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4)讲一段改革前

  良玉珍受丈夫单文华之托,来汪晴这里当说客,把汤兰和汪晴之间的隔阂给说和,可是汪晴的意思是,暂时不要趟起这股混水。

  汪晴忙摆手示意说道:“千万别的,汤兰看见我就生气,我可害怕她那张嘴。”爱说浑话的黎晓萤,笑着接过说了两句不着边际着话道:“汪晴姐,李云鹤和他干姐姐八成又死灰复燃了吧!两小无猜劲又上来了,试试童贞感觉,是不是有猫腻,你知道,又不敢说,怕汤兰骂你?”这位,无论谁,她都爱往那方面想。

  汪晴听到黎晓萤的浑话后,不高兴地说道:“晓莹,别瞎猜胡咧咧!他俩那份情,你是一点都不了解,那可不象你想的那样,不但是能见得阳光,也抗住太阳晒了,云鹤和汤兰俩的情,清的像盆水似的。云鹤拿汤兰当妈妈待见,所以,逢年过节我备份礼物,让云鹤送过去。以后你可千万别往那种事儿上去胡心思!”

  玉珍嫂自言自语地说:“汪晴啊汪晴,也不知道你们俩这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二十来年就这么绷着,我们家老单也搅在其中,四个人到一起,没完没了的说。真不晓得这几位前世的缘有多重,又移到今世来续前缘!”

  汪晴姐一边做着手里的鞋梆,一边给我讲着她家李云鹤的一些往事。汪晴姐面带微笑地和我说道:“青竹啊!他的事我慢慢地给你讲。云鹤的故事就从这开始吧!咱一边忙着手里活计,一边聊点你想知道的故事,算姐给你这位文学家凑份材料吧!这是一段让经历者,一生难忘的经历:

  家住英山村的李云鹤从乡办厂,办公室走出来,推着轻便自行车,走了一段路,活动一下筋骨。他在骑上自行车前有个习惯,先看看手表读数,然后再看看太阳距地高度。看太阳是在生产队时养成的习惯。

  忙了一大天的李云鹤,在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这一天的策划,筹备在英山村设一户厂子商店的代销处。之前,农村从没有过私营商店先例。

  从早上上班开始和会计、商店部经理小高,制定出一些规划方案。中午几人也没午休,也没吃饭,把下班时间也延后一些。等他走出屯子才想起来看看手表,又看看太阳,

  这位李云鹤才发现,太阳像刚刚漆过朱红似的那么鲜艳,托在西山口处,一点点沉在一片杨树林中。余晖映在错落有序的高层鳞纹云底部,闪出炫丽霞光。由最初的橘黄色,慢慢地转换成橘红、大红、红色一侧带有一点点蓝黑色。在不断把色彩加深。最后是块块黑云带红边,又一点点消失了一切色彩,恢复以往云天本色。顷刻间天也随之暗下来……。

  李云鹤被美丽的晚霞给迷住了,他陶醉在美妙奇观中。看天色将晚,才想起骑上单车,他的思绪还没从晚霞中拉回来。他忘记了疲劳,刚才大自然给他的恩赐,晚霞的美,从欣赏中得到的精神享受,足以补充一切,也消退了疲劳。

  这个老李,平日里自然界赐给他的一切,从不放过去享受它,就这么几片晚霞红云,也会让他感动……。让他陶醉。

  李云鹤觉得天已暗了下来,他飞身骑上自行车,一曲高伉当时的电影《闪闪红星》穴曲,伴随着李云鹤,走进他的栖身港湾。忙了一天的李云鹤又归栖在汪晴帐内……

  人家生产队都解体了,土地也分完,唉!原队长把他给忘了,大家都觉得李云鹤早该是拿官响的国家干部了,也没人去想着给他分份地。他自己也沒想起来和队干部去说一声,乡亲们更认为李云鹤早都挣工资,吃红本的官家人了呢!

  嗯!乡亲们也到是没忘,只知道拿国家工资的干部不分给土地。没人知道他李云鹤,到现在还和乡亲们一样,一无所有。嗯,这下还不如乡亲们了!农民还没地!他有啥?唉!这阵子乡办企业也正忙,他自己真沒去想分土地的事儿!

  可是,这位李云鹤,还实实惠惠地在乡镇企业这条战线上,继续着他的宏伟事业,整天为他那不太景气的乡办企业忙着。

  为他那个厂办商店挖空心思去想,去扩大经销渠道,增加销售额。虽然他对目前企业的命运有预感,他的指导思想是:当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并且要把钟撞的更响。这也是他认死理儿的做人原则。

  几天前,李云鹤在家里和爱人汪晴聊天时候,随口说出厂子商店要在几个屯子搞代销点一事。觉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谁愿知道就知道。

  汪晴的几位家庭妇女好朋友,闲下来就凑在一起,是无话不谈。在她们之间从来没有背人儿的事,就是男女之间遮掩的勾当,在她几位中也常拿来探讨个究竟。无意间汪晴把在屯中设代销点一事也就唠给几位。

  汪晴那位好友黎晓莹,比汪晴小五岁。当她得知消息时,动了心思,今天晚上李云鹤回家也是比往天晚了点。他刚刚吃罢晚饭,这位多年追随李云鹤的忠实粉丝,英山村一等美人黎晓萤,就风风火火地来登门拜访……<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