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0)合伙运输拆台

  李云鹤十几岁开始步入社会,滚滚红尘、人事之争,让他眼花缭乱,运动巅峰时的头破血流争斗,最终两败,得利甚少。多数结果利益,落在观战者手中。还有好名声。百姓中权利之争,大多如此。

  李云鹤手里那点权,原来就没怎么看中。当时是为焦月乔盛情难却,也是想帮一帮高中毕业的姑娘,回村领着乡亲们奔小康,出点力。最关键的还是私情,焦月乔,是将李云鹤带大姐姐汤兰的女儿。

  现在好了,李云鹤觉着白来的那点权利,人家又要回去,他怎能不轻松。他问啥?问谁?有用吗?像老李这样人,他能把啥看中?让本屯一些人说,他连钱看的都不心胜,你想他还能看重啥?

  李云鹤把内心世界,敞开让单兄看个透。但刚丢官的单兄听了心里不舒服,老李的语言丝毫没有减退他丢官的烦恼。

  后来,李云鹤不再劝解单文华。老李在单兄眼里是位懦夫。懦夫就懦夫吧,反正在老李心里想,这份事儿别人做也许比自己做的更好。这样,倒给他腾出好多时间。也许还能为自己,找到赚大钱的出路呢!

  季云鹤肩上没有任何角色,这也是他走入社会多年中,第一次有这种轻松感觉,三十年里,大大小小总是担着个头目。

  很早前,上有老父下有妻儿年代,家里家外给他身心压力,让他承受极大载荷下度过青春,人显得老道。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看外表气质人还满精神,每天两点一线穿梭般地里家里这么忙着。

  春天,是农民一年中付出最多季节,乡亲们已经没有任何顾虑了。想好一冬的计划,家家户户都在实施着,播撒着美好与希望,寄托着乞盼与收获。

  英山村小屯沸腾了,东方天边将有一丝鱼肚白色,听吧!马嘶伴机隆而不是阵阵声,有一半人家的马牛驴都换成了拖拉机。

  再仔细听听还有歌声,伴奏是拖拉机的排气声,大一阵小一阵很不协调,但唱腔歌词和着油门大小,高低起伏韵律,还是很吸引人的。

  你听着这又是杨树森开着拖拉机,刚刚离开家门,他这也是养成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拖拉机一出院,一出地准从他嘴里流出一串唱词:

  春季里的五更天,星月尚未把家还。农家儿女已早起,汗水擦亮清谷天。

  东方一抹胭脂红,鹰山大地有歌声。莫非喜事从天降,农家天天好心情。

  李云鹤,此刻已在地里忙了一阵子,约摸着这个时候,杨树森也该离开了家,他为了欣赏杨树森的杰作,把拖拉机熄火。

  他每天都是这样,在地头专心的等一会,听不到杨树森的歌声,也觉得像缺了一点啥。虽然词并不怎么文雅,但有很多都说出农民的心里嗑,李云鹤能听全的基本回到家都记在他每天的几页纸上……。

  英山村小屯子,一进入春天,热闹地要沸腾了,几年的功夫,一半农家种地用上了机器,扔掉锄头,用上除草剂。他们在悄悄地向农业现代化挺进。

  龚振江和贾正文,合伙买车搞运输已有两年多时间,头一年顺利也盈利。两家人心气顺和。第二年下半年,长途贩运有两次失误,赔了本,人的士气受到重创。此后生意每况愈下。

  一天晚上张茜约上黎晓莹,推开李云鹤家门。二位进屋和汪晴习惯地说些家常,转入正题,拆伙!真不该把这段故事公布于众,让人感到张茜太直、贾正文太实,这样一对夫妻不该有这样结果,做个教训吧!

  按理说,合伙自愿,散伙也都是自愿,也没必要找上一位中间人。这二位,还是想到让李云鹤在中间给说一说。

  黎晓莹转过身对李云鹤说道:“老李,让你说着了,‘好聚好散,不留积怨’。但是前面那句话,我们没做到事先说明,帐要记清。帮帮忙把家分开。”

  于是二位把投进支出一一列出,车又折价,后来车归到龚振江名下,给贾正文一部分钱,以后汽车与贾正文也就没了任何关系。

  张茜拿到卖车钱,还完了外债,等于二年白干。事后张茜终于明白了,老李说的原来意见是,让贾正文给龚振江家打工,哎!当时听了觉着心里别扭。现在想想,才觉得老李的主张在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