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对策

  1664年6月1日

  连日的抵抗,加之弹药消耗过大,不当是弹药缺少,粮食也成为了朱慈照南方集团最大的问题,士兵们在前线作战,已经到了一天只能喝上一顿稀饭勉强度日的日子,饥饿和弹药的缺少让新军士兵们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北方旧军统帅左良玉,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也发现了新军士兵的不同,同最初的勇武进攻相比,以改为防御,这说明新军士兵已经非常疲惫不堪,而且据内线来报,朱慈照的军队粮食和军火已经非常所剩无几。

  这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强攻,而是围而不打,让敌人因为饥饿而放下武器自动投降,左良玉作为一代名将,深知这个道理,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者,有时候这样围着比打更有效果。

  从南北各地调来的征伐大军已经将丹阳围得水泄不通,围攻整个丹阳城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十七万,号称七十万大军,但是朱慈照知道对方绝对没有这么多军队,面对围攻要想突围几乎是不可能了。

  经过一个月的激战,朱慈照的部队已经锐减到五万人,要靠五万人突破十倍之敌的包围,朱慈照现在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如果弹药粮草充足也许还可一试,现在就连孙传庭都不敢保说能够突出重围。

  马士英和一干随迁到丹阳的大臣此时也很是焦急,这样下去都知道,败,是不可避免的,等待自己肯定是杀头之罪,从最初跟着朱慈照起他们就想过会死,可是就这么死了太不值。

  马大人,你说这华美国究竟是何意,难道他们真的要坐视不管,还是他们已经接受了北方的条件,一名大臣像马士英提问道。

  哎,此事难说啊,从电报联系来看,从近几日的电报来看,华美已经派出代表前往北平与朱慈烺商讨,具体是和事务电报里上海的孙特首并没有说,只是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在咱们也只能寄望于华美人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让人给上海澳洲公司发了封电报,希望他们能够排除雇佣兵在包围圈外围给我们打出一个缺口,这样我们也好来个里外合击,突围而出,只要能把这些子弟兵带出去,未来就还有希望。

  此时此刻华美国对于大明内战一边倒的局势也很是担心,对于这些大财团的代理人或是直接出生于大财团的政治家们来说,大明内战决不能就这么快结束,各财团在大明内战中还未获得最大利益,此时结束不当只是眼前的利益没有获得,还有让人更加担心的是,北方的朱慈烺虽说现在看似比较开明,但和以前他的表现来看,这家伙是很反对改革的,难免统一了全国后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肃静,肃静,国会议长敲了敲放在手边的锤子,今天的议案是关于对东亚大明内战,政府是否出兵帮助比较倾向于我国政府的南明势力,根据最新情报,南明皇帝朱慈照已经被围在丹阳,不出一月,城就可不攻自破。

  议长先生,我认为国会应该立即像政府提交出兵大明,帮助我们的朋友南明皇帝朱慈照先生,一名本土财团的代言人,议员说道:如果我们作势不理南北战争,将来我国将会失去大明市场,我想在做的各位议员们也清楚,我国的工业产品有三分之一销往大明的,一旦失去大明市场,对我国的工商业将是一场不小的损失。

  对,这的确是一场不小的损失,另一名议员站起身来附和道:一旦市场需求量大幅减少,而又没有开发出新的市场,或是现有的其他市场增大销售份额时,那么将会有很多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我们可以算算,华美国一户家庭的人口基数大概是6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四个孩子或是以上的幼儿需要抚养。

  要是一个家庭的主力失业了,在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时,那么政府将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失业补贴出来,这还不是关键,一旦失业人口超过一定数额,将会给社会安定带来很大的危险,抢劫,盗窃等犯罪活动肯定会增加。

  在两位议员们说完后,另一名反对者也站起身来,我认为政府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失业人口增加会给社会安定带来的问题,西部还有广阔的土地需要人开发,还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承建,道路,桥梁,水库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建设,正好可以让这些失业人口去填补西部开发所需要的劳力。

