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西藏没有蛇

  四个小时,吕涛大体上连接好了这座浮挢,累得筋疲力尽的他,只能勉强将大木筏子划回宿营地准备睡上一觉。这时的吕涛才会感到,帐篷、篝火、暖和的被窝是人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赶快喝点热茶,钻进自己的睡袋,睡上一个只有疲倦的人才能有的香甜觉。</p>

  从前方的空间不停地吹来丝丝地凉气,瞭望台上的姐妹俩虽然看不清楚清理堆积物中,但从姐妹俩能看到,往回的吕涛时,她们可是花了足足10分钟的时间,才把吕涛盼到瞭望台下。还没等吕涛说话,瞭望台上迫不及待的李梅,早早地喊出了一嗓子:"怎么样了?吕涛..."</p>

  "河中堆积物,根本推不出去,只能将一些圆木连接在一起行成一座浮挢,"将大木筏子划靠在瞭望台的吕涛,淡淡的盯了姐妹俩一眼,眉毛轻轻一拧,神色却没有多大变化,依旧冷声道:"累死我了,等我睡上一觉,咱们就离开这。"</p>

  "吃了饭在睡吧?"瞭望台上的李雪态度虽然平常,但是眼睛的深处,却有些忧虑道:"你先扶我下来,我现在就做饭。"</p>

  "行,"吕涛轻笑的弹出了一支烟,叼在了嘴上,将从瞭望台上的栏杆上扶了下来。此时已是筋疲力尽的他,哪还有心事等饭吃,不过他实在不愿意为这点小事,若李雪生气。四个小时,让姐妹俩独坐在凉气直吹的瞭望台上,也够她们姐妹俩难过得了。想到这,吕涛无可奈何的拍了拍李雪的肩膀。叹了一声道:"我先喝点酒,你做吧。"</p>

  从瞭望台上下来的李雪,很快点燃了大木筏子上的篝火,吕涛坐在篝火旁喝起了他的军酒。</p>

  快餐食品,在快也不如从行李中直接取出烤好的鱼肉干来得快。几片鱼肉干一下肚,刚刚付出的体力劳动,缓解了不少。</p>

  看他脸上那种无忧无虑的神情,谁也不会相信,仅仅这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他还在河中堆积物上挣扎着,又苦又累。看来,他完全将明天置之度外,一心一意享受现在的快乐。旁边还有一堆篝火,姐妹俩忙着为他为自己忙碌着最后一顿饭菜。</p>

  李梅把水烧开,为吕涛泡上了一怀热茶,这四川人爱喝热茶的毛病,走到哪里也改不掉。吕涛端起茶杯,吹开杯沿的茶叶,浅浅地啄了一口,略带苦涩的味道顿时溢满口腔,随之而来的却是两颊生津,精神一振。半闭着眼睛,细致回味着毛尖那种深邃内敛的清淡优雅。略显浮躁的心,似是经过清泉洗涤了一番,宁静了不少。</p>

  突然一条黑乎乎的长东西在大木筏子旁闪动了一下,这是一条大蛇。它在水里迅速地滑行,似乎向大木筏子上爬来。</p>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蛇,如铅色水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p>

  大蛇的突然出现,吓得连忙靠向吕涛这边。蛇大得吓人,但吕涛就不怕这东西。一个酒瓶子丢过去,一转眼刚爬上大木筏子的大蛇,随着酒瓶子又落入水中,钻进去不见了。</p>

  姐妹俩看得也是有些傻眼了,嘴角忍不住都有些抽动起来,这家伙也太极品了。竟,竟然这样用酒瓶子砸蛇,居然还真把蛇打下了水中。看着姐妹俩傻眼的样子,吕涛那原本有些舒缓的表情,一下子又僵硬了起来,语言有些调戏道:"就这点本事,不值得一提。"</p>

