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对枪

  正文]第四百五十七章对枪</p>

  对于这种平手的结果,张如龙一方自然是完全没意见。</p>

  他们都能看出彭世孝完全不是宇文阔的对手,只是凭着一股子的残狼般的凶悍血气和永不言败的疯狂才能强撑到现在,再打下去别是两只手臂能否保住,『弄』不好还要丢掉『性』命。</p>

  宇文阔一方也没意见。</p>

  一来宇文阔在其中一直威信极高,一不二,何况其他人早已跃跃『欲』试,都以为宇文阔是为了让自己上场又顾忌对方的『性』命才放弃战斗的。二来彭世孝的行为确实令他们齐齐动容,不过动容的动机是怎样的,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p>

  宇文阔退下之后,众人立即把心神一松就立即昏死过去的彭世孝抬了下去。</p>

  令方子星感到意外的是,一身将帅虎威的张如龙此刻却扮演着医疗兵的角『色』,只见他双掌将淡淡的绿光播撒到彭世孝的身上,彭世孝的外伤立即以『肉』眼可见的度愈合,脸『色』渐渐变得正常,微弱的呼吸也逐步变得平缓起来。</p>

  </p>

  “这就是异能……”方子星眼睛一亮。</p>

  “真是神奇的能力。”法心月眼中也流『露』出异彩。</p>

  接着,茅山师徒立即给他喂下几颗不同颜『色』的丹『药』,再把各种看不懂的符箓贴满了他的全身,彭世孝的一双狼眼也缓缓睁开了,惊喜又疑『惑』地感觉着自己的身体。</p>

  “他的伤势复原了,但元气还没完全恢复,尤其是他的双臂伤得太严重了,看似复原,实则极为脆弱,需要大量元气调养,三个月内必须禁止参加任何战斗。”见彭世孝醒来,张如龙严肃地对一旁同样焦躁的赵雪永道。</p>

  他的异能在恢复一个人损耗的元气上远远没恢复伤势那么立竿见影,不过能够这么快将一个垂危之人救活并恢复大半状态,也足见张如龙的异能的神奇之处。</p>

  “当然,我会让他给我安安分分的。”赵雪永头,脸『色』沉痛中带着骄傲地道。同时,他向张帆和程恺道:“你们两个也要帮我看着他。”</p>

  两人郑重地了头,看向彭世孝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重。</p>

  不只是他们,张如龙一方的人都是如此,就连方子星也一样。</p>

  “谁来与我一战!”</p>

  忽然,一句直『挺』『挺』的,开『门』见山,两刀三断的话语将众人的思绪牵了回来。</p>

  法元帝国中央五虎将之二,“银云龙”赵银锦,上前三步,『挺』枪站定。</p>

  站定的一瞬间,赵银锦的眼睛一下变得凌厉了很多,相隔有十多米,方子星都能一下子感觉到其中刺骨深深的味道。</p>

  闻言,众人各自看了一下,最终武当邋遢派的吴元吉道长大步而出,笑道:“贫道来领教将军高招!”</p>

  可他又看了看赵银锦手中的钢铁大枪,道:“不过比枪凶险,比拳脚要好一,如何?『交』流『交』流,又不是擂台上分生死,不用这么大阵势。”</p>

  此话一出,方子星不由得高看了这位道号圆的道士一眼,他无疑已经在刚才宇文阔的退让中看出这些中央五虎将的一些弱,想借此获得一些优势。</p>

  不料,赵银锦微微一笑,道:“开大阵,对大敌,是一种武艺。上擂台,试高下又是一种武艺。我是武将,我练的武艺,是准备在战场搏杀,『肉』搏捅人的武艺。既然阁下是炎黄故土的武术大师,没有理由没有读过戚继光练兵时候,和一些武术家编撰的拳经吧。</p>

  戚继光地《纪效新书,或问篇》里面过的,平时官府面前,所用的『花』刀,『花』枪,『花』棍,『花』叉之法,能否对敌?光曰: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教技,擒捕贼不同。武将不搞那些『花』把势,就按战阵的较量来,这才过瘾嘛。”</p>

  赵银锦话不见大声,但是却异常洪亮。</p>

  “好吧。”吴元吉倒也从善如流,不显气,“不过,我并未携带兵器,可有备用长枪借我一用?”</p>

  “接着吧!”赵银锦眉『毛』一挑,双手沉重地抬起一杆大枪,脚下扎着马步,猛地一力,呼喝一声,大铁『棒』子似的枪就丢了过来。这一下丢得很猛,存心是要试探吴元吉的实力。</p>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吴元吉的身子动都没有动,就好像接木棍一样,单手一抄,就稳稳地抄到了手里,然后握住枪把,平端在『胸』前,笔直笔直,纹丝不动,看不出丝毫颤抖。</p>

