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枪

  几位工匠师傅颠来倒去的看着这几种洋枪,又仔仔细细的把这几份图看了,几个人低声的商量了一阵,领头的工匠师傅说道:“可以,不过很费工夫。()眼下的活计恐怕要耽误。”

  总长看了看洋枪,又看着工匠师傅,“兰芳的铁矿也有,只是炼炉还不能生产这样的铁料,设备也不好,精度不够,要是全靠手工,可就废了时间了。”

  洋枪完全拆散了,所有的部件摆了一桌子,整晚大家都在研究。转轮、唧筒式连发枪毫无歧见的一定要仿制,其他几种大家看法不一:

  解决了后膛漏气,卡曼尔莱德M1860的精度和射程优于德莱塞针枪,贺公子知道,这枪已经落伍,几年后的1867年就会停产……夏普斯卡宾枪已经购入4500支,倒是要解决修理问题,所有部件都要可以生产才好;亨利M1860式连珠枪好用,但重新装填比较费时……昙花一现的惠特沃斯步枪及它的六角形弹膛也不能考虑。

  此外,他知道不久就会有斯潘赛1865就会出现,而且美丽国内战也打不了几年了,那剩余物资嘛,他惦记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呢,要做就做好的,一时半会不会落伍的,斯宾赛枪的部件易于制造,看似结构复杂,其实部件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可与夏普式步枪通用,它是当时市场上最便宜的连珠枪。当然便宜只是相对的,40美元的单价是普通前装线膛枪的两倍多。后来斯宾赛枪还配发一种新型弹药盒,内装10-13只装好弹的弹管。装填时不用一发发地装,换个弹管就行了,这时的持续射速可达21发分,这东西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军用步枪设计,比按民用步枪设计的亨利式在可靠性和维护性上要好,所以这两种都要做。

  终于决定,先仿制亨利M1860式,同时用斯潘赛的图纸试制,也进行夏普斯卡宾枪各种配件的仿制,此外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新枪的设计,目标就是毛瑟1888。

  料要最好的,人要手艺最高的。腾出了一件工房,专门作枪,闲杂人等不能进入。只要有了图纸,别的就不是旁人能够穴得上手的了,工房里整夜的炉火通明,外面准备着夜宵。只要人一出来,就是热菜热饭。

  第一步就是全仿,现成的图纸、技术、材料,虽然,工房的设备简单或者说是简陋,但是要做着这样的东西,还不算为难。何况从印度、新加坡又买了几台设备,正好补上了几个工序的不足。夏普斯的配件比较顺利,很快就有部分配件达到要求,亨利M1860式的仿制有点困难,现有设备太简单老旧了。

  所幸几天后,前往各地的商船回航了,港口热闹了起来。一船船的货物卸了下来,仓库逐渐堆满了来自各地的物资。大小小的机器也卸了下来,在随行的洋人技工的指点下安装到位,然后就是调试、试生产。亨利M1860式连珠枪即跟着夏普斯卡宾枪往前进展。

  最好的打刀工匠一连几天不出门,按照给的腰刀、刺刀的新样式,各打造两把样刀出来了。

  那边紧着忙活不说,枪作这边呢?

  几乎所有目前世界上口碑最好的步枪都搞来了,翻来覆去的琢磨,南洋能找到的几位华人枪械机师都扎堆聚在这里,高薪厚禄加上同文同种不甘落于西洋人后的血性,至少在理论上迅速接近他们欧洲的同行,他们的任务不同于枪作工坊的老师傅们,他们要试制一种新枪,至少二十年内不至于落后的制式新枪。

  贺公子推荐的制造对象就是1871年式毛瑟枪,这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专家彼得·保尔·毛瑟于1866年发明的新枪,到1871年为德军才正式采用。后来,江南制造局1883年试造过可怜的12支外,四川、河南、广东、广西等机器局也曾生产过一些。

  1871年式主要诸元:口径为11mm、枪长1292mm、枪管长852mm、枪重4.54kg、射程300一1600码

  另有一种马枪:枪长953mm、枪管长648mm、枪重3.2kg、射程200一1100码

  1871式当时口径是十一毫米,枪弹是用,弹头是圆不溜丢的,底火也还是用的打击的低火,但是弹壳是纸的,所以这个时候当时只能是在枪的形式一发一发的往里塞,咱们中国叫单杆接,只能打一发就完了,再装一发,目前还是很麻烦,不过这是它的第一步,美丽国已经使用了的金属弹壳很快即可以吸收,下面再安装弹仓,这样的话打了一发以后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再把下一发推上去,这个就是1884式了。目前先解决技术消化,一旦可以掌握,改进只是速度问题。工坊的仿制实际上也解决的是工艺和生产上的技术问题,过不了多久,大洋彼岸的那场仗就打完了,现在的工坊只要能够修理这些种类的枪就够了。