  "这条蛇,可能是在水中过久,想要找个干燥的地方休息一下,"李梅嘴角一阵抽笑,这吕涛也太能装腔作势,这种小动作,或许每个经过训练过的特种兵,都能做到这一点。</p>

  吕涛嘿嘿笑了两声,抹了抹手腕道:"有这可能..."</p>

  蛇的突然出现,引起了李梅的兴趣。片刻后,东张西望的李梅,终于发现了这支死也要爬上大木筏子的大蛇。对付蛇,李梅还是有一整套的办法,李梅剁下了它的头,接着整条蛇都被从水中拖了上来。原来这是一条叫不上名字的蛇,长米,直径15厘米。</p>

  "不错,在哪学的这本事?"正当李梅兴致勃勃地观察死蛇时。一旁喝酒的吕涛冒出了一句:"你看它肚子里一定有东西!"</p>

  确实,蛇的腹部鼓得很粗。看看这种大爬虫吃些什么,也是挺有意思的。提着死蛇来到大木筏子的李梅,学着吕涛往日的动作,用刀尖在剁下蛇头的地方划了一下,顺势将整根蛇皮扒了下来。蛇皮一开,从蛇腹里露出的竟然是一只相当大的水巨蜥,这使姐妹俩十分惊异。它怎么能够囫囵吞下这样一只水巨蜥而没有噎死呢?</p>

  蛇是无足的爬虫类冷血动物的总称。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p>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厘米。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一般都超过6.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100多公斤。已经证实蛇最重的纪录,是1960年在巴西城发现的一条南美蟒蛇,重7公斤,长8.46米,腰围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为海蛇,这种蛇出没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万只老鼠当场毙命。</p>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蛇胆、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蜕,乃至蛇血、蛇肠杂等均可入药治病。将蛇浸制药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症。五步蛇还是治疗顽固性瘙痒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名贵,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恶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药,有延年益寿的奇功。蛇毒是稀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克蛇毒价值数万美元。</p>

  这件事情上,李梅可说是做的滴水不漏。说到激动处,李梅也是唾沫星子漫天飞扬。整理了一下衣服后的李梅,稳定了一下情绪笑道:"你不用佩服我,还是佩服这条蛇吧,这么大的一只水巨蜥,吞下去也没噎死它..."</p>

  "把它噎死,那就不是蛇了。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胡吃海喝了一通的吕涛,此时已经喝了个半醉。听李梅这么一说,哈哈大笑了起来:"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p>

  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但更多是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等。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蛇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专家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p>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1970年)科学家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p>

  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无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颌着生的尖锐牙齿来咬住猎物,然后很快用身体把活的猎物缠死或压得比较细长再吞食。毒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蛇喜欢偷食蛋类,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有些蛇类,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类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它们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p>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中特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色色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p>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700万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p>

  一脚将蛇内脏踢入湖水的李梅,将蛇放入湖水洗了洗,白花花的蛇肉,在哪都算得上是一种美食。岂能这这样放过它。想到这的李梅,将白花花的蛇肉放在吕涛的眼前晃了晃道:"老公,也不知道这蛇肉能吃不?"</p>

  "能吃,这么大蛇,一般不会是毒蛇,"吕涛一时没转过脑筋,眼睛却看着篝火上的烤肉。忽然觉得有什么说不清楚的事情,惊讶一声道:"不对呀,我怎么没听说过西藏有蛇呢?"</p>

  一听说西藏有蛇的李梅,眼中露出了一丝忙然的神色。误认为吕涛是喝多了,思绪却是飘到了好远,远到仿佛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嘴角一抽的她,立即追问了一句道:"西藏没有蛇吗?"</p>

  "好像没有,"吕涛无法肯定西藏是否有蛇,这不是他的无知。因为西藏之外的人,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近些年代,我国生物学者才获悉在西藏有一种叫竹叶青的蛇。这种蛇全身长600厘米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标本产地西藏聂拉木具却克苏木。发现于海拔00m的山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