  “枪根当在掌心中”,抵住枪的底部握住把端(似握螺丝刀状)。当枪扎出时,枪杆与臂骨对直在一条线上,合力尽透枪尖。如果不满握枪根而留出一段,称为“『露』把”这样,手臂和杆形成角度,不但出枪短,而且,当扎到目标时的反作用力,必然分散手臂的力量,即手须紧握杆,防止向前滑动;腕须『挺』住,防止前冲;避免脱把和扭伤。因此,减了扎枪的力度。</p>

  “好枪!”吴元吉赞叹了一声,这枪是纯钢打造,枪头枪身都是一体,材料是很坚韧的弹『性』钢材,最少都有七十斤重。</p>

  但令吴元吉更加赞叹的,却是这杆枪神乎其神的细腻锻造技术,这是早已失传的锻造技术,在现在社会,要寻找懂得打造这种武器的铁匠,已是完全无望了,此处重现眼前,无疑让他极为惊喜。</p>

  “大枪桩站得好稳当,果然有本事!”赵银锦看见吴元吉『露』出这一手,眼中的所有怀疑都消失了。</p>

  老舍先生在《断魂枪》里讲“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难学的。是个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处『乱』敲,给他根枪就不知道怎么办了。</p>

  枪有百兵之王的美称,两军对阵最管用就是枪,刀棍还算不上。枪若使得好的,枪自己就有生命。马踏连营之时,“枪似游龙”,一条丈长大枪把人马团团护住,枪头寒光到处,鬼哭狼嚎,大将百战百胜,岂是靠运气。</p>

  大枪是改朝换代、扫『荡』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而现在看一个人枪法如何,就看他的大枪桩。</p>

  站大枪桩,就得一手平端住枪把,端得水平。通常,一根长三米地木杆子,人抓着杆子中间,可以轻易地起来,但是要这么一手端着一头,平举起来,那就吃老力了。</p>

  据赵银锦所知,自己训练的中央禁军中也没有几个人有这功夫。</p>

  但是练枪的人,就是要这么端,锻炼腕力,和全身的平衡力。有练枪到家的,一根大杆子握住枪把平端起来,在杆子中间放一碗水,都不溅出来!抖枪容易,但是要控制枪身不抖,那就老难了,尤其是如此沉重的钢铁大枪。</p>

  赵银锦自问中央禁军之中武技最出『色』的一批战士,虽然在锻炼的时候,能舞动这么重的大枪,不过他们舞这大枪,还做不到运转如意,不能用来对敌,只能做为平时的锻炼。要是拿这么重的枪上阵对敌,施展不开,度跟不上,一下就被人戳死了。</p>

  而且即使如此,要他们拿这长三米多的钢铁大枪一手握得不『露』把,平端起来,他们也要鼓起全身的劲,并且扎住马步,用带子缠住腰,然后使老力气才能端起。</p>

  而吴元吉就是单手一抄,膝盖都不弯,轻描淡写的端起,就好像是在拿一串糖葫芦,这一手,的确令他另眼相看!</p>

  “果然是个劲敌!”赵银锦的脸『色』开始郑重起来。吴元吉端了一下,又将抢掷回,道:“这战场大枪,贫道着实是不习惯,还请赵将军为我换一杆。”</p>

  若是吴元吉在接枪之前这番话,一定会招来鄙视的目光,但他『露』了这一手之后,让众人知道他是是有真材实料,自然不会怀疑他是另找借口。</p>

  赵银锦了头,向身后的林筱头,林筱会意,取出一杆枪,掷了过去,被吴元吉一把接住。</p>

  这是和林筱一个制式的正常样式的丈二缨枪,长达丈二,红缨缀头,白蜡杆子,虽然没有林筱的那一杆好,但也是沉重密实,表面青,没有一疤节,笔直如切,同样是难得一见的上等货『色』。</p>

  吴元吉脸上一喜,就如酒鬼遇上佳酿,赌徒见到骰子,手腕一抖抖出十二朵枪『花』来,像梅『花』吐蕊般灿烂,耀人眼睛,那枪势如飘瑞雪,气势如虹。</p>

  白蜡杆做的大枪拿在手中,拦拿扎,扎枪『花』几下,就把全身的劲给使出来了,太极拳术暗中运转的劲,通过扎白蜡杆枪就能打出明显得效果,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实在。</p>

