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下辈子还当盗墓贼

  "那当然了,古人玩古董比现代人还疯狂。"完璧归赵"这句成语不就声动反映了古人玩古董的的真实写照?"虽说李梅的话才说了一半,但吕涛却哪里还能不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得摸着鼻子轻笑道:"圈内朋友常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p>

  李梅缓缓点了点头,心有余悸的又是轻轻趴在了吕涛怀中,轻颤道:"不愧为盗墓之人,"完璧归赵"这种事居然是个玩古的典故..."</p>

  "你们俩太肉麻了吧,"卿卿我我的两人,弄得一旁的李雪,开始的脸色还有些疑惑,越是听下去,一张脸越是铁青起来。满脸不屑道:"这可是地下世界。除了我们是人,可都是些鬼魂讶。鬼都让你们肉麻死了。"</p>

  李梅被李雪这么一说,紧张消散了许多。当即抬起嫣红的脸儿,随后又蹙眉白了李雪一眼道:"那有什么呀,在无法永生的情况下,多数生物的进化方向,都选择了交配这种方式作为延续生命的手段。而为了延续的生命能够得到最优秀最安全的传承,所以,人类在择偶标准中,会先天本能的反应下,优先注意到女性的三个地方。女性的胸部高而挺拔,说明其基因优秀,发育良好,说明有着很强的哺乳能力。这可以保证所生育的后代,拥有较大的生存几率。所以说,我刚才的行为,只不过是人类漫漫进化史上所遗留的一种本能而已,与道德、肉麻无关。"</p>

  "真能把鬼肉麻死了,也不是坏事,我现在真的是越来越怕鬼了,"吕涛表面上却是略微表现出了一抹激动的神色,但旋即又恢复到了平常模样,苦笑道:"这要是传出去让我们大队长知道了,他老人家还不得为我撞墙而死?"</p>

  态度之诚恳,就连李梅也是忍不住被哄得心头一暖,暗赞这吕涛还真是个人物,和人拉近距离的手段是一套接着一套,谈笑间就让人对他推心置腹。就连自己,在短短时间内已经和他成了莫逆。寻思一下真假的李梅,还是忍不住略一思索道:"有那么严重吗?"</p>

  "当然了,你不了解我们大队长,"李梅眼中也是闪过一丝异芒,很显然,半斤酒下肚的吕涛,刚才难得露出的眼神没有逃过他的注意。</p>

  一口烟飘过李梅的面前,熟悉滋味百般缠绕上心头。一对向来不以真相示人的眼眸中难得露出一抹苦涩的柔情道:"你们大队长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资格比你老一点吗?"</p>

  "不提他了,"吕涛这一表情,仅仅维持了一刻,迅即又恢复到了常态,满脸堆笑着拍了拍李梅肩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梅姐,不...老婆,我们说到哪了?"</p>

  "吕涛,你真是我的活宝老公,"一听这声音的李雪一愣,苦笑中的她,没想到这个看似认真起来的眼神这么凌厉的吕涛。酒劲一上来,竟然是这一个好玩的人,秀眉一轩的李雪,当场给他一通修理的欲望压了下去,笑骂着给了他一下道:"说吧、说吧,说到完璧归赵了,真是的..."</p>

  "对,完璧归赵仅限于典故而已,"吕涛将眼神在周围扫了一圈,原本酒劲上来有些涣散的眼神集中了起来:"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秦始皇制造了一枚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p>

  接下来的时候,三人自是胡吃海喝了一通,东一口西一口的李梅都喝了个半醉,而此时的吕涛,却早已是喝得舌头都喝硬了。</p>

  扶着吕涛酒后上床的姐妹俩,宽衣解带后,发现吕涛的身体确实不错。线条刚硬,蕴含着无比爆发力。但并不像练健美的那些人,一块块的异常隆起,显得僵硬笨拙。一指压上去,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种坚韧和弹性。</p>