  主要图纸贺公子好歹算是搞了出来,几位机师对这种采用枪机旋转闭锁机构的设计极感兴趣。闭锁突榨位于机头部位,闭锁时突榫支撑在节套前端的闭锁内,左右对称,受力均匀。由于其闭锁与击发机构平稳可靠,而且准备试制使用金属弹壳的子弹,但他们不会知道,这些设计会在日后世界步枪设计中广泛运用,而他们已经触摸到世界领先技术。

  这边设计师们一边设计,还要不时照顾那边工坊试制,首先是锻管,这个搞不好,别的就算了。把低碳钢烧红,然后趁软锻打,钢管长,人手使锤,哪有个准,锤打的力度一个掌握不好,钢管必然粗粗细细,做成枪管,装上火药,就会在薄的地方炸膛。所以改用机器来锻。但是这个已经去采购的锻锤不是一两天能够dao货的。

  工匠们一合计,改锻为轧,用轧制的方法来解决用力不均的问题,圆钢轧机,轧的是圆钢棒,把内穴钢芯的钢管放进去轧。

  要把这根钢管从直径50毫米锻成直径22毫米,就先加工10对这样的轧辊,辊缘圆槽的直径分别是48毫米,45毫米,42毫米,39毫米,36毫米,33毫米,30毫米,27毫米,24毫米和22毫米。用这些轧辊一毫米一毫米地把这根钢管轧细。最后就得到了想要的枪管。

  铸造不是问题,轧辊很快就铸造了出来,轧辊的分量可不轻,为了安装轧辊,又做了手拉葫芦。

  晚上,借着晚饭的时间,几个枪作刀作和火药作的大伙计汆捣着贺公子开讲,这几个小子早已经和他混得熟透了,晚上的活计全不用贺公子操心,只要他给大家伙开讲就行。

  贺公子倒也愿意,兰芳的中兴可不是一两人就行的,就眼下兵器局的这些事,也全指望着这些小子了。

  擦了擦嘴,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走到那边的英国版的世界地图边上,开讲。

  “……18世纪下半叶,英、美、法、德、俄等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军事领域的变革,在军事技术方面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军力巨大飞跃,对编制、战法、兵法等类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看到郑老大和几个防卫局的也坐到了边上,贺公子就讲得多了点。

  “……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将近250年时间中,欧洲各**队装备的都是前装滑膛枪。自19世纪初叶开始,在新冶金学、弹道学和金属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枪械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击针后装线膛枪逐步取代了前装滑膛枪,世界进入了近代枪械时期。”

  “这一时期枪械的进步,首先表现在来复枪的改进上。1776年,英国的弗格森在后膛枪的基础上发明了来复枪。”

  “我的天,这来复线都有了快一百年了?”枪作的伙计瞪大了眼睛。

  “没错,由于重新设计了枪栓,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并装上了标尺,因而使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穿透力和命中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咱们的试验也证明了这点。”

  想着试验的结果,江四弟的几个手下有点后怕,这要是拿着后膛枪遇到西洋人的来复枪,恐怕死了都不甘心。

  “但由于这种枪造价比较高,发射时每颗子弹都必须用木棍敲到枪管里去,使得装弹很费时间;发射速度慢……”

  “哈哈!用木棍敲?还还打个屁呀!”刚后怕的几个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所以,这玩意根本不能实战,结果直到现在,在欧洲国家的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给少数人。这世纪初,英国步兵最先对来复枪进行了改进,采用次口径子弹,子弹不嵌进膛线,使原来发射速率慢的缺点得到克服,于是来复枪被更多地用采装备部队。到1823年,英**队来复枪的订货量已达到1万枝。”好家伙,防卫局的人在交头接耳了,回去要*哥全订来复枪吧,要不怎么和西洋人打呀。

  “l835年,普鲁士人道赖泽发明了击针后装枪。同前装枪相比,这种枪增设了闭锁机,也叫枪机或枪门。闭锁机的机头与枪筒尾部密接,在射击时使火药气体不能向后面泄漏,这样就可以增大弹丸的活力和初速,提高命中精度和侵彻力。”

  乖乖,郑老大等人暗自吃惊,“这西方人对火器的研究,可是真费了大劲了,竟有着许多周折,兰芳不抓紧不行了。自己腰里的这独橛炮……唉,过时了。不单这样,连那击针枪都是三十年前的玩意儿了。”

  “最不一样的改进,就是这玩意儿……火帽和圆锥形子弹的发明与应用。1807年,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福赛思在研究雷酸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雷汞。这种雷汞用锤一击即可爆炸,爆炸时火星通过火门引燃枪管中的发射药。”看着他举着一个圆锥形子弹,药作伙计连连点头,一脸的骄傲,药作已经把火帽造出来了。

