,这是一个难点工程,管道的安装精度要求非常的严格,叶子强已经拖后了很大一段进度,他现在必须节约每一点时间,尽一切可能也是必须想办法把进度赶上去。

  叶子强干过不少的国防工程,也建过不少要求苛刻的项目规划,但像园区这样高要求的建设还是第一次遇到,所有的建筑必须能够抵抗浅地源高烈度的9级强震,所有的建筑必须都要达到“三防”要求,水泥用的是高标号的特种水泥,钢筋用的是特钢厂的高规格,浇筑混凝土用的是国防工程专用的特殊配方,建筑过程必须完全达到规格要求方能验收,一丁点不合格都要一律重修,一切以质量为第一。

  就说这循环管道的安装,本没有什么难点,无非就是那焊接,这本是建设上最为常用,但在园区的建设规范要求中,似乎却似乎连着最普通也要变成那最不一般的,从国外进口的特制管道本就是特别厚的不好焊,还要求焊接的每一个焊点都必须是牢固的,不能有一丁点的虚焊假焊,这要求可就不一般了,一般的师傅工作下来七八个小时,他们不可能每一刻都保持着十分的注意力,一不小心可能就有那么一点瑕疵,那么完成之后便需要检查返工,这是要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为了质量和进度,这种要求的焊接必须要有那经年的焊工来完成,可经年的高级焊工可不是那大白菜,随手一抓一大堆,何况这工地这么大再多的人也是不够使的,所以自开工以来,叶子强便面临着严重的人手不足问题,他是想快也快不起来,不过听说公司的老板正在联系一批高级技工,或许这情况很快就能得到缓解,叶子强的心里期望着。

  来到那灯火通明的工地上,叶子强快步的向那闪着火花的一角走去,进度快不起来,他也是没办法放心的,每天在工地上尽可能地多呆一会儿,多看看多瞅瞅就成了他最好排解压力的方法,没准突然一个闪光就能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

  大家看着还可以的话,帮忙投几张推荐票,也可以帮忙宣传宣传,谢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