  李雪毫不客气的一巴掌拍在吕涛屁臀上。见他身子一僵硬,但迅即软化了起来。也老实了不少。这才哼哼道:"吕涛喝了多少?"</p>

  "差不多有一斤吧," 原本李梅倒是已经没有了什么邪念,待得李雪这么似喘非喘的娇吟声传到了耳朵之中。淡淡的女人味道亦是无时不刻的撩拨李梅的嗅觉。禁不住也是呼吸急促了起来,双手似是着了魔一般,顺着吕涛那的胸部向下而去,按在了那线条刚硬的胸口之上。</p>

  苦笑一下的李雪,也是嗅到了吕涛身上那令自己芳心一阵紊乱地雄性气息。直感觉到身躯一阵发软,靠着他那健壮地胸膛臂弯。那种留恋的滋味又是浮上心头。嘴角又是挂上一丝无奈地苦笑:"这个久了,搂着我们姐妹俩,也没见他这么开心过。这个比我们小的那么多的小男人,却比我们要承受的东西,多的要多..."</p>

  "所以讶,只有是条件允许,我会让他尽情地享受着我们的身体,"话从心出,李梅深深地知道,地下世界无边无岸,若是一错再错。恐怕以后自己连拒绝吕涛的机会都会越来越少了。她无法抵抗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地下世界,这与女人的人生道德观并不相符。从吕涛胸口上爬起来的李梅,背过身子。脸颊红润地产明着自己的观点道:"什么伦理道德,还是因地制宜吧。感情这东西,法律可以不故,但不能不摸着良心做事。"</p>

  李梅嘴上说的潇洒。然而,苦笑的眼神之中,竟然藏了一丝隐隐约约地不舍和依恋。语调之中,更是隐含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失落感。正是那抹眼神,又是钻入了她心扉之中,轻轻撩拨了一下她芳心之中那根敏戚的弦儿。</p>

  李雪此时已经被李梅逗弄得欲念丛生。只是靠着脑海之中残留的最后一丝理智气明。才勉强制止了自己的思维。她心中也是隐约明白,如果再不阻止李梅。很快,两个人就会在这吕涛醉后的时间上发生些什么事情。每一次三人说睡,可以说一时激情难以控制。虽然没有后悔,但准也不愿意与吕涛分开,这已经让她们数日来夜不能寐。吃喝无味,就连怀疑几个李雪,也被她重新捡了起来。不得不承认。这个有些深邃沧桑眼神的男人已经强行闯入了自己心中。而他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力和快感体验,也远非是几句聊人的话可以比拟的。</p>

  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觉醒来装出了一副精神抖擞样子的吕涛,跟着姐妹俩又开始了地下世界的东奔西走。走过几个小时后,大概发现了这自然界中,有层次分明的几个文化层。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唐朝年间。</p>

  唐朝以前的各朝各代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吕涛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洞穴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一些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p>

  在早期公元前8000年左右。陶器中,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至汉代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p>

  只是吕涛不太了解大约在公元618年~907年,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事。唐代陶瓷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为精细。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还烧出成熟的黑、黄、花瓷。最引人注目的是创烧出中外闻名的唐三彩和釉下彩。《陶录》上说"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一些制瓷中心逐渐形成名窑,如越窑青瓷(秘色瓷)、邢窑白瓷、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等。由于海、陆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促进了陶瓷大量出口,对世界陶瓷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p>

  唐代陶瓷"南青北白",说明当时白瓷主要产于北方,在今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地区都有生产,而其中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与南方越窑并称。邢窑白瓷生产始于初唐,开元、贞元时普及全国,"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国史补》)。陆羽《茶经》说它"类银"、"类雪",胎上持白化妆土,然后再上白透明釉,釉色白中闪黄。器内满釉,釉不到足,自然垂流。唐后期改为施全釉,体薄釉润,胎釉皆白,光洁纯净。器形朴素大方,不施纹样,有罐、壶、瓶、碗、盘、枕、烛台、玩具等,底多为平底和宽边玉璧底。</p>

