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线索

  第十七章线索

  二人辞别了柳旭东,随严得胜出了城门,一路来到了跃马山上。()众人先是到了山腰空地,仔细的查看了一番,并未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然后沿小路上到了山顶。

  众人来到断崖之前,严得胜说道:“想那姓彭的便是从此处过到了对面。”

  叶恒走近,向下看了看山涧,又抬眼望望对面,问道:“对面山中可都搜过了?”。

  严得胜道:“都已查过,毫无踪迹。”

  叶恒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严得胜道:“实在让人难以想通,何以总镖头踪迹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若他未死,以他的武功被人虏走实是有些匪夷所思,何况来人还要带他过崖,恐怕还没人有这个本事。若是已死,怎么会找不到尸身,若说被那姓彭的带过崖去,另外找地方埋了,又太不合常理。”

  叶恒闻言沉吟道:“此山涧宽有十几丈,若要过到对面,必定要用绳索,假说柳老镖头已死,那他们何必要大费周章将尸身带走?又或是尸身应还在山中某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但为何要将尸身藏起,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刘金栋一旁问道:“会不会柳老镖头同那姓彭的走了,一起过了山崖?”

  严得胜摇头说道:“决计不会,总镖头决不是轻重不分的人,若真是有苦衷非走不可,也会留下话来。”

  叶恒缓缓点了点头,沉思了片刻,道:“看的差不多了,咱们下山去吧。”

  三人下得山来,叶恒又叮嘱了一番严得胜,让其多劝劝柳旭东以大局为重,莫轻举妄动,这才告辞离去返回益州知州衙门。

  两人刚刚进得府内,便见有一衙役急步迎了上来,“两位大人可算回来了,知州大人有急事相商。”二人对望一眼,随那衙役快步来到了正堂,张德谦见二人回来,忙起身迎上:“二位走后,本府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是渝州飞鸽传书,书信在此,二位请过目。”

  叶恒接过书信,打开来看,信中所写大致如下:渝州府衙奉命调查云龙山庄附近村落,查得在云龙山庄出事之前,在箕谷村出现过一人貌似彭海龙,买了村中一老汉的田间旧屋,现人已不知所踪。叶恒看过书信,又把信递给了刘金栋,问道:“知州大人方才说有两条消息,不知另一条是什么?”

  张德谦道:“两天前有人在成西渡口,见到过一行三人,均为彪形大汉,似有些京城口音,其中一人一字眉,嘴角有痣,只是未留胡须。三人皆带有一个包袱,其中一个看形状似是包裹的长弓。本府以为应是那彭海龙怕人认出将胡须剃了。”

  叶恒闻言急忙问道:“那可知他们去了何处吗?”

  张德谦答道:“此三人上了一艘去襄州的大船,看来是想走水路返京。”

  刘金栋疑道:“返京?张大人何以认定他们是从京城而来呢?”

  张德谦道:“听说他们似乎在渡口打听过去京城的船只,只是从西川往京城多走陆路,所以去京城方向的船很少。”

  刘金栋与叶恒闻言对望了一眼,心道:这三人很可能是要回京复命,难道此事真的是四王爷指使的?

  “两日前……襄州……”叶恒沉思了片刻,说道:“其中颇多疑点,柳老镖头失踪已有几日,为何他们两日前才走。若他们真是四王爷派来的,回京走陆路既快,又不易泄露行踪,为何要选水路?而且也没有特意的乔装打扮,只是剃掉了胡须。”

  张德谦疑道:“叶大侠是说不是他们?或他们不是从……京城而来?”

  叶恒摇了摇头,“这可能是对方计谋,欲引开我等的注意力。但是却也不能断言,这些人即便不是真凶,恐怕也脱不了干系。我会将情况详报于王爷,另外请大人为我二人准备快船,看看能否跟上那三人。”

  张德谦道:“已走了两日,怕是追不上了吧?”

  叶恒道:“尽量一试,这恐是唯一的线索了,若能追上他们,应能发现些什么。”

  张德谦应道:“好,那本府即刻派人准备船只。”

  叶恒点头道:“有劳大人了。我二人走后,大人仍要多加小心,此恐调虎离山之计,意欲让我等以为他们已走,故有所放松,以便其再起事端。”

  “本府晓得了,多谢叶大侠提醒。”张德谦不无忧虑地说道。

  城西渡口,一艘快船,离岸疾驰驶去。<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