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赵小子,你有麻烦了

  “母后,今日又吃馒头吗?”</p>

  立政殿,长孙皇后把李丽质与李明达两个女儿叫了过来。</p>

  李明达一见到桌子上摆着的又是馒头,顿时便是一脸的不开心。</p>

  天天吃,天天吃,她已经厌倦的嚼干馒头。</p>

  皇姐李丽质时常与她说,先生以前开的酒馆里,那菜肴的滋味是天下无双的。</p>

  可是她从来都没有去过。</p>

  李明达也想偷偷的溜到忘忧酒馆去,可是后来忘忧酒馆就不怎么开了。</p>

  皇后又看的自己特别严。</p>

  吃点美味的东西,这就成了一种奢望。</p>

  “馒头有什么不好的,不过今日这馒头,可是与之前不一样的。”</p>

  “这是你们父皇派人,从你们先生的铺子买过来的,就这么几个。”</p>

  “先生的铺子买的,那味道肯定很好。”李丽质登时小脸激动,伸着手就想去摸。</p>

  长孙皇后却是一个眼神,便让李丽质偷偷的把手缩回去。</p>

  “你这孩子还这么淘气,母后叫了杨妃一起过来,咱们再等一等。”长孙皇后说道。</p>

  “臣妾见过皇后。”一个甜美的声音响起。</p>

  “长乐、晋阳见过杨妃娘娘。”李丽质与李明达纷纷朝来人行礼。</p>

  来人便是长孙皇后口中的杨妃。</p>

  是皇帝李世民的妃子。</p>

  蜀王李恪的生母。</p>

  “妹妹快坐,今日陛下赏赐了一些新鲜东西,想叫着妹妹一起尝尝。”</p>

  “你若是再慢点,这俩丫头就要等不及了。”长孙皇后拉着杨妃在自己身边做下。</p>

  无论妃子的年纪大小,在皇后面前都是妹妹。</p>

  “多谢姐姐挂念,孩子们想吃,便由她们去。”杨妃面上带着笑容,主动为长孙皇后夹了一个包子。</p>

  </p>

  又给李丽质、李明达两人夹了一个。</p>

  最后自己才坐下来。</p>

  “妹妹你也别看着,这可是赵辰弄出来的东西,昨日我与陛下尝了一次,味道确实挺好,妹妹你也尝尝。”长孙皇后又为杨妃夹了一个包子,笑着说道。</p>

  李丽质与李明达早就忍不住了。</p>

  张着小嘴一口就咬下去。</p>

  两双漂亮的大眼睛瞬间享受的眯成了一条缝。</p>

  “母后!母后!这馒头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先生也太厉害了。”李丽质兴奋的连连与长孙皇后喊道。</p>

  李明达却是什么话也不说,闷着头一直咬着包子。</p>

  那欢喜的表情,想来心里也是激动的不得了。</p>

  杨妃是从小看着两个小姑娘长大的,两人如此激动地模样,她还从未见过。</p>

  试着咬了一口碗里的包子。</p>

  “姐姐,这忘忧包子铺在哪?”只是吃了一口,杨妃便觉着自己吃到了世上最美味的东西,忍不住问起了忘忧包子铺的位置。</p>

  “听说是明德门外。”长孙皇后笑道。</p>

  “明德门外?就是那个要收过路费的明德门?”杨妃放下筷子,眼睛里闪过智慧的光芒。</p>

  “对啊,妹妹是不是也想到了什么?”长孙皇后笑道。</p>

  昨日从赵辰那里回来之后,她便想明白了赵辰那样做的用意。</p>

  杨妃聪慧,肯定也能想到。</p>

  “妹妹昨日听说,赵辰在明德门拦着人收过路费,连大理寺的戴大人都被他给拦住了。”</p>

  “想来很多人都不敢再从明德门走了。”</p>

  “赵辰这样做,是不是想着吸引人过去买这个,所以才把这店铺开在城外?”杨妃笑着说道。</p>

  杨妃是个聪明人,也知道不能在任何人面前表现的比别人聪明。</p>

  虽然自己心里已经明白赵辰的想法,可还是多问了长孙皇后一句。</p>

  “我也是如此想。”长孙皇后点头。</p>

  “姐姐,说实话,妹妹见过的所有人中,也只有陛下当年比赵辰更胜一筹。”</p>

  “妹妹觉着,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保护好。”杨妃与长孙皇后说道。</p>

  杨妃说话是极具艺术的。</p>

  她知道赵辰喊长孙皇后姨母,平日也没少与自己说关于赵辰的事情。</p>

  在杨妃的眼里,长孙皇后基本就把赵辰当做自己的半个儿子。</p>

  这一句话,把赵辰夸了一遍,又把皇帝也跟着一起夸了句。</p>

  两个自己最为重要的男人都被人称赞,长孙皇后心里说不出的高兴。</p>

  脸上的笑容一直都不曾散去。</p>

  “妹妹,陛下前几天说,想把恪儿从蜀地调回长安,送到书院里跟着赵辰学习,你觉得如何?”长孙皇后突然问道。</p>

  李恪去年被皇帝丢到了蜀地,封了蜀王。</p>

  杨妃深知,皇子被封王之后,去了封地,这辈子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回来。</p>

  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要一辈子都见不到,她心里自然是无比的难受。</p>

  此刻听到长孙皇后说,皇帝有想法把李恪调回长安。</p>

  她心里如何不激动!</p>

  “姐姐,陛下真的如此说?”杨妃紧张双手都捏在了一起。</p>

  “是这样说的,陛下说这是赵辰主动跟他提起的事情,赵辰说,藩王一辈子呆在封地,除了吃喝玩乐,没有什么出息,皇室之人,为何不能如他们的先辈一般,为大唐开疆拓土?”</p>

  “河间郡王、江夏王他们哪一个不是声名赫赫,为百姓推崇。”</p>

  “若是妹妹愿意,我便与陛下说这事,若是不愿意……”</p>

  “愿意愿意,妹妹何曾不希望恪儿能成为名扬千古的大英雄,若是陛下真的同意,妹妹会给恪儿去信,让他尽快回来。”杨妃连忙应道。</p>

  她哪里不愿意李恪回来。</p>

  一个藩王,终究是混吃等死罢了。</p>

  甚至日后还可能有性命之危。</p>

  “如此,我待会便去与陛下说,对了,若是恪儿回来,妹妹你一定要嘱咐他,不要仗着自己的身份在书院里为非作歹。”</p>

  “姐姐放心,妹妹会与他交代的,书院赵先生那里,妹妹也会请他严厉管教,定然不会坠了皇室颜面。”杨妃点头道。</p>

  ……</p>

  魏征骑着马一路小跑。</p>

  路上见到不少从明德门城门回来的长安城百姓。</p>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几个包子。</p>

  想到自己方才尝到的那味道,魏征心里莫名一阵着急。</p>

  此刻已经日上三竿,再晚一点,说不定那包子就卖光了!</p>

  赵辰这个臭小子,有好东西,也不提前跟自己说。</p>

  害的今日自己在朝堂上那般的丢人。</p>

  待会见了他,一定要好好的骂他几句。</p>

  魏征心里正想着,人就已经到了城门口。</p>

  远远便看见赵辰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p>

  这哪里是来守城门的,分明就是过来养老的。</p>

  好家伙,自己这么大年纪,一天天累的跟狗一样。</p>

  这小子倒好,年纪轻轻,就搁这晒太阳!</p>

  魏征心里不能忍,朝赵辰斥道:“赵小子,你有麻烦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