  “……1814年出现了用这种雷汞制造的火帽,起初是以锡为材料,后来改用咱们现在的这种,铜的。1840至1842年,这种火帽被装于枪、炮中,从此便成为点燃发射药的基本装置。咱们现在比他们晚了二十年吧。”唉,叶根生心里有喜有忧,这没黑没白的干,就这火药上还差二十年呢,咱兰芳还有的追呢。

  “火帽的发明,使步枪成为在任何气候下都可以便用的武器,而且大大减少了不发火的情况。在此之前,隧发枪大约每射击7发子弹便瞎火一发;火帽应用后,则降低为约200发才出现一发。”

  “开始,火帽是与子弹分开的,使用时将火帽安装在武器击锤下面的火门上。1823年,英国的诺顿上尉设计了一种圆锥形子弹。这种子弹有一个中空的弹底,发射时它可以自动膨胀,封住枪膛,但英国政府没有采用。1849年,法国人米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米尼式子弹,随即,法国、美丽国也几乎同时造出了第一批完整的子弹。现在咱们也可以造这样的子弹了,只要有了足够的设备和原料,那就要多少有多少。哈哈!这种子弹将火帽与弹壳、弹头合在一起,弹壳为特制铜等软硬适度的金属制成,通过枪门上的撞针撞击发火……”一边说着话,简略的示意图出现在黑板上。

  “圆锥形子弹发明前,来复枪由于装药困难,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新发明的子弹形体较小,不仅便于射手用各种姿势迅速装填,每分钟可发射6至7发;而且由于射击后弹头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的来复线中,获得很大的旋转速度,加上空气阻力小,从而大大提高了来复枪的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地响……

  几天后,枪作的三台钢管轧机终于完工,铁钳夹着坯料在火上烧红,然****上外涂油脂的高碳钢芯,喂到钢管轧机进料口,控制轧机的两个铁工一二三大吼一声,摇动手柄,将钢管轧过去,喂料铁工把钢管转动90度,再将钢管轧回来,喂料铁工起出钢芯,将钢管坯料再次加热,然后轧制下一个口径。

  几天时间,枪作完成了150根钢管。月底,完成了150套后膛枪的加工,枪管上刻了来复线。

  后世制造膛线的方法有几种,包括单点钩切法、多点拉削法、模头挤压法,锤锻法。其中单点钩削法早在16世纪就已发明,现代其他膛线制法出现后,它就不再被用来进行大量生产,只有少数提供订制枪管的小型工厂仍然用它来制造高级枪管。

  用一个钩状削刀,在枪管内和膛径同大的内壁,边转边切,削出单条膛线来。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几微米,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拉制时拉刀顺着与身管轴线平行的方向前进.而枪炮管则绕轴线作旋转运动。这样拉出的膛线就是旋转膛线。

  每切一次,就逐渐增加切削的深度,直到达到预计的阴膛线深度为止,所以早期的线膛枪拉一条阴膛线可能得切削个20-30次,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较好的枪拉削同样的阴膛线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数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细,越精密。可想见是多么费工费时的制程。

  多点拉削法是单点钩削法的改良,在一根拉杆上固定25至30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钢环上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从头连到尾部即可视为一条螺形线。每一个环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个环,形成一组系列切刀,所开的槽具有稳定的宽度,深度和间隔,这种组合环形拉削刀通过枪膛—次.则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这个方法就在19世纪发明,20世纪初的军用步枪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制造膛线,即使在德国人发明锤锻法之后,还是有许多枪用此法来大量生产,二战时的M1格兰特半自动步枪就使用这种膛线制法。

  只经过一点启发,枪作的工匠们就把单点钩削改进为多点拉削,一帮技术最好的工匠不错眼珠的盯着,终于完成了这批枪管的膛线。

  还有在1950年代,由美丽国雷明顿公司工程师麦克.华克(eWalker)发明的模头挤压膛线制法。先将枪管钻一个比膛径稍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膛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用高压机器从洞中边转边压下去,将钢材挤成阴膛线和阳膛。是现代制作高级枪管的方法之一。

  再就是用来制造多角型膛线的锤锻法,适合大量生产枪管,由德国在1930年代发明。它的作法是将枪管钻一个比阴膛直径(groovediameter)稍大的洞,将一根和枪管内膛形状相反(阴膛线位置突起)、贯串整根枪管的高硬度模杆放在洞中,然后以机器在枪管外锤打,把钢材挤到紧贴模杆,然后将模杆抽出,模杆突出的地方所压出的就变成阴膛线了。这方法又称冷锻(coldforge)。

  这两种就先等等吧,不过已经点给了工匠们,手快的已经再写写画画准备做模型了。

  最后把枪管内充满木炭粉,放入泥匣,再在泥匣内枪管周围放上木炭粉,将泥匣封闭,对枪管进行渗碳处理,这样虽然枪管还是低碳钢,但是表面硬度得到了很大的加强。<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