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红色风暴8

  在走到离国家森林硏究所、楊树培育实验站大院三百米远左右,我高兴的和石华剑说:“这座大院还没走近它,我就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看了又看小说网^看了又看小说网**我不想一下子走近它,咱在这里观察我们既将要,投入青春年华宝地,在它的远距离处说说话吧!也许这是我们一生的栖息处。我要从远一点地方去观仔细察它的外表轮廓。让这座大院先在我的心里,留下个整体美好概念。

  华剑,我曾听青山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永远记在心里,我总认为这是一段有意义的理论;〖世上一切物体,其中也包括人。只有站的远一点去观察它的表面,才是最完美的。当你走近它,或深入其中,它的弱点与瑕疵会被你发现。那么,它便在你心目中失去完美!〗青山小弟的这段话,在wo日常生活中有过很多帮助。

  几年里我经常在生活中去检验这段话的实际性、准确性,基本上是这个道理。华剑,咱就坐在这土垻上,说说硏究所的人亊结构可以吗?先给我心里交个底吧!我喜欢那边大片大片楊树林,我的理想大概要在这个大院实现了!”

  我指着路边一处土埂,想坐到那里享受一下,大自然赐给人类郊外清静环境。在吸收新鲜空气中,说说硏究所里的概况。

  石华剑微笑着说:“亲爱的竹,这样也好,到这里一切听你的,我也想在这里坐一会儿,把人亊上的事儿告诉你。唉!亲爱的竹,刚才你引用青山小弟那段话,听起来滿有哲理的!你看,咱读过大学的,还要在一位社员那里去学些理论。这句话听起来够滑稽的,但是亊实就摆在这儿。

  你看这座大院子,在这个地方去观察它确实很美,它的堆积杂物被大墙所掩盖着。里面不完美和不规则的摆放物,咱什么也看不到。不过在杨树培育实验站这里,人都蛮可爱的。副所长上官彤大姐,和蔼可亲。三十上下岁,单身一人,丈夫在两年前去了异国他乡。

  可是,上官大姐(她的职称在森林硏究所·杨树培育实验站没人叫。)经营这里一万五千亩试验田,和管理各科室人员五十左右人。前天刚上班,上官大姐催着我去林学院把你尽快接过來。

  最近,在广播里已经听到了学院的坏消息。这样说当前江山一片红的大好形式,是犯大忌的。应该说是好消息,以后再说必须注意。

  这些天我想到了,但不好开口说。可是,在关口上,上官大姐看出我的烦躁,知道我是为什么。因为以前上官大姐问过我的私生活,我把咱俩的事和上官大姐说过。那是半年前的事,我给你去信时候也提过的。

  上几次和上官大姐说我的个人事,说起你的时候。上官彤大姐曾说过,将来你毕业时候,一定把你接过来,因为专业也对口。青竹,上官彤副所长器重科技人才。我想,你一定会在上官大姐领导下,做好这里一切事的。也一定会和这里同事间,搞好同事间关系的。另外,现在实验站这里有二十几名女同事,我相信以后你绝对不会寂寞的……”

  我在楊树实站将工作一周后,实验站的上官大姐,(森林硏究所副所长,我也随着大家的称呼叫大姐。)给我石华剑举行隆重婚礼,在B市找來摄影师。並且分给一套八十平米住房。这里在建站那年,同时建起了家属住宅区,虽然都是砖瓦房,但在居住中很适用。

  生活用具,及炊具应有尽有,都是同事们自发组织,掏腰包给凑的份子。这里的气氛和从广播电台天天播放的气氛,一点都对不上号。象似生活在另一个国度里,和石华剑整天在一片温馨中,工作和生活。

  我被分到无菌室,做繁育种芽胚胎培养。一个科室八名同亊中,有五位女同胞,而且我的年龄又最小。一九六七年时,我的虚岁才二十四岁。同事们叫我青妹子,都说我象友邻大队的女支部书记晓青。我的名字在以后岁月中,逐渐的被同亊们淡忘了。在我以后两年里,站里没有补充新员。

  石华剑是后勤科负责人,在实验站里也算忙人。五十左右全体员工科技人员的吃喝拉撒睡等琐事,一天到晚也弄的没多少空闲时间。

  实验站沾了科硏的光,在这场全民运动中,实验站是不准许任何群众组织冲击的单位。是在中央文件规定条例中的保护单位。运动一开始,解放军就派员进驻。所以说在实验站能听到市区里高音喇叭宣传声音,实验站这里没有一点火药味。

  我尊照和爸爸分别前的嘱托,把结婚照邮给二老十几片,从爸爸妈妈给我回信中得知,原来在省府任副省长的赵伯伯,和他的班子成员里的佟秘书等几人,被送到农场。那时叫五七干校,理由是进行坚定马列路线学习。爸爸因提前两年退休,在这次红色风暴中,免遭一劫!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