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水晶人头骨之奥秘

  心情良好的姐妹俩,巴不得吕涛能带她们过去看看古人风貌。反正有吕涛守护着,万无一失。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过地下河,上岸后,仿佛来到古声古色的原始生活。大片的原始人在岩壁上刻下他们的信仰和种种生活印迹图形有狩猎、游牧、战争、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怪异的人头像、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贺兰山的岩画,形象古怪,面目各异。新疆岩画多为生殖崇拜的内容。这些图像大都凿刻在深 灰或灰蓝色的岩石上,凿刻或磨刻的图像斑驳、稚拙、粗犷、简洁、浑然而多变。岩画刻在深褐色的岩石上,岩画的纹路和岩石的色彩既一致,又有微妙的变化。色彩的深浅交替,使图像产生一种跃动的感觉。</p>

  南面入口处凸出的巨石上,形似穹窿,灰蒙蒙的色彩给人造成神灵如在天上飘然而立的感觉,令人肃穆。绘于河流转变处峭壁上的花山岩画,由近两千个红色人形构成的巨大场面,造成随时时有可能压迫过来的沉重感。岩画对面是开地,高耸的画壁同绿色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与江水的流动合成一种神秘而凝重的氛围,在火光下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可以想象,祭祀中人们的歌声、水声、鼓噪声混合交织,响成一片,红色岩画也仿佛和人们一起跃动起来,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庄严神秘的效果。</p>

  这是在天坑中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处岩画。画面宽约1米,高约10米。画面上绝大多数是人物,而且是一种姿势,双手上举,双脚叉开,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百平米的岩面。尚可辩认的图像有1819个,其中少数人形体高大,腰佩环首刀,也许是奠长首领,周围还有动物、铜鼓、铜锣等。人们看了觉得很神秘,困惑不解。</p>

  李雪渐渐的从惊鄂中清醒了过来,伸手挽住吕涛的胳膊,充满疑惑的问道:"老公,你看他们的服饰,是哪个朝代的?"</p>

  "应该是商末汉初的,"吕涛品味着李雪的复杂眼神和轻柔言语,即便是隐约产生了不好的预威。这又李雪在画中看出了什么...</p>

  李雪略一思索,也是同意了吕涛这个说法。似乎也没别的办法,只好一对清冽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吕涛又问道:"肯定吗?"</p>

  "没错,"吕涛心中也是早就有所准备,连朝代服饰都说不清楚的人,岂可在这种特殊的圈内混。</p>

  身后地下河的哗哗的河水,让这原本鬼灵一般神秘的世界,气氛越发的森冷。空气仿佛紧紧的凝结在一起,让人透不过气来。人心不能有事,那河水忽快忽慢的旋律,乍一听,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仔细倾听,却能觉察出,在这种貌似平和的流水声中,似乎隐藏着地狱与怨灵的深嚎,让人不由的心惊肉跳。从一踏岸边这块石地开始,吕涛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深深的感到自己肯定是忽略了什么,但那到底是什么呢?河水在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拐弯抹角般的消失了...</p>

  一处岩画下面,神秘堆放着一些骷髅头,骷髅头的四周,是一排骷髅头围制而成。每颗头骨上,一条条鲜血涂绘的线条,如同蜘蛛网般扩展开,紧紧的攀附在雪白的骷髅头表面。头骨那双的巨大而有狰狞的眼眶,使得这本就森寒、诡异的地下室,更显的阴沉。吕涛仿效从地府而来,骷髅见得多了,本来根本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好怕的。不过,眼前这种人为的摆放,却让他产生一种莫名地恐惧。</p>

  空气里,还有一股股呛人的气味,不时的扑鼻而来,那是烤肉时,肉烧焦的味道与蜡烛燃烧时,油脂熏人的气味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古怪气息。</p>

  墙壁上,雕刻着一幅幅栩栩如生、造型不一,形态各异的浮雕。有的,是那茫茫草原上的雄狮,它们仰天怒吼,仿佛要把心中的不满,通通向那万能而有全知的天与地,诉讼着它心中不明而来的怨恨。有的,更是那身长数丈,手持巨斧的头牛面人身兽,它抖动着身上那直长垂地的毛发,迈开脚步,来回反复的行走在迷宫的十字路口,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将他们紧紧的锁在迷宫中,从而失去方向感。</p>

  李雪微微低下了头,神色之间有些忧郁。细致入微的她,此时已能从点点滴滴岩画上,判断出事情的大概意思。只是有一些,还要得到吕涛的认可。</p>

  "怎么啦?"吕涛拍了拍李雪的肩膀。她表情,直让吕涛是心头一紧。特有的敏锐直觉告诉他,事情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悄悄地互望一眼,俱是见到了对方眼眸中的担忧。</p>

