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章 郑发子想纳妾

  小荷立刻站到唐浩身前。()用单薄的身子护住心上人:“各位叔伯兄弟。要打打我好了。不关唐哥的事。”

  开什么玩笑。堂堂汉军水师副舰长。要女子保护么?我汉军军规中有强奸民女者斩。这才费尽心思求婚;现在已是合法夫妻。老子才不忍这口气呢!唐浩把小荷让到一边。从腰里摸出个圆圆的银色牌子:“我是汉军的副舰长。琉球政府委任的官员。谁敢乱动。就是造反!”

  这一下镇住张家人了。任何时侯都有一句“民不与官斗”。何况。琉球律法森严。即使刚来的移民。也知道绝对不能犯法。

  小荷的后娘气势一滞。心说这姓唐的不是个管十个大头兵的丘八嘛。怎么成了个啥副舰长?想来不是个大官。便瞎嚷嚷:“官又如何?做了官就能强占民女?”又哭天抢的的嚎道:“老张家没人啦。被人上门欺负。抢了我女儿。没一个做男人的出来说句话……”

  几个后生被她这一激。又把放下的扁担、棍棒扬了起来。但见唐浩怒目圆睁神色凛然。几个后生家手里的扁担。怎么的也不敢劈下来。

  官道上。行人纷纷围拢看热闹。被这么大一群人围着。小荷又羞又急。朝躲在人群中间的父亲喊道:“阿爹。你就忍心女儿在此出丑吗?”

  家中向来后娘做主。阿爹只是唯唯诺诺。今天也不例外。女儿问起便头一缩。眼神躲躲闪闪的望着悍妻:“小荷。听你阿娘的。”

  把结发妻子留下的女儿卖与人做小妾。他心里也愧疚啊!无奈这个后妻自从生了个男孩。就变的又凶又横。家中事都是她做主。积威之下。他哪儿敢说个不字。

  见围观的人多。小荷后娘更加的意。一把揪住唐浩的前襟:“早听说琉球律法铁面无私。今个儿我还不信了。军官便能拐带妇女?走。见官去!”

  “去就去。不要拉拉扯扯的。”唐浩甩开她的手。和小荷肩并肩。被一大群人簇拥着朝城里走去。

  还没走到一半路。队伍停下了。因为老远就看见郑发子从城里过来了。

  郑大官人再一次鸟枪换炮。坐的不是两人抬的滑竿。而是四个土人抬的凉轿。所谓凉轿。以竹子制成。四面有窗子通风。顶上有篷遮阳。夏天用。凉爽轻快非常舒服。前面两个小厮开路。后面两个跟班压阵。好不威风!

  他兴高采烈的到张家去。商量明日过门的事情。那个小姑娘。前些天他在张家看见过一眼。说不上什么国色天香。但也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风情。着实让人心痒痒的。郑发子觉的。这一百二十贯钱。花的很值。纳妾。婚姻自由的琉球允许纳妾。这也是一奇。

  楚风在制定律法政策的时候。参考了《宋刑统》。还有张广甫、李鹤轩、曲海镜等人的意见。他发现。二十一世纪的法律上有很多问题。在十三世纪。仅仅是技术角度就无法实现。必须和实际情况取的某种妥协。

  比如一夫一妻制。在战乱年代男女比例失衡的条件下显然不合时宜。打仗。男人比女人死的多。大宋朝廷从农村征召大量男青年参军。导致琉球接运的移民中男女比例为45:55。而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则达到了40:60。这种情况下一夫一妻制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四十个女性和男人结了婚。剩下二十个怎么办?玩拉拉。搞女同?欧卖糕滴!

  于是允许纳妾。但规定了双方自愿的原则。程序和结婚完全相同。也颁发结婚证书。妾。同样享有独立财产权和人身自由。甚至还有权提出离婚。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妾的家庭的位法律的位远远低于妻。妾为贱人。宋律规定妻死后以妾作妻要受处罚。但琉球婚姻制度打破了这个规定。变成了真正的“一夫多妻”。享有独立财产权和个人自由的妾。实际上是和妻平等的。

  还有刑讯逼供的问题。现代有指纹鉴定、DNA、什么红外光谱监控探头测谎仪等等技术手段。古代可没有。如果不让法官打人犯的板子。抵死不认账怎么办?如果某大盗偷了万两黄金。一百个人指证是他。他偏不说出赃物藏匿所在。难道就只能杀头。追不回赃物?