  而对于大明的内战我国完全没有必要参与其中,这些年我国的战争还少吗,为了一群资本家们的利益去牺牲我国年纪轻轻的小伙,我认为这是一种罪过,上帝也不会原谅我们的,这名议员显然是一名基督徒,在最后居然用上了上帝的名义。

  就在国会议员们在开会的同时,另一帮人也在开会,这帮人齐聚于中华会馆,和以往不同的是会馆内几乎都是各家新一代的掌门人,和在各界的代表人物,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同样是关于出兵大明。

  作为各自家族新一代的掌门人和财团掌门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告诉他们,要把眼光放在长远不能只停留在当下,所以很多人的眼光远远不只是放在国内,而是放在全世界。

  从大明内战一开打他们就开始关注着的最新的战况,对于大明他们也许受到父辈们的影响都有种特殊的感情,从理论上来讲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大明彻底的走向改革之苦。

  刘建业看着众人,皱了皱头,根据我和我家老头子的交谈,他觉得政府应该不会出兵,国会也不会授权,因为从一开始华美政府就宣布了不干涉大明内政,如果此时出兵一定要找个合适的理由。

  建业的话说的对,苏俊贺道,来之前我也问过我家老头子了,他说华美是绝不会出兵的,毕竟华美每次对外用兵都是有充足的理由的,这次咱们找不出什么理由,而且北方的朱慈烺并没有宣布收回对华美各项优惠政策,而是在一登基就宣布了希望加强与华美的合作。

  但我家老头子也说了,朱慈照还是要保的,他作为改革派领袖,如果此时放弃他,就等同于放弃了二十多年的布局,这笔买卖是觉划不来的,在论亲熟上,他与华美的渊源比朱慈烺要大的多,一个从小就接受华美教育的皇帝和一个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的皇帝两人之间的可比性是很明显的。

  不可否认,也会出现意外,但这种意外的概率会很小,所以我家老头子的意思是,朱慈照等一干改革派大臣决不能落到北方军手里,但他明确表示政府是不会出军的,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到时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说了这么一大堆,俊智哥还没说苏伯到底是啥意思呢,齐月道。

  苏俊智看了眼齐月,老头子的意思,这次事件既然交给我们处理,他们不会给我们想法子,说这次是长辈们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将来他们走了所有事都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处理的。

  政府不派军队,要想将朱慈照等人救出只有一个方法了,刘建亚环视了一眼众人,咱们派雇佣军去。

  不行,不行,派雇佣军起码要上万的人数,就算北方的大明旧军在怎么不经打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几十万大军,而且装备的都是火器没这么容易打的吴文豪反对道。

  雇佣军的人数到是不用担心,咱们的雇佣兵公司出不了这么多人,可以邀请别人一起嘛,你们忘了澳洲吗,那两家加起来凑个万把人还是能凑出的,有几万丰富作战经验的雇佣兵,打那些干拿起枪的大明旧军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我看建业的提议可以考虑,苏俊智道,不过南明朱慈照并没有提出让我们出兵的请求,我们也不好贸然派出雇佣兵,但是咱们可以来此围魏救赵,征调雇佣兵派往天津,将大量雇佣兵派往天津租界区驻扎,想必朱慈烺一定会很害怕,天津离北京太近了,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就这么做吧,另外在和澳洲联系下,根据情报马士英也给澳洲发了求救电报。

  建业,和澳洲联系的事你负责,咱们其他人各就各位,有多少雇佣兵先组织起来,先日本,朝鲜半岛等就近的佣兵暂停一切任务全都派过去,依我看朱慈照称不了多久了,另外回电马士英,告之,我们将利用手中的舆论展开一次舆论威胁战,迫使朱慈烺撤军。

  苏俊智说完所有的布置后,笑着看着众人,这次能否成功就靠各家的精诚合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