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二章 聚齐

  淑媛现在名下只有三百五十多亩地,只能算做一个小地主。 宋老爷子曾经说过,庄家财主万万年。</p>

  老人家这句话不完全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这个年代,土地是多么重要的财产。</p>

  淑媛手里有银钱,遇到良田,她当然要买。</p>

  而这块地不仅肥沃,还连成了片,包括一个庄子,差不多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另外,这个庄子还离刘家屯特别近,也就是跟她那三百多亩地很近。</p>

  这简直是太方便了。</p>

  “姐,那庄子多大,有多少亩地?”小存孝就问。</p>

  宋逸山和夏氏也在听,但是两个人什么都没问。</p>

  “那个庄子和兴隆庄差不多大吧。地大概有一千五百亩。”淑媛就说。</p>

  小存孝咋舌。</p>

  宋逸山和夏氏也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那可是一个村庄,还有整个村庄的田地啊。</p>

  淑媛真能买下来吗。</p>

  “咋有这么大个庄子要卖?别是啥骗人的勾当吧。”宋逸山忍不住开口了。</p>

  “应该不是。”周恕亲自把这消息告诉她,那就不太不可能是什么骗局,毕竟经过了周恕的过滤了。</p>

  “可谁家有这么大片地?”宋逸山又问。</p>

  “这个我知道。”沈念就说,“那是一个败家子的地。”</p>

  宋逸山和夏氏还不明白,沈念看了看淑媛,这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话。</p>

  这件事,跟庆丰这地界的性质有关系。</p>

  庆丰这地方,地处大梁边界,原本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不过因为土地十分肥沃,从前朝开始,就有南面的人逃荒到这里开垦土地。另外,这也曾经是前朝很多囚犯的发配流放之地。</p>

  这些囚犯被发配到这里,自然不能闲着,就在被看守者开垦土地。</p>

  另外,前朝的时候,这里还有边军屯田。</p>

  这么大片的土地,私人开垦出来的很有限,大部分还是边军和囚犯开垦出来的。他们这一部分土地,都是朝廷所有的。</p>

  到了大梁国建国的时候, 庆丰这大片的前朝国有田地,就被分封给了功勋之家。一般人还分不到,能分到这些田地的,大部分都是皇室宗亲。</p>

  不过那些人在建国之后,都渐渐开始养尊处优,田地还在,他们的人却都搬到京城,最少是上京城去了。</p>

  沈念就知道这家庄子的主人。他不姓沈,而是姓李,是开国皇帝一位很受宠的妃子的娘家。这个庄子,就是极少数不是因为功勋,而是因为恩仇而分封的田地了。</p>

  不过这妃子的娘家人没出息,到了第二代就没落了。</p>

  如今,就沦落到了卖庄子的地步。</p>

  “贪图享受,好赌成性。估计身边的庄田还不大好意思卖,这离的远的就先卖掉了。”</p>

  这妃子的娘家人虽然不成器,但却不干坑蒙拐骗的勾当。</p>

  所以,卖庄田这件事是真的。淑媛拿真金白银去买田地,不怕被骗,或者另外有什么麻烦。</p>

  </p>

  卖主那边是没有什么麻烦,麻烦的是买主。</p>

  不仅淑媛一家看中了这个庄子。 庆丰还有别的有钱人,也是有这个财力能买下这个庄子的。</p>

  而且,那些人还不像淑媛。</p>

  这个庄子不管原来是谁的,在淑媛看来,就是一个庄子。她要买地,这庄子很合适,所以她要买。</p>

  其他的买家,就有别的心思。</p>

  能买到皇帝家赏赐的土地,那也是一份荣光。有的人家,就想着要拔这个份儿。</p>

  “都有谁家?”小存孝又问。</p>

  大人们说话的时候,大宝和小宝就很安静,他们还在认真地听淑媛说话。</p>

  “有几家,不过问题都不大。”淑媛就说。</p>

  沈念看了一眼淑媛。</p>

  淑媛就笑了笑:“那个刘文学家也想要买这个庄子。”</p>

  “刘文学?”宋逸山和夏氏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刘文学是谁。</p>

  刘文学就是彩霞的那位刘家大少爷。</p>

  之前刘家就跟淑媛争过刘家屯的地,刘家没争过淑媛。而这一次,刘家更加认真,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p>

  即便他们知道,淑媛想买这块地。</p>

  “刘家一下子能拿出这么些银钱来?”沈念就问淑媛。</p>

  淑媛点点头,她找人调查过了,刘家已经筹到了这笔钱。</p>

  “媛儿,你这银钱凑手吗?”沈念又问了一句。</p>

  “我也让人准备好了。”淑媛就说, 也就小一万两银子,在她这还真不是大问题。不过她还是问了问沈念,“最近桥上要是用钱,可能就得等等。”</p>

  从南面往这调银子,或是从周家那边挪借,这都需要时间。</p>

  “桥上的事你不用担心,最近没有额外的用项,我备的银子足够用。”</p>

  淑媛就点点头。</p>

  沈念也没说什么,随后又带大宝、小宝还有小存孝看了一会书,他就离开了。</p>

  到了回兴隆庄这一天,夏氏一大早就打发人去看淑慧,结果发现淑慧家里没人。</p>

  原来,淑慧和李大郎起了个大早,早饭都没吃,就回柳树坎儿去了。</p>

  “这是生怕咱又让他们去兴隆庄!”夏氏就说,然后叹气着摇头。</p>

  淑媛对于李大郎和淑慧能做出什么事来,她已经完全不会惊讶了,这个时候更是不会在意,只让人准备好了车辆,一家人就往兴隆庄来。</p>

  他们到兴隆庄的时候,还很早,很多人家也才吃过早饭。</p>

  宋老爷子正打算下地干活,看见他们,喜出望外。</p>

  “咋今天来了?咋没提前给个信儿。”意思是他们正忙着要下地收麦子,也没啥准备,也不能抽出工夫来招待,陪着他们。</p>

  “我们特意回来帮你老割麦子。”淑媛就说。</p>

  宋逸山和夏氏都笑。两个人来的时候就准备好了,穿的都是粗布旧衣裳,鞋子也是下地干活穿的鞋。</p>

  梁子和栓柱也走上前来,跟宋老爷子问好。</p>

  他们今天也是来帮割麦子的。</p>

  这可是两个好劳力了。</p>

  还是淑媛想着,宋老爷子和宋秀山肯定不乐意雇人帮忙。带了梁子和栓柱,大家辛苦一点,还真就不用雇人了。</p>

  “这、这可太好了。”宋老爷子大喜,忙招呼宋老太太,让她准备好饭菜。</p>

  “我五叔一会才能来了。他衙门里有个案子,今天得处理明白了,衙门里才肯放他走。”淑媛又说,然后她还提到了陈倩倩。“我五婶非要来。我说你来干啥,你这样又不能下地。我五婶说她能帮着做饭。我拦着,没让她来。”</p>

  淑媛笑着,还特意小声地跟宋老太太说:“啥也干不了,还碍手碍脚的。就不让她来。”</p>

  宋老太太也不能说什么,也因为淑媛这几句话,她对陈倩倩没来这件事,心里一点都不别扭了。</p>

  “不来也对。这人多事杂的,磕着绊着,又是个事儿。”然后,宋老太太还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五婶显怀了没有?”</p>

  “显怀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