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杨士奇回京

  “老爷,到京城了。”

  “这就到了吗?”他打开车帘一看,是一条宽敞的黑色马路,中间都种上了槐树,这条路修得可不简单,用的是铁矿渣,石块和沥青修成的,路的下面还修了过水道。

  “让大家解散吧,各回各家,咱们也去吃个饭。”

  进了前门大街,各种店铺让人目不暇接。

  “就这儿吃吧,这里人多热闹。”

  主仆两人下了车,店里的伙计招呼着,自有人领着马夫进了后院。

  “大老爷,吃点什么?”

  “有什么拿手的好菜?”

  “客官你听好了,酱骨头、牛肉、土豆烧肉、香辣肘子,花蛤哩、油焖大虾、黄河鲤鱼、集宁鲫鱼汤、玉米排骨汤、南瓜汤,芹菜、韭黄、黄芽菜、豆芽菜,保准你吃了还想吃,吃了头一遭,还有第二回。”

  “那就来一份酱骨头,另外多做两份等会吃完饭带走,再来一份芹菜,南瓜汤,一份炒肉丸。”

  “好嘞,酱骨头三份,二份带走,芹菜炒鸡蛋一份,炒肉丸一份,南瓜汤一碗。”

  伙计送了一份白萝卜,就听到旁桌在高谈阔论。

  “你什么价买的?”

  “我是三文价买的,现在都涨到了五文了,估计再高也没有什么赚头了,你要的话,我卖给你。”

  “我可没有那么多钱,我是两文进的。”

  “当初那个中马的也是两文卖的,接着把银行的国债全部给包圆了。”

  “听说还在加印,三年就能得八文的利息。”

  “你做梦吧,听说现在朝廷在印新钱,哪有功夫印国债?”

  “我就搞不懂,朝廷现在缺钱用吗,还要卖国债,到时候还不来怎么办?”

  “你这是杞人忧天,银行里会没有钱?”

  “上次你买的多少号啊?”

  “三九。”

  “好可惜呀,只差一个号。”

  “谁说不是呢,现在买的人可多了,中奖的也只有几百贯。”

  “几百贯也不少了,听说,只要有钱,银行就给介绍门路,钱少有钱少的花法,钱多了那更好。你不知道,砖塔胡同就有一个人中了奖,开了一个榨油作坊。”

  “榨油作坊有什么好的?”

  “你这不懂了吧,这是工部搞出来的,叫什么榨油机,出油快,出油多,还省力。”

  “那真是走了狗屎运。”

  “你也不差呀,听说这近买牛肉的人很多,一天能杀几头?”

  “顶天也就五六头。”

  “你就偷着乐吧,搁在以前一个月能卖上几头?”

  “这不是托了皇上的福吗,让大家都赚了钱,生意自然就好了。”

  “这倒也是,以前卖鱼卖肉的,挑着担子满大街跑,现在都很少了。”

  “那是哈,幸幸苦苦卖上一天,能得几个钱?”

  “客官,你的菜好了。”

  “老爷,这个时候还有芹菜,真稀奇。”

  “不便宜。”

  “还是京城好。”

  吃完饭,结账,总共花了100文。

  “吃不起呀!太贵了。”

  “是啊,京城别的都好,就是东西太贵了。”

  “我们去买些烤鸭,再到哈家店买点饼。”

  “好嘞。”

  等他们到哈家店的时候,这里已经改头换面了,加入了哈密拉面,生意还挺好的。

  “老板,还有千层肉饼卖吗?”

  “有,有,你稍等一下啊。”

  第二天,杨士奇来汇报情况。

  “我昨天听说了一件事情,说是和尚被清退还俗回家,每个人发一百贯钱呢!”

  “一人为僧,全家幸福嘛。不说这个了,朕的事情多着呢,哪里还管得了这些。”

  “皇上日理万机,确实是管不了。”

  “行了,行了,下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水旱灾害不少,有些官员怕影响政绩,隐瞒不报。虽然皇上取消了苛捐杂税,但是该收的还是照收不误,劳役也只能说是减轻了一些,加上百姓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收益,所以比起京城来是大大不如。”

  “所以说要以点带面,找到关键点,就像京城一样,发展好了镇就变成县,府能变成省,除了这样,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不能什么事情都揽着,再不行的话,就撤分,分给周边的县。

  易发洪涝的地区,要着重考察,能兴修水利的,就花钱去修,不行的话,全部迁移走,挖湖蓄水,或者不以种田为主。”

  “皇上又有什么新想法?”

  “朕听说在远古时期,发生大洪水,等水退过之后,先民们陆续地迁移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之地。慢慢地往东迁移,草地变荒漠,河流渐渐干枯。而边远蛮荒之地,又渐渐地变成了一片沃土。

  水才是生命之源,水多了就开挖河堤泄洪,水份少了,就要集水,总之,要保有余地,优先发展交通便利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养牛,捕鱼,吃肉可能还要健壮些。

  草原上不也是吃肉为主的?

  贫穷边远地区,就消减赋税,增加兵役,南方地区,粮食偏多,谷贱伤农,怎样保持平衡,保证充足的粮食同时增加百姓的收入?

  我们必须要使用新的律法,新的手段,新的治政思想。”

  “皇上理财天下无出其右,以肉食、杂粮代替部分主粮,这个想法很好,以往以中原为心的局势,已经代替以东部为心,这种状况也有一定的隐患。”

  “说的在理,人多就为祸,倭国这么小的地方都有近两千万人口,如果不是隔海相望,我大明或许不一定是对手。

  山西、河南和陕西这些地方也是国家的重要区域,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当然要着重扶持。”

  “皇上,这个律法虽好,老百姓还是不理解。”

  “这个又是为何?”

  “一个是识字的人少,二个法律离他们太远,乡下地方,只懂族法、家法,只认拳头,谁的拳头硬就服谁,一般人都怕惹麻烦,更不要说惹上官司。”

  “嗯,慢慢来吧,这是你们的事情,朕想管也管不了。朕早就听说你们江西吏治败坏,情况又怎么样呢?”

  “这个,太平日久,地方关系错综复杂,陛下说的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

  “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那么以后大明皆如此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