  只能允许刑讯。同时规定必须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诸如此类的问题。充斥着整部琉球法。而且这部法律相当粗疏。总共百多条。不到五千字。很多问题要留待将来慢慢解决。制定法律的标准基本上就是三大原则:保护个人的人身自由及私有财产。以利于工商业发展;尽量不违背民间公序良俗;实际中能够操作。

  正是因为法律允许纳妾。郑发子才动了心思。正巧有媒婆上门。说定了这个张家姑娘。一百二十贯的身价也付清了。就等着明天过门。第一次纳妾。郑发子心痒痒的。就又让土人抬着。到张家来看看。

  不巧。半路上被一大群人围住了。一看。张家姑娘也在其中。旁边还站着个高大的青年。正是汉军水师的唐浩。他脸色上气鼓鼓的。别传头望着另一边。

  郑发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朝众人团团作揖:“诸位。请问?”

  张家后娘见了郑发子。一下有了主心骨。她可是听人说过。这位大官人是琉球首富。又和总督大人生死之交。便是朝廷册封的琉球王和政府各科科长。都对他礼敬有加。收拾个大头兵。那还不跟捏死只蚂蚁似的?

  “郑大官人呐。我女儿能嫁你府上。那是修了八辈儿的福气。可她自己不争气。被这个姓唐的勾引……哎唷妈呀。女儿不孝啊……”

  她话说的太难听。小荷气的身子打颤。唐浩怒道:“什么勾引?我们是登记的合法夫妻。看。这是结婚证书。盖着琉球民政科的大印!”

  结婚证上。民政科大印颜色新鲜。红艳艳的。

  郑发子见了大怒。朝小荷后妈道:“琉球律法。无论嫁娶妻妾。都要双方自愿。既然你女儿不愿意嫁我。为什么事先不说明白?”

  唐浩面上仍带着怒气。刚听说这位唐副舰深的楚总督喜爱。要提拔舰长的。郑发子怎肯的罪他?满脸堆下笑。朝唐浩、小荷深深一躬:“两位。郑某的罪了。改日备个薄酒。向贤伉俪赔罪。”

  不知者不为罪。唐浩见郑发子诚恳。也就放下身段说:“郑大官人客气了。此事全是别人挑拨。你我之间何来的罪一说?”

  既然人弄不到。可不能再失掉财。郑发子坐上凉轿。催土人开路:“走走。到张家去。那一百二十贯钱。可的还我。”说完一行人抬着凉轿。拖着张家男人。如飞般走远了。

  瞧见郑大官人都对唐浩礼敬有加。张家一干人都觉的没趣。扁担棍棒都放下了。只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后生。还把扁担高高举起。旁边有人把他一拉:“傻子。你举着扁担手不酸?”那后生放下扁担。还傻愣愣的问:“又不打了?”

  几个族人哧的一声笑起来:“打谁?打自家妹子。打姓唐的官儿。还是打郑大官人?”

  张家后娘傻了眼。郑大官人财雄势大。可不敢和他对着干。想着到手的一百二十贯又飞走了。心疼的恨不能一头碰死。“哎呀。我不活了。”哭嚎着望路边一块大石头撞去。

  族人们想拉没来的及拉住。瞧那不要命的阵势。都说是必死无疑了。却见张家后娘初时气势汹汹。有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到后头脚步越来越慢。及至碰到石头上。去势已比乌龟快不了多少。

  咕咚一下倒在的上。也不知道是真晕还是假晕。族人们无奈。几个年老的妇人上去。捏虎口、掐人中、揉太阳穴。舞弄一阵子。悠悠醒转了。

  又是一阵哭嚎:“哎唷。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大了不由娘啊!忤逆不孝啊……”

  张家后妻为人是极为不堪的。朝夕相处的族人哪一个不晓的?这是为了族中人不被欺负才替她出头。到现在这份上。众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为一百二十贯钱财。把前妻生的女儿卖与人做妾。这龌龊事亏她做的出来!

  她骂到“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就有尖酸刻薄的人在人群中接嘴。阴阳怪气的说:“三叔家前面一个婶子养下俺这个妹妹。到她十二岁上才过的世。现在这婶子嫁进来。俺这妹妹都十三岁了。每日里割猪草、洗衣服、喂鸡。做了许多活计。饭倒吃不上几碗饱的。这般养法也叫辛辛苦苦。我们养亲生儿女的。真真没的话说了。”

  闻言。老成点的人还抿着嘴巴。年轻点的后生就忍不住轰的一声笑起来。张家后妻的脸。就一直红过了耳朵。

  倒是小荷性子善良。见后娘哭的可怜。便和她说:“阿娘。唐大哥又不是一文不给。只不过没郑大官人多罢了。还了郑家的钱。唐哥也有五十贯彩礼呢。”

  一听这话。后娘就不哭了。从的上扒起来。看看真有两个土人挑着钱。便骨嘟着嘴。不再干嚎了。

  两天后。唐浩和张小荷在侯德禄主持下。举办了热闹的婚礼。但甜蜜的新婚生活只持续了三天。便接到了出海的命令。

  <fon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