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铸炮

  金没有见过机甲部队。()为了描述机甲的外形,托罗比划了好一阵,最后满头大汗地说:“总之,现在联邦舰队装备的机甲主要就是雷兽III型和雷鸟II型两种。雷兽的前身是地面装甲车辆,移动偏慢,但装甲厚,火力猛。雷鸟II是武装直升机的换代产品,装甲厚度不及雷兽,但能在空中飞行,机动性强很多。”

  金觉得脸上凉飕飕的,一抹,很湿,不知是自己的冷汗还是托罗的口水。这个兵痞,谈到武器居然兴奋成这样。恶心!

  他狠狠擦了两把脸:“说下去。我们怎么对付他们?”

  “先说对付空中攻击的办法。雷鸟装备的是速射炮和六枚贫铀穿甲弹,火力不算猛。我们只要用苏因的外壁把整个学校封闭起来,它们就拿我们没办法了。如果他们空降地面部队,我们就像上次那样释放苏因的生物电。再说对付地面攻击的办法,恐怕只有用大把的炮弹和光束硬啃。而且,我们四面环水,他们会从水下步行过来。激光武器对水下目标无效。最后必须倚仗苏因的闪电攻击。”

  “听起来都是可行的方案。”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从苏因的能量监控图看,这种电击是不能连续释放的。时间间隔大约在五分钟左右。因此必须控制好节奏。只有具有实战经验、能够把握战机的人才能负责这项工作。”

  “我们这儿只有你有实战经验。”

  “正是如此。”

  “同时你也是我们的囚犯。”

  “这么说也对。而且我还是受伤未愈的人。”托罗揉了揉肋部。

  “你来管这事,我没意见。给你治疗,也未尝不可。稍后我会向执委会提这件事的。不过,这套战术,以前你在实战中都试过吗?”

  “当然没有。。火星上又没有大气和海洋的,我们直接用大功率激光炮轰它们……”

  “托罗少校,你是不是想让所有肋骨都折断……”

  “听我把话说完。我的实战经验是,激光束是能够熔穿复合装甲的,300公斤当量的炸弹也是能够把地面机甲掀翻的。确定了这两点,你觉得够了吗?”

  “不够。还需要操控。苏因的智能系统能控制这些武器吗?”

  波普翻了翻日志,摇头:“第二维度的苏因只有触觉和听觉,瞄准动作需要视觉引导,只有到第三维度才能实现自动瞄准和开火。”

  “这么说,只有手动开炮了。没关系,给我一根鞭子和六十个人,我保证三天之内把他们练得跟老兵一样!”托罗拍拍胸脯,正中肋部伤处,痛得他直龇牙。

  “训练是需要的。不过最好再做些别的准备。”金思索了片刻,回到电脑前翻阅了武器列表,他指着其中一行说道:“再造三门这个。”

  托罗愕然:“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一百年前就没人用这个了,要来干嘛?”

  “我要用它发射尽可能重的炮弹。”

  金的异想天开让托罗有些抓狂:“造这玩样儿占用的产能比造一打火神还多。你可别胡来!”

  “打仗你在行,但对学生的了解,你不如我。”金毫不让步,“你不能指望他们认真学习。你说的,他们不听,听了也不懂,就算懂了,也懒得做。这个学校里不会产生合格的炮兵的。”

  “连年轻人都这么懒惰吗?难道地球和火星的区别如此之大?”

  虽然托罗是资深老兵,比金年长十几岁,但在校园里,他只是囚犯,金才是老板。囚犯的争辩是没有意义的。

  看到托罗摇头叹气的样子,金决定再多解释几句:“我不知道火星那里是什么样。但在地球,懒惰已经是市民的通病了。你就看学校里这些家伙,成天张口就有饭吃,伸手就有衣穿,让他们搬些东西、打扫卫生,他们就怨念得好像要上前线似的。甚至连人家几乎杀进门的时候,他们还是漫不经心,懒得动脑子,懒得反抗。他们懒得连命都不要,怎么可能专心跟你学本事!”

  “那么,你造这么笨重的炮有什么用?”

  “因为,开这种炮不需要技巧。”

  商定了配备哪些武器之后,金叫来了佟之毅,和波普、托罗一起开始考虑弹药量、武器安装等细节问题。金的设想,是以针*和火神延缓敌军推进的速度,将机甲部队压制在水面下,然后用**投弹攻击。炸弹在水下爆炸的杀伤远大于在空气中。波普在电脑中输入假想的机甲装甲厚度和焊接口强度,然后计算出摧毁机甲所需的炸弹当量:“当量三吨的炸弹可以震裂焊接点。”

  “三吨,如果用来武装火神,可以填满六个弹匣……”托罗心痛地掰着手指。

  “有效杀伤半径多少?”金问。

  “大约十米。”

  “不够。放大到五十米,看看需要多大当量。”

  波普改动了几个参数,很快给出了答案:“五百吨。”

  托罗龇牙:“一千个弹匣……”

  金:“就按这个标准造!”

  托罗:“……没了。我少了足足一千个弹匣!”

  金淡定地看看抓狂的托罗,慢慢说道:“造一百万发打不中目标的炮弹,不如一发能确保击中目标的。”

  之后的几个事项的商议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佟之毅声望高,兄弟朋友多,所以战斗人员的招募工作由他负责;托罗负责给战斗人员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火神和针芒;波普继续解读苏因的试运行日志,并整理成册;至于大家原本颇为担忧的设备安装问题,苏因给了一个惊喜——所有制造品都可以在指定位置上生成,这意味着重量以吨计的武器装备都可以直接在苏因的外壁上生长出来,而无需人工搬运。

  分配完工作之后,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布阵。这些大小火炮该如何摆设呢?由于敌军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发起进攻,因此在布阵上不能存在任何盲点和死角。苏因再次给了大家惊喜。波普在操作系统的模板库中找到了“架构”分类,里面预设了十几个外立面设计方案。托罗选中了名为“四面体”的方案,即苏因的外形将变成一个由四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塔状建筑。

  完全封闭的结构,最少的面,最小的体积,每一面的射界都可以达到120度,很完美的方案。大家一致同意。

  当大家把所有事都商量妥当的时候,天已经朦朦亮,1月3日,新的一天到来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