  "老公,你看这幅图,在看这里,怎么这么像出征的场面...而切这幅图,画的好像就是这里..."洞风不断吹拂着李雪那兴奋的脸上,使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近四个月的野外考古生活,不禁强健了她的体魄,更磨练出了她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文人与成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她的身上却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使她具备了一种特殊的野性魅力。</p>

  "你的意思是,他们从前面的洞穴走了出去?"吕涛听了暗暗叫苦,崖壁上都没找到进出这里的隧道,坑下又怎么可能有这种可能。万一越走越深怎么办?</p>

  "老公,我不知道,但我要写的小说,应该从这里开始,"李雪没注意吕涛的脸色,越说越激动,脸上由于过度的兴奋逐渐呈现出抽搐状,双手死死抓住了吕涛的双臂,不断摇晃着。吕涛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呆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李雪红了一下脸,又看了一眼吕涛,对他嗔道:"你看这,好像似他们要去的地方。"</p>

  "有些合乎逻辑,可这个地方是哪呢?人世间好像没这地方。不会是去地狱吧?"吕涛神色惊慌,脸色苍白无措地松开了李雪,有如热锅上的蚂蚁般不停的来回踱着步。</p>

  "说什么呢?"李雪见吕涛如此不乐,也是较上了劲,伸手拦住了吕涛,性感的嘴唇微微嘟起:"怎么啦?老公。"</p>

  "不知道,"吕涛呼了一口气,擦了把头上的冷汗,从密封的塑料袋中取出一根烟点上道:"我多么想这是一条通往人间之路。"</p>

  李梅在听着两人的辩解,仿佛是融入到了那个画中的场景中去。然而,却是让她的娇躯忍不住轻颤不止。姐姐说的这些,不是空穴来风,她心中竟然泛起了一股荒谬的感觉。与此同时,心底也是蔓起了一丝害怕。一但走出天坑,还能与吕涛继续保持着这不伦不类的夫妻生活吗?还有那上吨重的金银财宝,又如何搬出这里?而今,李梅心中却是直打鼓,但始终受不住人世间的诱惑。一想到马上就要去过人世间的生活,心中不免还是兴奋道:"那我们就往前走吧?还等什么?"</p>

  吕涛见得李梅突然以强硬的态度和自己说话,顿冷哼了一声没有回答。他的态度,让李雪摆出了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完全没有平常那柔情似水的俏丽娇艳:"怎么啦?老公。"</p>

  吕涛甩了甩头,丢掉了这个令他又是兴奋又是酸楚的念头。沉色道:"如果这真的是一条通往人间之路,那水下洞穴中的金银财宝,又该如何解释?"</p>

  "想那么多干啥?"李梅一听,则是心中隐有生气,语气中微有怒意道:"不走怎么知道是怎么一回事?"</p>

  天坑世界不是高山密林,也不是露天的戈壁荒野。 三个多月来的地下生涯,早让吕涛的心练得冷酷无比。地下世界,怕就怕一步走错。一旦露出半点疏忽,到时候付出的不止是自己的一条命,还会连累到姐妹两条生命。对于任何没有把握的事,吕涛早已不敢轻下定义。回头冷冷得瞟了姐妹俩一眼,神色平静却又冷冽道:"让我在想想!"</p>

  "老公,你今天是怎么啦?变得如此古怪,"李雪误认为他那副做贼心虚的表情,哪里知道他的那些担忧的鬼心思。气得脸色发白道:"不就身上长出了白毛吗?又不找老婆的,你怕啥?"</p>

  吕涛被李雪盯得是一阵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是在荒郊野外被阴寒冷森的野兽背地里盯住了一般。不自觉的扭了扭身子,干笑了一声道:"我不是这意思..."</p>

  "那是啥意思?臭小子,你是不是怕把我们姐妹俩带出去,我们姐妹俩不要你了?"李梅也是气极,虽然不知道这个可恶家伙在想什么。但是一想起和吕涛,或者已经和吕涛营造出来的那种气氛。心头就压抑不住愤怒,直想冲动的告诉他,自己永远都是他的老婆,倒要看看吕涛会有什么表情:"告诉你臭小子,我们姐妹俩可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p>

  "我心里很乱,一时也说不清楚。我们先回去吧,"吕涛苦笑了一下。神色之中,有种说不出的恐慌或莫名其妙感。恐怕是那水下洞穴中的金银财宝,时时刻刻纠缠着他的心。叹了口气,看着一脸着急的李梅道:"若这是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迟一两天也不要紧。"</p>

  无奈的吕涛,只好抽着烟,摆出了一副任由你们怎么样的无赖模样。两女则是一会儿对吕涛怒目相向,一会儿又互相大眼瞪着小眼。各自僵持不下。吕涛的话,就象一阵风,让兴奋中的姐妹俩郁闷了很久,又惆怅了很快。有机会不走,李梅真不知道,也想不通他在想些什么。直到最后,李梅则是妥协了些,略一犹豫道:"好吧,我们听你的。"</p>

