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宁静如水

  时间一转眼间就又到了草木皆荣,阳光明媚的六月。皇上自去年冬天将《西路长卷》交给我之后就很少再来了,不过他特意安排了两名侍卫负责畅心阁的安全。最近科举考试刚完,皇上亲点了几名学士才子委以重任,并且撤换了朝廷原来一些不称职的官员,我明白皇上这样做是想分散左丞相在朝中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势力,皇上登基已有一年半,是该重整朝纲,扶植势力,集中政权,竖立威信了,这样行事才更加自主,不用为前朝旧臣所羁绊。

  看着阳光铺洒在眼前的一汪湖水之上,流光溢彩,灿烂夺目,青山绿树的倒影随着阵阵微风波动荡漾着,偶尔映出一两条鱼儿一闪即逝的身影,坐在亭中正在翻译《西路长卷》的我也不由得被这景致所吸引,停下了手中的笔。想想去年的今天,我还在浣衣房中起早摸黑地洗着永远也洗不完的衣服,而如今我却可以坐在寄心亭中,不用受人打扰指使,享受这份怡然自得的宁静,真可谓是世事多变幻啊。

  我放下手中的毛笔,从桌案前站起缓缓走到亭前,手抚亭柱,凝视湖水,一阵凉风袭来,掀起我身着的白色绣淡紫色莲花边纱裙的一角,拂过我的缕缕青丝,也勾起了我无限的心事。爹爹、娘亲,你们不要急,还有不到两年,女儿就可以回家了,到时我定会好好地照料我们的家,天天陪伴着你们。爹爹和娘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我闭上眼睛,泪珠已无声地顺着脸颊滑落。

  “主子,你没事吧?”耳边传来清儿的声音。我连忙回神,睁开眼睛看见清儿正端着一杯茉莉花茶站在我身侧,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不语,用手拂了下脸颊,说:“没事。”然后就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清儿又说:“主子,是不是想皇上了?”见我不作声,她又说道:“清儿昨日去方公公那领花茶和檀香的时候听巧儿和几个宫女说皇上前天临幸了一个姚婕妤,然后昨天就把她封为夫人了,这都是他这个月第三次封人了,据说苏贵妃可不高兴了,后来还去找太后评理……”

  “好了,清儿”我打断她,正色道:“不要再传宫里的这些事了,我们都是后宫之人,应该守得本份,皇上愿意封谁就封谁,不要闲言碎语的,免得引来是非。”

  清儿脸红红地说:“是,夫人。”

  我叹了口气,便坐回到桌案前,又拿起笔。

  清儿连忙将茶杯放到亭边的长凳上,走过来说:“主子,我帮你研磨吧。”忽听身后传来如云的声音,“主子,吃点荔枝吧。这是安公公叫人送来的。肯定是皇上安排的。”我一回头,见她正端着一盘剥好的雪亮的荔枝走进亭中。我便笑着说:“大家一起吃吧。清儿,不用磨了,吃荔枝。”

  于是我便坐到亭边,和如云、清儿一起吃起了荔枝。如云看着桌案上的西路长卷问:“主子,你天天对着这个卷轴都不腻吗?它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啊?”

  我便应道:“当然不会,这长卷里的内容很有趣呢,讲若阳国的官员几百年前到西域各国出使的时候见到的风土人情,百看不厌的。”

  只听清儿说道:“这是若阳国皇帝送过来的,是若阳的国宝呢。”

  我点点头,说:“对啊。我还要抓紧时间把它翻译完,因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会把它要回去。”

  如云“哦”了一声,也点点头,然后她又问:“听说若阳想跟我们结盟,不知道若阳国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摇着头说:“不知道,只知道他叫展曜之,也是去年才登基继位的。”

  却听清儿说道:“听说他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他登基之前若阳国内曾经大乱过,后来是他把叛乱平定的,然后就当了皇帝。”

  我和如云互相看了看,然后我说:“你知道的可真不少。”清儿明白我意有所指,就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然后我就说:“不过我想能主动将自己国家的一件国宝拿出来供他国欣赏以表建盟决心,这样的皇帝应该是很有胸襟和眼光的。”

  她俩听了,也点点头。我见也没什么话题可说了,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问:“对了,你们知道我们面前的湖水叫什么名字吗?”

  如云和清儿都看了看湖水,然后就听如云说:“这个湖就是西边太安寺山脚下镜湖的一部分嘛。”

  清儿点点头,说:“是啊,这里也没人取名字。”

  我又问:“那当初明妃在这住的时候也没给这一块湖水取名字?”

  她们俩都摇着头,说:“没有,没听说。”

  我点点头,说:“那你们俩就给它取个名字吧。就我们三个人知道。”

  “我们?”两人睁大眼睛看着我。

  我笑道:“对啊,快想吧。谁想的名字好,就用谁的。”说着,我便起身重新坐到桌案前翻译《西路长卷》。只听两人低声咕哝了几句,过了一会儿,清儿说:“主子,叫翠湖可好?”如云几乎同时说:“碧水湖?”我托着腮想了想说:“嗯,看来你们都认为这个湖水很绿,不错不错,颜色出来了,就是缺了点灵动之感。再想想。”

  两人互看了一眼,只见如云眼睛一亮,说:“碧波湖?”我听了,重复了一遍,说:“嗯,这个名字好,碧绿而波动的湖水,就用它吧。以后我们就叫它碧波湖吧。这可是我们三人一起为它取的名字,以后这处湖水就是专属于我们的碧波湖了!”说着我们三人都笑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