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人生活在社会中,但首先也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法天地而生,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中医养生的基础。在治疗和养生中,她并不是想刻意地去消灭致病因子,而是力图从调整人的身体入手,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第二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

  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的元气,这先天的元气要靠后天的饮食不断来维持。我们的饮食传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这是我们祖先经过千百年总结出来的。牛羊是吃草的,生命力非常强,而虎豹之类的肉食动物繁衍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所以,要养生还是要回到我们本来的道路上,相信我们的祖先。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

  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

  膏粱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

  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

  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

  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

  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

  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

  第三章勤动脑体不动心**志

  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告诉我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勤动脑体不动心。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做事情就要动脑子和四肢,脑子是首领,四肢是工具,天天用,脑子就好使,身体就强健。而如果一件事老放在心上,吃饭想、睡觉还想,就要影响你的身体了。中医讲:一动心,五内俱焚。

  七情和五脏之间联系紧密

  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也和情志有关

  心主神明,思维是心脑结合的产物

  **志养生要诀勤动脑体不动心

  春天不要老想着收成,秋天赶紧收获

  青春期和更年期更要注意情志调养

  35到42岁的女性尤其要注意情志问题

  第四章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西药是化学药品,具有明确的副作用,而中药如果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也就成为毒。在中医的理念中,医和药都不可滥用,否则就违背了其本源。老人和小孩由于排毒能力比较弱,尤其要注意慎医药的问题。

  养生不是滥吃药123

  医药背后的千年哑谜125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128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130

  20岁以下、50岁以上,用药需特别当心138

  更年期在调不在治141

  你的胃不是塞保健品的锅炉143

  关小元气的阀门,善待身体146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很多常见病都能通过中医日常的调理进行预防和治疗,中医通过对人体内在的调节来治愈疾病,这点是西医的单纯对症治疗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无论是中老年人的三高还是小儿发烧,都能调理治愈而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找对根源,高血压治疗更有效155

  老年人就该养肾精,活血通络,预防骨骼退化159

  中医调节肺、脾、肾来治疗糖尿病162

  保证孩子健康,父母的两件必做之事165

  三七是预防和治疗三高的妙药168<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