  吕涛又用眼神看了一眼李雪,那李雪被吕涛身上隐约散发出来的冰冷杀意惊得一颤,只感觉像是被一头凶残的猛兽盯住了一般,全身上下的毫毛全然竖了起来,冷颤连连。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敢说话。</p>

  除了燃火处的飒飒声,没有任何一点声音,这样的寂静之中,略微粗重的喘气声也能听到。李梅觉得自己隐约猜出了吕涛现在的心事。笑容有些僵硬而古怪道:"吕涛,要不要在进这些古人居住的洞穴看看?"</p>

  "千篇一律,"吕涛的眼睛没朝李梅看去,而是放在了李雪脸上,一副漫不经心,而随意道:"姐,你认为呢?"</p>

  "是的!据我认为,目前我们在天坑里已经发现了不少遗存的岩画,时间的跨度很大,内容也很丰富。考古的发现已经证实,汉代以前的文明,远比书中记载的要久远得多。很多被人们当作宗教神话的民间传说,并非是空穴来风。"说到这里,李雪显得有些激动起来。此时的她,见吕涛的心情似乎不像刚才那么坏,为了不让他继续烦恼。李雪只好免强自己道:"而且,在我们这天坑,已经发现了好几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发现的岩画中反映的那些先民生活形态、出土的陶器碎片和石器,以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遗迹和墓葬来看,一万年以前,这天坑中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崖壁遗址出土的铜器,证实了四川在四千年前就跨入了青铜器时代。所有这些考古发现,大致和中原文明相近的历史时期接近啊。我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进展,天坑世界的文明将会打破现有的历史框架,改写史书!"</p>

  吕涛赞赏地看了李雪一眼,笑道:"姐说的对,四川西部的早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经有过超乎今人想象的文明,这一点不容质疑!比如洞穴文明。我一直就没有怀疑过:我们对三千前历史的认识太少!真正能够还原祖先历史的,不是史学家和文人们,而是我们。这个重任还是要靠我们传播出去!"</p>

  李雪皱了皱眉头,沉着脸色,想说些什么,又忍着不说。李梅却是呵呵地笑将起来道:"我们一担走出这里,外面不就知道了吗?"</p>

  "是这样,"吕涛的脸色有些尴尬。他心中还在犹豫。火光下,一张冰冷的脸上浮现起一阵残忍的笑意。</p>

  </p>

  回走的路上,恐惧感在亮如白昼的大厅下,早已散的无影无踪。这大厅的石路上,四周散落着古人遗物。大多以陶器为主,陶器又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的橙黄陶、灰陶以及褐陶。饮食器多为细泥红陶,其中不少是彩陶,罐、缸、瓮等炊器和盛储器则以夹砂红陶为主。器形以平底为主,少量为尖底,偶见圜底,这是陶器形制的重大改变,平底陶器终于基本取代了圜底器,在史前文化上首次成为主流器形。常见器物有敛口平底钵、曲腹彩陶盆、双鋈盆、多孔盆形或钵形甑、双唇口尖底瓶、弦纹或绳纹短颈罐、大口小底缸、曲腹瓮等,器类较前复杂,大型器物增多。纹饰仍以绳纹为主,其次为弦纹和线纹,还有少量的剔刺纹、附加堆纹等。</p>

  目前古玩市场的大多古玩,也是以陶器为主。久在圈内的主,大多都知道制陶以泥条盘筑法为主。陶制生产工具以纺轮、陶刀为主,仍有少量的陶锉,形制较前复杂。细泥捏塑的纺轮增多,陶片改制的减少。陶刀形制更为规整,数量增多。陶制装饰品仍是常见的陶环,但陶质细腻,小巧玲珑,还出现酷似羊角的陶制装饰品。</p>

  古玩市场中的石器,并未引起玩家的重视。石器的形态和技术比早期有所进步,加工较为精细,如常见的石斧更为厚重,石铲刃部更为锋利,石刀钻孔由近背部向中部转移。至于古玩市场中的骨器,问知的人甚少。由于骨器种类不易保持。数量与其它古玩相比有较明显减少,自然在古玩圈中地位下降。但古玩市场中,也曾出现过不少精品骨镞、骨笄。</p>

  从文化特征上可以看出,这里是在早期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来,其陶器继承了早期的许多文化因素,但又有明显的变革,其经济形态与早期大体相同,但狩猎比重下降。与陕西等邻省同期文化面貌相比,差异不大,但有分化的趋势,地方区域性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显出来。</p>

  各式各样的猜想都无法解开谜底,但都为天坑迷窟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谜,正是天坑迷窟的魅力所在,悬念也是最精彩的风景。</p>

  忽然发现,地下河中出现一个与普通人头骨大小的石人头,开始起李雪莫名的关注来:"老公,你看好像是个石人头。"</p>

  "是石人头像,"吕涛看了一眼,没有发现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后,呼了口气,一脸无所谓的自言自语道:"天坑世界中无奇不有,况且,石制石人头,不过是古人的一种祭拜物品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