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疑惑

  刘如月知道它的珍贵,许仙长松一口气。非是舍不得,空间还有不少灵石,至今才勉强用掉一块,还是最小的一块。但这玩意儿泄露出去,不仅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也会让岳家沾上杀身之祸。自己能逃,反正惹了一身虱子不怕多,但岳家不能逃。那不但未做好事,反成了坏事。

  在场的人没关系,岳飞不会说的,对刘如月许仙一直很怀疑,但这是为她孩子准备的,更不会说,王贵三人是岳飞的结拜兄弟,也不会说。

  看着懵懂的丈夫,刘如月解释了它的重要性,郑重地对王贵三人说:“三个叔叔,切莫对任何人说此事。”

  不是开玩笑的,就是自己门中的老祖也渴望这玩意儿。

  但她与许仙一样,不知道她手中的五块灵石,可比这世间所出现的灵石不知贵重了多少倍。

  岳飞道:“兄弟,这个礼太厚了,不能收。”

  “岳家哥哥,我是孩子的义父,我身上麻烦太多,这一会,以会再次相会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用这点礼物权当补偿孩子,你切莫推却。”

  在这世界,义父是一个很隆重的称呼,某种程度上就是第二个父亲,可不象许仙前世,特别一个女孩子所认的义父,更是乱七八糟。

  岳飞还想拒绝,但说不下去。

  刘如月看不妙,连忙用手捧着五块灵石,将它在房间藏好。让岳飞如何说下去?

  看着岳飞窘迫的模样,许仙大笑。

  许仙留了下来,岳飞晚上问刘如月礼盒里何物,刘如月死活不答,不然以丈夫性子,多半又是不收。反正许仙钱多,又是干亲家,不用白不用。得到这份钱,手头宽松,每天买些酒菜,招待着许仙,王贵三人也来蹭食。于是整天舞枪弄棍,不时切磋。许仙修道,四人学武,可招式都很重要。并且在这世界里,武功与道术悬差并不大,这一点连许仙都不知道。

  十几天下来,对许仙帮助很大。

  同样对岳飞四人帮助也很大,至少让他们见证了一些道术。

  这天,岳飞从草市上回来,对许仙说道:“朝廷也太窝囊了,三军前往梁山,再度大败。”

  高俅以为梁山两次钱帛被盗,士气动摇,兴冲冲地带着大军想来捡便宜,结果又被打得丢盔卸甲。

  “哥哥,不可小视朝廷将士,无能的不是将士,而是统帅。高俅仅是一个弄臣,哪里会领兵打仗,那怕让你去,也远比他强得多。”

  许仙非是虚夸。

  岳飞真的有军事天赋。

  呆在岳家庄,也非是整天交手切磋,偶尔会闲下来谈谈心。许仙有意无意地讲了他前世的一些军事思想,比如戚继光只认同农民子弟兵,比如游击战术,比如军纪严明、百姓认同,对战争的帮助价值。

  他会讲,只能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赵括的纸上谈兵都不如。

  不过这些军事思想会对岳飞有所帮助。

  前世有一个比喻,关公大战秦琼,喻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际也不大好说,真正从史书上看,关公最出彩的时候是在晚年,那有一个人晚年武艺反而更高?又不是这个神话世界。秦琼武艺不错,但在史册上,他不及罗士信、程咬金、尉迟敬德,甚至李世民出众。论军事能力,关羽胜在水淹曹军,败有败走麦城,肯定不及周瑜等人。秦琼也未见他真正主帅过一场大型战役。秦琼因为德操与忠诚捧起来的,关公是三国与清王朝压岳捧关抬起来的。两人在史书上皆不属于最拨尖的那个群体。

  两人真的不好比较,但有一个说法,霍去病与岳飞谁厉害?或者说戚继光与霍去病谁厉害?会有一半人答霍去病。

  正确答案非是霍去病,而是岳飞或戚继光,可能戚继光比岳飞又要厉害一点。

  道理很简单,越往后科技文化越发达,军事理论也越丰富复杂,春秋时用战车,后来谁用笨重的战车?

  这些军事思想放在许仙这里一点用也没有,但给岳飞听,岳飞就会大受启发。

  而且每每谈到一些战役,岳飞都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可能是周桐教导得力,但也证明了岳飞的军事天赋。

  “兄弟夸奖。”

  “哥哥不必自谦,不过今天我也要走了。”

  “这么快?”

