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迎面开过来一辆汽车,速度不快,司机按了两下喇叭。路面挺窄,男孩往里侧靠近继母,停脚让车先过去。街上静悄悄,万家灯火,人们大多已吃过晚饭了。再往前走一段,穿过老公所街,也就该到家了。

  “妈,我只想知道,你和我爸结婚是不是心甘情愿,看他还算是个嫁得的男人,并不是因为我在后面推波助澜。总之,你们是不是因为有爱,才最终决定走到一起。”

  “好家伙!我说你装腔作势,怕伤你自尊。听好了,你是个中学生,不要过早琢磨这类事。不过呢,看在你‘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的情份上,我可以坦诚的告诉你,我觉得很幸福,很快乐。”肖岚说完这番话,长长舒了一口气。

  倪剑虹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在我看,结婚与恋爱不完全一样,它们之间存有较大差异。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形式,在法律保护下传宗接代,繁衍人类,保障社会的延续发展,这跟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差不多。所以,婚姻具有社会效力,正如人常说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情则没有这种职能,不像婚姻具有较明显的社会性,它只属于我们每个人互相诱惑的心灵。婚姻受多种因素制约,使它变成了装饰人生的景物,爱情则是两颗心不约而同的合二为一,相互依存。所以,后者的生命力远胜过前者。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本能地更愿意接受假象的蒙骗,无师自通地学会自欺与欺人。这是生活的悲哀,却很少有人为此痛心疾首。

  “我母亲17岁结婚,地上地下伺候婆婆,侍奉丈夫,干在前歇在后,好像干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她的生活里除了生养子女,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夜以继日地劳作,就再也没有其它内容。我奶奶待她不公平,拿她当使唤丫头,动不动就给脸色看,我很小时候曾看见母亲给奶奶下跪。我父亲倒是孝儿,对奶奶惟命是从,根本不关心我妈,也从没有见他有过温存之举。母亲的心是孤寂的,她常对幼小的我讲自己的苦楚,遗憾的是我太小根本帮不上她什么忙。我一天天长大,慢慢学会体贴她,帮她干家务活,没事多陪她呆会儿,试图让我微不足道的关心,给她以某种精神慰藉。所以说,我希望你是出于爱他这个人,他也同样在心里接纳你,彼此能够担当责任才生活在一起的。那样,我也就不会怀疑你们,只不过为逢场作戏,过着令人揪心同床异梦的日子。你是我母亲,我不愿意看到你步前人后尘。我要让你成为我实际意义的母亲,在婚姻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尽管日前这种成分还不太少。是我选中的你,你快乐,我才会快乐。”

  肖岚给惊呆了。

  她没想到,眼前这个只有14岁的男孩,生活阅历还很肤浅,却对婚姻和爱情有着如此深刻的领悟。这时,在她的眼里,在她的心目中,他一下子变的高大起来,他深邃的内心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她牢牢地吸引住。

  她整个生命都在为他祈祷,祝福他人生美满,爱情幸福,事业有成。就这样,她在现实与梦想,期待与祝福中感受着生活,用心滋润着这个难得的家。

  光阴荏苒,转眼间孩子们都变成大人了。

  客观的讲,倪剑虹在学校里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他聪明好学,记忆力强,具有过目不忘的天赋,是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冒尖的一个学生。几乎没有人看见他埋头苦读的情景,临考前也不像同学们专心致志,苦苦复习功课,可他总能取得优异成绩,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令大家望尘莫及。

  他品学兼优,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担任班长,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由于他为人谦恭,乐于助人,深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即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最激烈的日子里,竟没人动想整他一回的念头。私下里,老师们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大致是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只注重课堂和书本,而这作为求知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像倪剑虹这类学生,若早出生几年,肯定会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倪剑虹不仅学习好,同时还是学校里的体育明星。他是夺得两次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第一名的主力队员,还是中学生运动会男乙组一二百米短跑项目的创造者。在学校,他的名字无人不知,钦佩、羡慕、交口称赞者比比皆是,而他却是依然故我。

  虽然他年仅十六七岁,身体还没长到完全开化,但这个以玉米饼子和卤虾酱为主要食物的男孩,发育得却出奇的强壮。不知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还是雄性荷尔蒙在他身内加快循环速度的缘故,他那少有稚气的脸庞,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成得多。他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七十八公斤,四肢肌肉发达,臂力过人,单臂能举起六十公斤重的杠铃,连续俯卧撑四百余次,扎猛子一口气能游出四十米开外。

  无论生理特征,还是思维层面,凡是标志一个男孩成熟的要素,都完整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他相貌端正,身姿挺拔,嘴上生出的小胡子,在笔挺的鼻梁和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映衬下,显得帅气十足。那宽阔的前额和棱角分明,轮廓清晰的面庞,透出的是成熟大气,异性望见会顿生艳慕之情。有相当数量的女孩子,包括一部分高中女生在内,都如痴如醉的暗恋他,把他视为心中偶像,眼波含情脉脉,希望得到他的钟情。然而,倪剑虹总是对那些女孩子保持着距离,从不和其中任何一个**,嬉闹。

  一次放学后,倪剑虹在操场上训练,几个校队女生尾随他身后跟跑,这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适时掌握速度,好让大家能够跟上节奏。刚跑了两圈,经过弯道投掷训练场地时,一个本校号称“大霸王”的高中铅球手,恶意的冲倪剑虹一拨儿人吹口哨,讥笑他是拽着yue经带“跑马”,气的女生满脸通红。倪剑虹又一次跑到这块场地便停下来,径直走到铅球手面前,对方立刻摆出打架的势头,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只见倪剑虹轻蔑的瞪了对方一眼,随手抄起一个铅球掂了掂。前面弧线穴着两面三角小旗,最前端的小红旗是往届毕业生,一个绰号叫“大**”的纪录,错后相距三十厘米远的绿旗,是眼前这位老兄的最好成绩。倪剑虹没做什么花哨动作,只奋力一掷,落地处超出小红旗足有大半个拳头。当时,场地上有许多训练和二十几个赶过来看热闹的同学,大家脸上流露出来的表情,很让那位仁兄丢面子,悄默声地走开了,从此再没有人见他摸过铅球。时隔多年,当身为连长的大霸王,率领他的战士浴血奋战,最后牺牲在越南战场,一部《高山下的花环》让倪剑虹掩面而泣,长时间驱赶不掉心中的罪孽感。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碰到某种机遇的可能,把握的住或许会改变整个人生的轨迹。但是,机遇的时间差非常小,一是主观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诸失良机,二是客观因素致使你不得不罢手。后者正验证了那句:人的主观愿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