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7)不愉快的调查

  李副县长、那祥书记、王学义副书记、刘显章乡长一行人,被英山村支书村长们让到村委会办公室,

  单文华支书、李云鹤村长、萧寒妇女主任,三位把县领导、乡领导,让到屋里落座,敬烟倒水的忙了一阵。李副县长打量一会李云鹤,李副县长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惊诧的说:“你是李云鹤老师吧?”

  李云鹤忙站起身来说道:“我是李云鹤,谢谢李局长,七八年了还没忘了一位农民讲师。难得!难得!”

  王学义副书记穴上一句说:“唉!唉!唉!错了啊呵!是县长不是局长!到你这里咋还给降职了呢!”那祥书记听完紧锁双眉,但在屋里的诸位,谁也没理他那个茬!

  李副县长站起身来说道:“李老师,怎能忘记,哲里木的一次师资讲习班,李老师的精彩演说,已经写进管理条例课本。是很深刻的!

  但最终因由个体取代了集体经济,听省局说,已印刷了三千份管理条例本子,没有下发。现在还好吗?我尊敬的李老师!”

  “谢谢李县长关心,我现在一切都好,农村有了好政策,农民有了土地,有这两条做基础,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都应该一天比一天好。”

  那祥书记忙接着问到:“李县长,您们认识?”

  那书记被李县长李云鹤的称呼,以及两人的一段简短交谈,弄的他摸不清头脑。自从来到盛世乡后,见过两次李村长,相貌平平,也没听过他发言讲话。

  倒是总能听到王副书记对他的评论。目中无人,目无领导,今天又是那一出呢!在县长眼睛里的农民讲师,公社期间档案里也没写呀!

  后来他似乎明白了一点,农民党员的档案,不记载这些无关国家与地方政府的事,况且他那也不算啥突出的党员。有谁去注意这批人!

  李县长告诉那祥书记,说:“老李同志是十几年前,地县在农机系统树立的先进典型,老李同志在农机管理,尤其是财务核算上,颇有建树,曾在师资讲习班上讲过课。

  一部分内容被省农机局,纳入管理办法之中。最后终因集体经济在农村取消,没能下发……。那位养殖能手说的李大哥是李云鹤同志吗?”

  “英山大概就你一位叫李云鹤的吧?”那书记问

  “是的,就我一个,可能咱盛世乡叫李云鹤的也不多。”

  李县长笑着对老李说:“李老师,今天我又来当你的学生了,想听听你讲一讲是怎么给刘忠家出的主意,村里对养殖户有哪些优惠。”王学义副书记似笑非笑地说:“说说吧!县长瞧得起你,这可是说话的好机会,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李云鹤听到王学义话里有刺儿,心情很糟糕,说啥!所以他反问起李县长,说:“是说实话,还是撒谎?县长同志?”

  李副县长笑着说道:“李老师,没忘你讲过的话,我还是想听你讲实话,免得弄出笑话。”

  “刘忠家的养殖场,现在够规模,说实在的,我一趟没去过,支书去没去过我不知道,倒是刘忠媳妇常去我家,她愿意问,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钱是她家攒的,和外边亲朋好友借一些,她自己和我说,她没去信用社贷款,她说那儿门槛高,她迈不过去。具体咋回事儿,我从来不问,那是人家的隐__私。

  另外典型不典型的倒不重要,当作经验推广一下,对农民,一部分喜欢做这项养殖的农民,这还真是件好事。

  比如,她和佛仙镇那位兽医,签署那份协议,就很有价值,兽医没工资,卖皮肉钱有百分之五是他的,兔有病用药和因病死去的实际价值,这位兽医全额赔付。”

  王副书记又截断老李话题说:“徐兰英的爷爷可是富农分子呀,推广她的经验得考虑政治影响。”

  李副县长冷笑一声说:“老王,别把话题扯太远了,李老师您接着说。”

  浦秋实想想说道:“啊,没了,接不上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