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农历年的团拜

  热热闹闹的大年初一早晨,李云鹤在天刚放亮时候,就在院子里收拾燃放爆竹的纸屑,午夜燃烧篝火的灰烬。收拾的也差不多了,太阳还没升起来。

  李云鹤又在灶下生火烧水,煮饺子。一切做罢收拾碗筷。叫醒了李馨,李良,早一点起来,和着小朋友团拜人群,一同给邻居、亲戚拜年。

  这是庄稼院留下来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家家地桌上放好糖果点心,水果,瓜籽,迎接来拜年乡亲,大人孩子。在那个年代,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多是一元至两元间。没有二十一世纪这么大方,出手一百、二百的。

  汪晴把屋子收拾干净后,也在等着小弟汪志和黎晓晶。几年来,这对青年人在姐夫家春节拜年期间,都能拿一百元压岁钱。今年汪志没有来,汪晴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李云鹤吃罢早饭,换上一身节日装,去单村长家。李云鹤到单文华家时正赶上清净,单彤也已出去。单嫂正坐在炕沿上等着历年来拜年后生。

  李云鹤进得屋来,跪地给单嫂磕头问好,把单嫂良玉珍弄懵了,单嫂一时不知所措,因以往的大年初一,单嫂最喜欢的小弟李云鹤也来,行个恭手礼,问声新年好,再说几句笑话,最多也就是云鹤给嫂子唱支歌。

  单嫂急忙下地说道:“你这死鬼,吓着我了!年年拜年问个好,今儿个这是咋的了!这咋还磕上头了呢?”

  单文华生气的说:“这就不公平了啊!我这当大哥的,那咋就落个好拉倒了?到我这儿小弟咋不磕头了呢?”

  云鹤站起身来说道:“单兄,你这就不懂了,亘古来有老嫂比母一说,哪篇说大哥比爹来的,没有吧!找一找古今中外书刊。把嫂子比母亲的可不一折一篇。另外孩子们不在,清净。这些年,嫂子做的饭我吃的不知有多少,大哥给做过吗?”

  单文华好像真生气了地说:“你这叫谬论!哥哥比嫂子大!没哥哥哪有嫂子?”

  云鹤又淡淡地笑了说道:“咱俩别斗嘴了,给大路叔问个好去吧。到焦大路叔那可千万别给汤兰婶磕头。问好,坐一会。咱俩一人一个头,这老两口非破费不可,最少一人一百!”

  单文华又来劲了的说:“我到要测验一下你的小聪明!打赌干不干,?”

  “算了吧,打啥赌!那老两口多半辈子,最注重的是面子。头磕了,大路叔事先没准备,会上火的……。”

  单文华的主意已定,两人快步走去小西街。一路上,见熟人,就是统一的一句话,新年好,互相道声新年好。过去的一年里的磕磕碰碰,一声道出的新年好化解了好多好多积怨。

  这位犟汉,一进焦家屋门,见人不多,双膝跪地给大路叔汤兰婶磕三个响头,道声新年好,云鹤也只好随着单文华的动作,一样的叩头,一样的道好声。大路、汤兰二老也有点懵了,也和单嫂的表情一样。稍刻,汤兰婶从兜里拿出一大把大团结,每人十张的送。云鹤仰面哈哈大笑说道:“咋样老兄?输了吧,心服口服吧!”

  丰收年庄稼院,人人喜笑颜开。小青年在腊月,里就组织好了秧歌队。天刚蒙蒙亮,焦月乔支书,就随小青年们去了秧歌队。她是以党支部名义,参合秧歌队其中,给英山村父老乡亲拜年。

  事先她没有告知单李二位,只和妈妈说明意图。二十二岁的月乔姑娘,在庄稼院里滚了三年,她心中知道,自己实在是难以达到一个村支书的本能。这是她自己知道,再赖在支书位置上,却是不自量力。

  她要在告别两位老大哥前,先给父老乡亲一个温暖问候。自从去年年初,月乔支书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农民领袖。原来把农业、农村、农民想的过于简单,认为农业出把力就够了,农民只要你说说,就会乖乖地按着领导意图做。

  两年的实践,让这位高考落榜生,又滋生了新的思路,重新选择自己的路。她没有升学意愿,给自己定了两条路。一是出去南方找同学下海经商。

  二是去北京电子城应高中同学路霏聘请。在读时两人交情甚密,也是两人有共同爱好。准备正月初六向党委摊牌,之前先单、李二位大哥说明因由。

  早晨出去时月乔知道,早饭后,单、李二位一准给老爹拜年来。从月乔记事那年起,这二位就没落下过。往年不是一起来。月乔估摸着今天单、李一定会一块来。因为这一年,这二位就没拆过帮。

  所以月乔临出家门前告诉爸爸妈妈说:“我去给乡亲们按家拜年去。一会单大哥,李大哥准来给您二老问好来,留他俩在咱家吃晚饭,我有话和他俩说。一再叮嘱,千万千万别忘了。”

  这二位来到焦家,懵天盖地的磕了一顿头。汤兰婶也照样懵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