  “我离开书院很长时间了,再不回去,无法交待。”

  岳飞四人将许仙送到汤水渡口,依依惜别。

  九月将近,汤水潇潇,许仙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四位哥哥请回吧。”

  其实是许仙身上麻烦多,不敢呆得久,怕牵连岳飞他们。

  ……

  一把大雪翻飞中,许仙从室内站了起来。

  年关将近。

  许仙终于将真气练到第八层,从第七层到第八层许仙整整花了七个月时间。许仙还想更快一点,只有到了聚元期,才能问秦素儿。但知道他这个修练速度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有多难,只有修练后才知道。

  例如第八层,不仅原来的真气运转,还包括第七层的足阳明胃经,又添加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关系到消化,因此是后天之本。手阳明大肠经进一步强化了消化,吸收与排泄。只有这些正常,气血才能充足,故凌虚子批注阳明经多气多血。

  可是真气运转一周天更长,在第七层开始将真气运行一周天,足足花了四十多个呼吸,差一点将许仙憋死。不过后来运行正常后,真气运行得快,压缩到三四个呼吸。但突破到第八层,花了几天时间,才勉强完成一周天,足足用了近六十个呼吸时间。

  并且它才是一个开始,现在只能说是勉强将极少数真气顺着两个阳明经运行一周,可修道的最终要求是打通,包括经脉与八十多个窍穴,以及近两十个隐穴。

  而阳明经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十个经脉,奇经八脉,十二个经别,十五个络脉,以及无数个更细小的孙络,浮在体表的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这些包括一千多个窍穴与隐穴在内一起打通了,真气于所有部位往返运行,那么能拥有伏羲一样的神通。但……

  许仙也不由苦笑起来。

  不过想来也是,神仙那有那么好做的。

  在室内练了练剑,许仙走出去。

  他来到崖壁下。

  看到崖壁下站着几十个人,其中有刚刚从外面游历回来的钟山长。

  有几人扭头看了许仙一眼,不过迅速重新看着崖壁。

  许仙在书院里出手大方,但平时不结交朋友,别的学子同样不喜理他,穷的憎恨他,富的瞧不起他,不过隐隐皆知道他是从梁山好汉追杀下逃到书院的,加上他平时经常练剑,也不敢惹他。

  许仙吸纳了许多浩然之气,也要学儒学,时常旁听博士讲解儒家大义,但怕让人过于注意,也不发问。故看似他很热闹,实际却是一个隐形人。当初收下他的孙博士却长松一口气,他也怕啊,怕许仙将梁山好汉们的性子带到书院,动辄打架斗殴,甚至要杀人……

  数月以来,许仙在书院的生活颇似大隐于朝,中隐于市。

  许仙站在边上听。

  几十个博士正议论一件事,那就是崖壁上的浩然之气。

  这个浩然之气若是让许仙来说,它也是一种真气,儒家的法门真气。但让儒生们刻意曲改,以示与武人不同。或者说他们就是华山上的气宗,只修气,不重招势,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它就是真气中的一种。

  崔辅就是一个典型,那天雪夜鏖战,自己都伤害不了几个铁尸,崔辅用浩然之气贯注于墨汁,每一洒,就给铁尸带来伤害。若是他会一些招式,别看他是一个小儒,都能与这时的岳飞媲敌。

  儒生不会去刻意练武,但会重视养气,他们没有吸收崖壁上前辈墨宝留下来的浩然之气法门,可是这些墨宝会给他们养气带来一些启发。

  他们不会,许仙会,才开始很慢的,只有一丝丝,后来吸得越多,吸收速度也越快。崖壁上墨宝中的四五成浩然之气都让他吸收下去,到了这时,书院里诸博生终于发现不妙。于是在山长回来时禀报,一起过来察看原因。

  许仙听着他们的疑惑与议论,心中有些惭愧。

  他花了许多钱,仅买来一个旁听生的资格。

  可有的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比如他戒指空间那些难得的灵石,比如这个浩然之气。

  “不能再呆下去了。”许仙心道。

  当然,不呆在泰山书院,不代表着他不去找浩然之气。当时夫子主要游历在北方,又经过了这么多年历史,他留下的墨宝很少。又要找书院,符合他的条件不多。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地方,少林寺边上的嵩阳书院。

  可那却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进去的门坎更高。

  回到屋内,他苦思冥想,于是想到了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