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封城被围

  刁世贵的大军并没有撤远,当耶律齐的几路大军过了甘岭镇时,刁世贵立即挥师南下,不等宽河南岸的禁卫军弄清状况,三条以浮船托起木板的舟桥横空出现在宽河上,耶律齐的大军随即踏上了舟桥。()

  整个过程衔接的恰到好处,中间没有一丝人为的停顿。

  当南岸的禁卫军看清是契人时,契兵的弯刀已经毫不留情地砍向他们的脑袋。

  仓猝迎战的后果就是仓惶逃窜,朝廷的几万大军瞬间脱离南岸的防线,争着抢着向京都封城跑去。契兵则纵马狂追,不给对手一丝喘息的机会。

  一路的“砍瓜切菜”,追到门镇时,朝廷的几万守河大军已所剩无几,仅剩的这些兵甲又被轰轰隆隆刚刚掩上的城门阻挡在城外,纷纷成了契人的刀下鬼。

  契人的骑兵暂时被门镇的城门阻挡住进攻的脚步,四下里散开,游荡,等待后面的步兵。

  步兵里有一多半是刁家军的兵甲,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攻城用的云梯和撞开城门用的巨木。

  接下来的攻城与其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孩子之间玩游戏来得准确。几十个云梯很顺利地搭上了城墙,刁家兵甲和契兵纷纷登城,只迎来了几块碎石和少得可怜的箭矢,等到第一个契兵登上城墙上时,再也见不到一个守城的兵甲。

  撞击城门的巨木还没有派上用场,这场战斗就结束了。契兵鱼贯入城,出城,直奔京都封城。

  皇宫内,完徽睡眼惺忪地坐在龙椅上,还没有完全从午睡的梦境里清醒。

  一班大臣有的在窃窃私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在向知道的打听;有的在唉声叹气,一脸愁容。

  “各位爱卿,朕是在做梦吗?”完徽被人从午睡中惊醒,直到这一刻,他坐在龙椅上还是不能确信契人已经来到了封城,且已将整个京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没有哪位爱卿回答他,大殿上突然寂静下来。

  寂静得令人心慌。“王爱卿?”完徽开始点名。

  “臣不清楚,军务归夏太尉负责。”王博双手一揖,向后退了一步。

  “夏爱卿?”

  “臣无语。”夏侯倒是回答的利索。

  “嗯?!”完徽伸手摸向自己的“才华”胡,一双眼睛向夏侯眯了起来。

  “陛下若是圣体还能移出宫外,到城门上一看便都清楚了。”夏侯脸上不带任何表情。

  “砰!”完徽将寿山石拍向龙案。这是他下意识的动作,立刻他就后悔了,忙欠起上半身,“那么是真的了?”

  夏侯微微点点头。

  完徽立刻颓丧地落座至龙椅上,脸色瞬间走向灰白。

  大殿上的静默让人感觉到末日即将来临,人人呆滞,人人惶恐。

  “各位爱卿,可有退敌之良策?”完徽受不了这寂静,再次开口打破沉闷的空气。

  各位爱卿都争相低下头,看谁最不惹眼。

  完徽又拿起了寿山石,但不等他拍向龙案,大殿外一传令兵高呼一个“报”字,慌慌跑进大殿。他带来的是契人的劝降书。

  完徽看罢,灰白的一张脸看向他的一班爱卿,“爱卿们也都看看吧。”

  契人的劝降书在大臣们之间互相传递,议论之声开始纷起。

  “陛下,绝不能答应蛮人的条件,我乃堂堂之天朝一统的大国,怎能向边远之蛮夷称臣纳贡?有失体统。”

  “陛下,我九峰国幅员辽阔,兵多将广,集结起百万大军如同儿戏,何惧区区十几万契兵?”

  “陛下,我等要誓死捍卫天朝一统的江山,与封城共存亡。”

  “陛下,陛下,陛下……”声震屋宇,完徽在此共鸣下缓缓从龙椅上立起身,“江山社稷不是陛下我一个人的,是包括众爱卿在内的所有九峰国百姓的。你们告诉我,现在如何退兵?”

  嘈杂之声立刻消失,瞬间恢复寂静。

  完徽复又颓丧地落座。

  “陛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军民一同死守封城,待契人锐气褪尽,援军来解围。”夏侯终于拿出了具体的建议,尽管他想赌气到底。

  “哪里来的援军?”王博问道。

  “何为九峰国?现在昆山峰被困,恒峰投敌,东岳峰就是朝廷。此三峰之外还有六峰,我不信没有一峰来援,一旦朝廷不保,等待他们的也不是善果。”夏侯道。

  完徽点头,“我朝历来仁爱各峰主,今朝廷蒙难,他们应该来为朝廷分忧解困的。”

  夏侯摇摇头,“这只是我们的希望,来不来只能看天意了。现在要立即通知各峰主,向京都封城增兵。”

  “信使怎么出城?契人已经将封城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提出疑问。

  “不假,但信鸽还可以飞到朝廷的东岳峰吧?一定要在东岳峰上燃起狼烟,昭告天下,京都封城陷于危机。”

  完徽“啪!”地将寿山石拍向龙案,“就按夏爱卿的建议执行。”

  “那如何回复契人呢?明日一早得不到确切的答复,他们就要攻城。”王博提醒道。

  “还回复个屁,让他们等着吧,我立刻上城,组织禁卫军备战。”夏侯是个急性子加烈性子。

  “不然,还是回复一下的好,现在是春末夏初,契人的特点是耐寒不耐热,我们能拖一天是一天,不出半月,他们自己就会逃回草原的。”御史大夫戴乐提醒道。

  完徽乐了,“朕咋就没想到?这些蛮人是见不得阳光的,哈哈。”

  夏侯道:“也好,备战是我的事情,耍猴的伎俩就由你们来出吧。”

  也不管自己的话是不是连完徽的面子也伤了,夏侯说完就快步离开了大殿。戴乐的主意虽然“馊”,可也提醒了夏侯,坚守是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个坚守不是建立在戴乐的馊主意上的,因为契人不傻,你说拖他就陪着你在城外晒太阳吗?坚守靠的是硬碰硬,是血与肉的苦熬。

  事实是,耶律齐接到九峰国朝廷的回复后,只把战火的燃起向后拖延了一天,当他从九峰国朝廷的两次回复中看到的只是耍花腔后,怒火象他头顶炙热的太阳一样令他难以忍受,立刻发出了攻城的号令。

  云梯蜂拥冲向高大的城墙,带着巨木的塔楼也滚滚向前,浇了油脂的火球和青铜包头的箭矢一起向城墙上发射。

  守城的禁卫军也用同样的方法还击,外带滚木和礌石。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厮杀在九峰国京都封城的四城门处一起展开。<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