  唐代青瓷是唐代陶瓷的主流,窑址遍布南北,其中南方越窑青瓷最有名,最有代表性,主要分布于对外贸易港口明州(宁波)附近,窑场林立,大量生产,大量出口,唐、五代、北宋时盛行。越窑青瓷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青釉莹润,多作茶具,这与当时饮茶之风盛行有关。陆羽《茶经》品评当时各地瓷器茶具时说"越州上"、"类玉"、"类冰"。越窑青瓷除出口外,还供宫廷使用,朝庭设官督造,从此开历代官窑之先河,因此越窑青瓷又叫"秘色瓷"。器形有罐、壶、瓶、杯、碗等。唐代青瓷除越窑系统外,还有瓯窑、婺州窑、岳州窑、洪州窑等,此外在今之福建、广东、四川地区也有青瓷生产。</p>

  唐三彩陶器是唐代陶瓷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以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驰名于世。唐代陶瓷艺人对多种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进一步誝,在原有的铅釉陶中加入铁、铜、钴、锰等不同金属氧化物,烧制出集黄、赭、绿、白、蓝等色中的一色或诸色于一器的彩陶,这就是唐三彩。由于铅釉极易流动,烧制时施釉用量不同,一种色釉也能产生出浓淡、长短自然变化的奇妙效果,用多种色釉互相浸润,更是参差变幻,斑驳离奇。唐三彩正是利用釉色的特点,在交相辉映中显示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制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主要用于生活用具,钖瓶、罐、钵、盘、碗、杯、砚、炉、枕等。俑主要用作装饰,有贵妇、侍俑、文官、武士、乐人等人物形象,也有马、骆驼、驴、牛、狮、虎、鸡、鸭、鸳鸯等飞禽走兽。唐代出土的三彩容器,器形饱满浑厚,线条圆润,器身外部色彩斑驳灿烂。唐三中最有吸引力的当属骆驼和马。三彩马体态健美,强壮有力,或站或奔,姿态无不惟妙惟肖,西安唐墓出土的两种骆驼载乐俑,则是三彩骆驼中的代表作,其中一件驼背驮平台,载有六个手持乐器盘腿而坐的乐俑,一女俑立于中央翩翩起舞,乐俑都着汉服。唐三彩的烧制始于初唐,盛唐时达到顶峰,安史之乱怕,随着国力的衰退逐渐式微。从出土情况来看,目前出土多集中于唐代两都西安和洛阳,扬州也有少量出土,但唐三彩窑址只有河南巩义窑一处。唐三彩对中国乃至东方的陶瓷发展影响很大,中国的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以及外的波斯三彩、伊斯兰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都深受其风格影响。</p>

  地下隧道中,能够保存至今完整的除了石头建筑物,其它的很难体现出它的原始风范。这条曾经是这里连接一万多年前另一个世界的主要通道上,一扇决非人类居住的石门,诱惑着三人同时停下了脚步。</p>

  这是一扇用整块汉白玉石雕琢而成的石门,与岩壁一黑一白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石门不大,将近两米高。石门的上方也是用浮雕的技法雕刻出一群生长着翅膀的人形在云端飞舞,仿佛童话故事里的天使一般,雕工相当精美。而石门的下方却用微雕的方式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文字,每个文字都如蝇头大小。随着时光的流逝,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尘土之下。</p>

  "应该又是墓道什么的吧?"吕涛极力从有些恍惚的思想中摆脱出来,他走到那扇紧闭的石门前。不知怎么的,吕涛心里开始有些忐忑不安,姐妹俩肯定也有同感吧。</p>

  吕涛的眼睛有些迷茫和黯然,声音有些感慨。那不轻意间流露出来的淡淡伤感,使得李雪也是被感染到了,低着头轻语道:"还想进去看看吗..."</p>

  "这里就是装有金山银山,我也不想看了,"还没等李雪说完,吕涛就嘿嘿一笑,提起双手搓了下。</p>

  李雪没好气的横了一眼吕涛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转而故意有感道:"这可不像你的风格,你可是个盗墓贼讶。"</p>

  "哪有我这么好运气的盗墓贼讶,那人世间的人,有谁有过我这种眼福?"哭笑俱齐的吕涛则是看都不看姐妹俩一眼。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和充满逃出这里的憧憬。此时的吕涛,哪还有这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