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荷包以及被抢生意

  开心过了,淑媛张罗回家。</p>

  依旧是沈念背着她过了河。</p>

  “你还要干啥去。去我那儿吧。”走在田间的路上,沈念就说。</p>

  淑媛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她要淑云一起,淑云就不肯去。淑媛知道淑云的性子,就没有勉强。她将自己的筐交给淑云,让她帮着拿回家。</p>

  “今天咱不剜菜了。 小云姐,你回去躲着点儿咱奶。别让她看见你。等我回去,我跟她说。”</p>

  淑云点头答应了。</p>

  “看见落子,让她上这来找我。”淑媛又嘱咐。</p>

  淑媛又答应, 两人分手,淑媛跟着沈念往林子里走。</p>

  淑云却没回家。她走进田里,开始剜菜。她要尽快剜两筐野菜,回去就说是她和淑媛一起剜的。这样就不用淑媛跟宋老太太说什么,宋老太太也没理由骂她们了。</p>

  回到林中的亭子,服侍沈念的人早就端了大木盆的温水来,要服侍沈念洗脚。</p>

  沈念就偷偷地看了一眼淑媛,他担心淑媛嫌弃他娇气,就不肯洗,说没事。</p>

  “九哥,你还是洗洗吧。万一脚上沾了沙粒,走多了,脚会疼的。”</p>

  “我才不怕疼。”沈念就说,而且他上岸的时候已经洗过了。“媛儿,你洗洗不?”</p>

  “我脚都没沾水,我才不用洗。”淑媛笑,“九哥,你先洗脚,我写几个字。”</p>

  “那好吧。”沈念这才肯洗脚,一面手里还握着淑媛给的那把小花。</p>

  “小爷,这花……养在瓶子里,能多开些日子。”服侍的人就说。</p>

  沈念有些舍不得,服侍的人就拿瓶子装了水送过来,沈念就把花插在瓶子里,摆在石桌上了。</p>

  “媛儿,你这些天,都没去庆丰了?”</p>

  “嗯,没去。”家里闹分家,然后宋春山盖房子,宋老爷子受伤,淑媛已经有些日子没往县城去了。</p>

  “那还去吗?”</p>

  “要去的。”</p>

  “还去卖馒头? ”</p>

  淑媛就想了想:“应该是吧。”</p>

  “媛儿,你做的馒头挺好吃。要不,你做了,就卖给我。我这好些人,每天都得吃。 也省的你往庆丰跑。”</p>

  淑媛笑:“九哥,你这肯定有厨子。天天让你的人吃馒头,那也不是长久的事。我做馒头这个生意,估计也快做到头了。”</p>

  “这话怎么说?”</p>

  “等等就知道了。”淑媛说暂时保密。</p>

  沈念一双上挑的猫儿眼转了转,心中已经猜到了。 他虽然年纪并不比淑媛大多少,但自幼成长的环境,让他见识了更多更复杂的人心。</p>

  “不做也好。”沈念就说。 他有的是银子,淑媛要用多少都有。</p>

  “不做这个,我做别的。”淑媛就说。</p>

  “一定要做吗?”</p>

  “嗯。”淑媛点头,“九哥,不管我做什么,我还是每天都会来。除非,你哪天厌烦我了。”</p>

  “胡说。”沈念立刻瞪眼,“没有那一天。”</p>

  淑媛就笑:“那最好了。”</p>

  “我就算有一天厌烦我自己,也不会厌烦你。”沈念喃喃地。</p>

  淑媛却听清楚了。 她有片刻的失神。</p>

  “常久,九哥,你是我的常久哥吗?”</p>

  沈念听到的是淑媛问她会不会长久。</p>

  “当然。”原来淑媛也想长长久久,这可真好。</p>

  淑媛不语。</p>

  “你每天都要来。等天凉了,我们去我屋子里。那里有地龙,最冷的天也是暖和的。 就是有点远,我让车接你。”</p>

  沈念却已经在安排了。</p>

  “对了,你说要给我做的荷包,做的怎么样了?”沈念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就问淑媛。</p>

  夏氏给沈念做了两双鞋,淑媛拿给沈念,沈念还以为是她做的,就夸了两句。淑媛不好意思撒谎,就说是夏氏做的。</p>

  她的针线,就有些一言难尽。</p>

  沈念也觉得做鞋子太费神,就说让淑媛做个荷包给他,他还自己选了花样。他常用的一个旧荷包,让淑媛照着那个样子给他做一个就行。</p>

  淑媛当时答应了。</p>

  现在想想,就有一点儿头疼。 沈念跟她说好了,就要她自己做,不许别人帮忙的。</p>

  “差不多了。”</p>

  “那是差多少。什么时候给我?”沈念还追问。</p>

  “那……等……再等几天,三天,这次集上回来,我就给你做好了。”</p>

  “好,我等你。”沈念这才满意。</p>

  一会,小存孝来了,沈念就教两个人念新书,然后教淑媛写字,看小存孝的功课,都很认真。</p>

  ……</p>

  宋春山的房子盖好了,和宋家老宅是一样的格局。</p>

  五间上房, 下面各三间厢房。</p>

  宋春山和武氏住在上房东屋,两个孙子住在西屋。 宋存仁和潘巧儿两口子占了东厢房,宋存义和赵小玲则住在西厢房。</p>

  这就跟宋家老院比肩了。</p>

  人们都说,宋春山这些年攒了不少钱,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攒下来的。宋春山就知道了,一面放出风声,说是借钱盖的房子。</p>

  “拉饥荒一步到位了,也省的往后大郎二郎他们定媳妇,到时候再盖房子啥的,还不如现在一块都盖好了。”宋春山是这么对大家伙说的。</p>

  房子完工,宋春山摆了酒席,请帮工的人,还有村里几个有头脸的人,这自然不能不请宋家的人。</p>

  宋家人这些天都在帮他盖房子。</p>

  宋老太太说头疼,没去,宋家其他人都去了。</p>

  宋春山请宋老爷子坐了首席,席上还说了一番感激宋老爷子的话,父子俩看着很和睦,终于是让这些日子的各种传言略微平息了下来。</p>

  又逢庆丰县城大集,淑媛做了馒头,她还让宋老爷子和自己一起进城。</p>

  宋老爷子的脚已经好了。</p>

  “爷,你也一块进城呗,散散心都有了。”</p>

  宋老爷子就同意了。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宋老爷子打算赶集买点儿白菜籽。</p>

  大白菜可是他们这里过冬必不可少的菜蔬。</p>

  等他们到了集上,就发现,他们摆摊的地方,已经被人占了。 那些人正热气腾腾地做着生意。</p>

  淑媛故意吃惊地出声。</p>

  宋老爷子停住了脚步。</p>

  淑媛原来摆摊的地方,如今已经被收拾一新,周围甚至用席子围了起来。摊子正中摆着一口油锅,锅里油花翻滚,炸着油条和丸子,下面炉子烧的通红。旁边还有一个炉灶,上面高高堆着笼屉,赵小玲正掀开笼屉,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馒头。</p>

  “热乎的馒头,刚出锅的油条、丸子咧。宋家馒头,独一份的宋家馒头。”</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