  “哼……”赵银锦轻哼一声,吐了口气,也是把端着大钢铁枪的手腕一抖!</p>

  嗡!嗡嗡!</p>

  长长的钢铁枪身抖动,居然出了宛如寺庙里面撞大钟时候的声音!</p>

  朴实无华的招式,大开大合,一往无前的气势,让银枪如凌空长虹,抢身三丈之内气流『激』『荡』,杀意冲天,音『波』成束,直『逼』而至。</p>

  吴元吉只觉得自己的耳朵鼓膜有麻了,不但是耳朵,就连牙齿根都麻,同时还感觉到身体凉飕飕的,一股令人触体生寒,就如同千军万马横空杀来的战意与气势扑面而来。</p>

  他觉得自己好像是站在寒山寺的那口大钟前面听着人在猛烈的撞击,又像是一人一枪一马,直踏连营而来,枪头所指,寒光闪烁,血腥四溅,鬼哭神嚎!</p>

  “好力气!好拳意!”吴元吉的脸『色』瞬间变了,变得很凝重,无比的凝重!</p>

  要知道,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p>

  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太极拳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马力量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一家,方能不败。</p>

  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所以太极『门』里大枪也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吴元吉一直自认深得此道的『精』髓,但赵银锦这一手,却让他对此产生怀疑。</p>

  赵银锦的大枪较之一般的大枪更长,而这才是真正古战场用枪的标准,人骑在马上,对着冲杀,长你一寸,就能先一步捅到你的身体,一寸长,一寸强。而赵银锦这杆枪,是人体能所能达到的极限,古代张飞的丈八蛇矛,也就是这个长度。</p>

  钢铁大枪,抖出如此效果,无疑更胜吴元吉一筹。</p>

  吴元吉原本对赵银锦的钢铁大枪不以为然,因为大枪可不是硬兵器,矛和枪形状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p>

  矛杆用的是硬铁,而枪是有弹『性』的白蜡杆,万勿看这细微之别,用有弹『性』的白蜡杆是个革命『性』的进步,内家功夫从此正式形成,大枪的神勇全靠此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p>

  通常认为内家大枪法由『精』忠岳王所创,岳武穆王曾专『门』纂文形容过那时的“河南大枪”,岳王笔下那时的枪和现在的构造用法已经区别不大了。</p>

  岳王在其枪谱中这样评讲当时的战斗:两马『交』锋,双方都害怕,拿着矛端都端不平,直往地上戳。这并非只因铁矛太重,换个轻的硬木的矛照样举不动,而且木制矛重心偏前,打起来恐后悔莫及。</p>

  一但换用有弹力的白蜡杆,用内力驱动,这枪就活了。枪头只在敌人的『胸』口、面『门』处『乱』钻,挡都挡不出去,越挡越倒霉。</p>

  矛用的是硬铁,没有弹『性』,缓冲不得对方的冲力。两矛相『交』,力量全传到了手上,如果角度不合适,当场兵器就要脱手,这是个杠杆原理,去推推弹簧『门』就知道了。</p>

  国外的弹簧『门』很重,一根长杆子作机关,为的是方便两手搬东西时用屁股一撞『门』就开。推『门』如果推的是把手那边,孩都推的开,如果搞错了,推『门』轴那边,可就难了。</p>

  硬铁做的长矛,对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杠杆作用到手上时大了几十倍,那里还握的住,所以使长矛的一定要直对前方,万不可斜,一斜就会被冲脱手。</p>

  西方的骑士比武,拿根电线杆互相捅,也太长了,简直天真得可爱。那么长的杠杆,除非完全对直了,只要横向稍有距离,两马一冲,捅在别人身上,对方没什么事,反弹力非把手臂搞骨折不可。</p>

  西方人的对应办法就是把电线杆后面加粗,象个撞『门』锤一样,依靠木头本身的冲量,对撞时松开手,以免伤了自己。英国人开车走左边,就是遵照当年的骑士决斗传统。骑士都是右手持矛,对撞中必须完全垂直才能收效,所以都走左边。</p>

  现在拍的电影,骑士决斗却都走的右边,这是为了安全。用龟壳般的硬铠甲把全身罩住,两马走右边对冲,“电线杆”横着过来,腰轻轻一,杆就断了,人一事都没有。</p>

  就这么差别,古代的生死相斗就变成了老少咸宜的好娱乐。只要马走右边,人人都能当亚瑟王,赢得美人归,哪有使用价值?</p>

  可现在他才见识到,钢铁大枪竟然也能有如此用法!</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