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切为了老赵家【2】

  到了奶奶家的门前,我敲开了房门。()

  为我打开房门的,是一脸笑意的老叔。

  “哎呀,是建言来了呀。快进来。二哥和二嫂呢?怎么没有一起来?”老叔探出头向门外张望。

  “哦?爸爸妈妈没来吗?”

  “没有呀?哎?是不是你们走岔路了?你爸的手机号是多少?我给他打电话吧。”

  “我爸没有手机。”

  “啊?二哥现在还没有手机?”

  “哦。我爸总是说那个费钱,一年手机费就要好几百。”

  “唉,二哥也真是的。早就叫他准备一个手机的。快进来吧,外面冷。”

  就是这样地说着,我被老叔领进了奶奶家。

  说是奶奶家,其实这也是大伯和大伯母的住所。

  为什么奶奶家成了大伯一家的住所呀,这个要从头说起。

  嗯,从头说起。

  因为今年已经27岁的大宇哥要结婚,需要房子。

  是的,就是那样的理由。大宇哥虽然是公务员,但是这年头房价高的离谱。公务员也买不起房子不是?所以打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老赵家”的口号,大伯和大伯母就理直气壮地进入了奶奶家照顾奶奶和老人同住。

  而大伯原来的那套房子,则是正在装修,时刻准备成为大宇哥的婚房。

  为了这件事,记得这些天妈妈也不知道和爸爸唠叨了多少次:

  “你看看你,你们老赵家那点东西。都让你大哥划拉走了。你爸走的早,大哥大嫂住在老太太家里,这分明是想要把老太太的家底一网打尽呀。

  不信?你说大哥只是在那里暂时住?

  你真是傻呀!你家老太太如果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房子还不是老大家里的,难道你还能把你大哥打出去不成?他家大宇是老赵家孙子,我家的建言就不是?

  凭什么老大他家的公务员儿子一个月挣好几千还有房子住,我家建言找个工作还要掏医疗费,还要自己买房子?这是什么道理?”

  但是,唠叨归唠叨。可是这个年还是得过的。

  我还是要到奶奶家去,继续接受奶奶的慈爱的笑脸中流露的不满,当上了公务员的大宇哥那种“你真可怜”的那种轻视,还有堂妹小英那种“二哥真是废材”的怨气。

  是的,一进屋。我就感觉到了那样的气氛。

  一进屋,大伯母开口就提到了我的工作。在炫耀大宇哥工作的时候还不忘记顺便打击我几下子。“建言在哪里工作呀?一个月挣多少钱?听说你上班受伤了呀?算不算工伤?医药费给没给报销呀?我家大宇年终分红了。国土局过年一个人发了8000元的购物卡。”

  “啊啊……大宇哥还真是厉害呀。”听到了大伯母的炫耀,我无精打采地应付着。

  “是呀。我家大宇今年五一就要结婚了。新娘也是公务员,市交通局的……”

  “哦。”表示对大伯母的炫耀无语。于是只好匆忙找了一个话题:“大宇哥怎么没来?”

  是的,我一进屋就四下张望,除了看到房间里正在撅着嘴玩手机的堂妹和正在哄着堂妹的老叔,就只看到了厨房里面忙活着做菜的奶奶和大伯。完全没有膀大腰圆的大宇哥的身影。

  “啊,你的大宇哥呀。他这几天有任务。还在出差。”

  “出差?在哪里出差?”

  “还不是北边的山沟里去找矿!那些大领导也真是的,过节放几天假能怎么样?大过年的也不让我们一家人团聚……”

  大伯母开始了她的唠叨,开始说哪个处长赏识大宇哥,哪个科长排挤大宇哥,还有类似某个副局长也在某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夸了大宇哥之类的事情……

  在我的眼里,大伯母就是在抱怨大宇哥没有回到家里,没有能在亲戚面前让他炫耀一番。

  现在的大伯母,已经是三句话不离大宇哥。以至于全家上下对大宇哥的了解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大宇哥,仿佛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高高胖胖的和蔼青年,而是变成了圣光笼罩的圣徒的形象……

  汗呀,大宇哥什么时候变成神了?

  难道通过公务员考试之后,人就一下子变成神了吗?

  不过,在我们国家,好像就是这样呀。

  “体制内”和“体制外”,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了人们身份分界的标志。

  “体制内”的人,就是上等人。哪怕是又胖又矮又秃头都可以变得可爱。“体制外”的人,就是下等人,哪怕是高大帅气温柔都是又穷又卑鄙的存在,是小白脸和二奶的候补。

  我们这个社会,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残酷了?

  等等,好像以前也是这样。

  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有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分别,还有国营职工和集体职工的分别。

  在以前就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和伪满洲国时代,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往前的清代,更是少数满清贵族高高在上,把其他民族的人民当成奴隶。

  以户籍制度管理百姓的明代……以暴政杀害百姓,菜刀实名制的元代……喜欢把百姓凌迟坐木驴的宋代……还有更古老的隋唐五代……

  甚至在女娲时代起,好像就有“人是生来而不平等”的说法。那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是女娲娘娘用手捏出来的手工品,而老百姓就是女娲娘娘用树枝沾黄泥水甩出来的量产货。<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