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朱正峰的担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

  朱家的府邸就在刺史府附近,门前的巷子干脆就叫做朱家巷。</p>

  朱红平睡了一个舒服的午觉,然后在婢女的伺候下,喝了一口浓茶,品尝了一下精美的糕点。</p>

  虽然这个时候没有下午茶的叫法,但是朱红平却是提前享受了这样的悠闲人生。</p>

  虽然明州如今陷入到了灾荒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朱红平的生活。</p>

  该吃吃,该喝喝,生活水平一点也没有下降。</p>

  甚至因为城内到处都是吃不饱饭的百姓,朱红平现在的优越感更强了几分。</p>

  此时,朱红平在想着是不是可以让府中的管家多去街道上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哪家是活不下去,准备卖女儿的。</p>

  那些小家碧玉,虽然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p>

  朱红平显然是尝到过甜头的。</p>

  不过,没等他发号施令,朱正峰就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一点礼仪也没有。</p>

  “朱掌故,你多大年纪了,做事情还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p>

  自己的幻想被打破,朱红平的心情显然不是很美。</p>

  “东家,出事了!”</p>

  朱正峰一开口就把朱红平吓了一跳。</p>

  “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是朝廷的赈灾粮食到了?”</p>

  “不,没有!”</p>

  “那是有灾民造反?”</p>

  朱红平也有点紧张的盯着朱正峰。</p>

  历朝历代,有钱人家都是比较害怕百姓造反的。</p>

  因为他们往往是第一个倒霉的人。</p>

  “没有,明州城的百姓都很听话,等闲不会有人跳出来闹事。”</p>

  “那是什么事,值得你大惊小怪?”</p>

  排除掉自己最担心的两个事情之后,朱红平立马就松了一口气。</p>

  不过他的语气却是更加严厉了。</p>

  这个朱正峰,刚才差点吓了自己一大跳。</p>

  “东家,那个赈灾使秦协道出海捕鱼回来了。”</p>

  “嗯?什么时候回来的?”</p>

  “今天中午的时候就回来了,带回来了许多的海鱼,整个明州城都要沸腾了。”</p>

  朱正峰看着自己东家的反应,就知道他应该是还没有听说这个消息。</p>

  不过想到自己东家在大热天喜欢睡个长长的午觉,要是没有什么急事,一般没人敢打扰他。</p>

  朱正峰对现在的情景,就基本理解了。</p>

  “那谢进做人也太没有底线了吧?那秦协道虽然颇有名气,又是翼国公的嫡长子,但是也不值得他这么去拍马屁吧?</p>

  今天早上我们是亲自去码头上看着船队出海的,按照你的说法,到了中午就回来了,能打到多少条鱼?还明州城都轰动了,这绝对是谢进阿谀奉承之后搞出来的破事。”</p>

  朱红平这么一说,朱正峰就觉得有点尴尬了。</p>

  他有点不知道要怎么接下这个话题。</p>

  是要实话实说呢,还是……</p>

  似乎,这个事情也瞒不住啊。</p>

  朱正峰心中很是无语,不过想到自家铺子里的情况,他也没有心情去考虑自己东家的面子了。</p>

  “东家,这一次的情况还真是有点诡异。那个秦协道带着自己的三艘海船和征集而来的几艘商船出海,回来的时候居然全部都装满了大黄鱼。</p>

  整个明州城,现在是家家户户都分到了鱼,估计等会走到街面上,随处都可以闻到鱼香味呢。”</p>

  朱正峰这话说完,场面一下就变得有点冷清。</p>

  朱红平又不傻,自然知道自己刚刚的话完全站不住脚了。</p>

  “东家,自从秦大郎的船队回来之后,我们唯一一间还在开业的粮食铺子,就一斤大米都没有卖出去。</p>

  并且其他几家的粮食铺子,大米价格都有点松动。</p>

  听说从明天开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海鱼被捕捉回来,到时候两文钱就能买到一条好几斤重的海鱼,这可是比粮食要便宜多了。”</p>

  “两文钱一条巨大的大黄鱼?这秦协道是吃错药了吗?有这样子卖鱼的吗?</p>

  哪怕不是灾荒时期,一条大黄鱼也能卖上几十文钱,甚至是几百文钱,现在他就卖两文钱,这不是跟我们过不去吗?”</p>

  朱红平不傻,立马就明白了朱正峰的担忧来自哪里。</p>

  如果秦协道真的能够每天都搞回来几船大黄鱼的话,那么明州百姓肯定是宁愿花钱去买鱼也不会去买粮食的。</p>

  这些百姓是最精明的,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吃什么比较划算了。</p>

  “是啊!现在就要看后面几天的情况,如果真的一直都有大量的鱼回来,那么我们就真的麻烦了。</p>

  仓库里头还堆积了大量的粮食,等着价格继续涨一涨的时候再卖呢。”</p>

  原本,仓库里的粮食就是朱正峰的底气。</p>

  但是,现在却是成为了一个枷锁。</p>

  里面有一部分粮食,可是灾情刚刚显露的时候,朱家从市面上收购的,也算是花费了不少的钱财。</p>

  如果能够按照现在的价格出售,自然能够大挣一笔。</p>

  但是要是明州百姓每天都有鱼肉吃,那还有谁去买大米?</p>

  原本紧缺的粮食,一下子就变的富足起来了。</p>

  这绝对不是朱正峰希望看到的场景。</p>

  “马上安排人去码头上日夜不停的蹲着,看看接下去几天事情到底会怎么发展。</p>

  </p>

  然后你也找几个今天出海的渔民,问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那个秦协道出海才半天就捕捉回来这么多的大黄鱼。</p>

  真要是那么容易捕鱼,我们朱家早就组织船队出海了。”</p>

  朱红平想来想去都想不通为何秦协道今天能捕捉到那么多的海鱼。</p>

  这不正常啊。</p>

  “东家,我已经开始安排了!至于今天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一些,据说是秦大郎使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捕鱼方法,大黄鱼鱼群像是自投罗网一样的往他们的渔网里头钻,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p>

  不过具体的细节,这帮人却是都不肯多说,我怀疑是不是那个秦协道下过封口令之类的。”</p>

  “我不管什么封口令,反正你马上去给我把情况打听清楚了。</p>

  这要是真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海鱼捕捉回来,那我们仓库里的粮食就需要立马拿出来售卖。</p>

  甚至把它运输到明州附近进行售卖,务必不能砸在了手中。”</p>

  虽然这么一折腾,朱家基本上挣不到什么钱,甚至还会亏本。</p>

  但是怎么也比一味地等下去好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