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黄鹤楼 众人赏景听国情

  上传的晚了,请大家多多包涵。()今天在外,家里的一些草稿也没有用的上,只好重新码字了。

  ---------

  却说我们在小山村足足停留了七日。

  在这些日子了,我们每天都忙碌着,忙碌着为办理丧事的人家诵经,超度亡灵。

  虽然这些事情甚是无聊,但看着这些朴实的山民们一张张虔诚的脸,我也是做的很是用心,明性师兄他们自然也不必说,都是诚心的诵金刚经。

  随着我们的诵经声,整个小山村仿佛都笼罩在庄严的佛法之中,令闻者心神都感到一阵安宁平和,而这些亡灵似乎也真的可以免去痛苦,获得了解脱。

  七日之后,整个村庄仿佛又回到了我和明见师兄第一次见到的山村模样了,充满了祥和平静的气息,已经没有前些日子给人的破败忧伤的感觉了。

  柳世鸿和柳轻眉这几日也都呆在小山村里,帮助这里的人家办理眼前的各种事情和商量以后生活的安排。

  最后有几户人家愿意搬到孝感城中居住。也有几户人家愿意和纤纤家一样,和柳家父女住在一起;这让柳轻眉都很高兴,因为这几户人家中的姑娘,都是和纤纤一起双峰山上共患过难的姐妹,柳轻眉也早和她们在山上就很是熟悉了,这下以后就有更多的姐妹说话了,自己也不会感觉孤单寂寞了。

  阴郁的早晨,在小山村的村口,村里的男女老幼都集中到了这里。因为我们师兄弟四人,加上柳家父女,在这里和村里的乡亲父老们道别。

  村里的各户的父老们几乎都送了我们很多路上要用的干粮,虽然只有几十里的山路而已,不过这些都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我们也只好尽力的每家都留了一些,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带最多的东西,然后才和他们一一惜别,互道珍重。

  ----------

  当日中午时分,我们便来到了孝感城,不过在柳世鸿父女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在孝感城中呆了一下午,晚上在柳家住了一宿,第二日才告辞了柳家父女,出发赶往武昌。

  过了汉阳,我们来到了长江码头。

  但见,长江宽阔无边,望去飘飘渺渺,不见对岸。一些舟船行在江上,看去仿佛江面上漂浮的片片浮叶。

  此时渡口之上,正好有一艘大船,刚刚收起跳板,抛锚准备渡江,而船上似乎也并不是很多人,甲板上空荡荡的。

  明见师兄顿时运足丹田之气,大声喊道:“船家,请等一下!慢些开船!”

  顿时他那清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江,映着江水,声音更加的洪亮清越。

  果然,那已经抛锚欲行的轮船,停在那里等着我们,而船老大便站在船头,向我们的方向看着。

  我们也顿时加快脚步,向着那大船行去。

  法相师兄上前打个稽首道:“多谢船家相待!”

  那船家道:“原来是几位师傅阿,几位来的正好。都赶紧上来吧,别让船上的客人等急了!”

  我们于是纷纷踏着跳板上得大船。

  我们刚要进入船舱,正好从里面迎面走出三人,见的三人,顿时我们双方都是一阵的惊喜。原来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曾在双峰山下救过的赵芮和他的两个仆人。

  明性师兄一脸微笑道:“真巧阿!看来我们还真是和赵施主缘份不浅!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赵芮也笑着施礼道:“是阿,可不是,自从和各位恩公在风陵渡镇相遇了一面之后,双峰山又救了我等的性命,没想到时隔几日,便又在这里遇上了。”

  “风陵渡镇?”明见师兄疑惑道,又马上恍然,“哦,我想起来了,怪不得在当时在双峰山的时候,我就看着赵施主就面善呢,原来你便是在悦来客栈时候,楼下的那个秀才了。怪不得!怪不得!”

  船行大江上,人言方舟中。我们便站在甲板上,面着浩浩江水,谈论各自见闻等等。不片刻,我们之间显得更加的亲密熟悉了。仿佛大家已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样了,所谓的倾盖如故便是如此吧。

  我们对赵芮也多了一些了解,原来这赵芮,本是临安富家子弟,这次是专门出来游览山水,考察各地风土人情的。所谓行万里路,胜过读千卷书。他便是如此,借游历来增长见闻。

  ---------------

  旭日东升,漫天红霞,我们在此时来到了黄鹤楼,楼共分三层,楼高二十多米,立于山颠,俯瞰三水,楼型如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直欲上得九霄。

  我们师兄弟和赵芮一行五人拾阶而上,直接来到了三楼。

  俯瞰大江,但见长江汉水交汇于此,江岸两旁垂柳依依,早已经青丝碧碧了,与水波共碧蓝。

  初现的阳光在江面上撒下了一片金光,随着微风吹拂,江面上顿时一片流金碎碎,在碧波中隐现。

  现在也算是早春时候了。风细细,水潺潺,柳绿绿,看着眼前广阔的天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顿时心胸也开阔了不少阿。一股浩浩之气顿起,很有种仰天长啸的**。

  这时候,从楼下走上来了五六个人,都是长衫纶巾的书生打扮,十七八岁道三十多岁之间。应该都是书院的学生了,也是来此观看春景的。

  但见他们看了一时眼前的景象,俱是赞叹不已。

  便听得其中一个二十来岁的长脸书生感叹道:“好一派初春胜景啊,看着眼前的景色,我仿佛浑身都是力气了,好想大啸几声,方才舒畅。”

  那三十多岁,手执着白扇的中年男子接口道:“不错!这眼前的江山,真是一片勃勃生机之象阿。”又感叹道:“哎!这就是一个好的兆头阿。如今的朝廷不也正是如此么!”

  一个身着白色锦衣,面如冠玉的书生道:“不错!看如今的朝廷的所做所为,也正如这生机勃发的景象了。”

  那长脸的书生道:“是阿,自从上个月,大奸臣史弥远死了之后,皇上已经将丁大全等奸党给发配到了琼夷之地,可惜他们也是作恶多端,听说到了洞庭湖上的时候,遇到了风浪,被水淹死了。”

  “呵呵!”那白衣书生笑道:“这就是寻友兄不知道内情了,”

  众人都好奇的看着他。

  他接着道:“那丁大全哪里是遇到了风浪,而是在洞庭上面遇到了当年被他害过的人,专门在那里等着他,便在那里将他解决了,当然对外宣称是遇到了风浪。”

  看到众人的怀疑目光,他道:“这可是我亲耳听那其中的一个押解官说的,他回来时在我家住了两日,因和我父亲是旧识,又一次喝了些酒,就将此事说了。”

  “听说最近皇上提拔了贾似道相公为相,不知道如何。”

  那三十多岁的秀才道:“我倒是和贾相公有过一面之缘,贾相公不但为人颇为豪爽,才华横溢,而且胸怀大志,虽不说比得上前朝的各位名相,但也不会逊色到那里。你们没有见到最近朝廷里面重新提拔了好些当年被jian党打压的各位忠臣么。”

  “是阿,如今我大宋内有贾相公辅政,外有孟珙将军御敌于外。估计还有重定中原的时候呢。”

  “重定中原!”我们在一旁也听的眼睛一亮。将那些蒙古鞑子赶回到草原,重现中原的繁华。想起我们来的时候看到的百姓的悲惨景象,顿时也是一阵希冀。

  我也暗暗希望如今的大宋不同于历史上柔弱的南宋王朝,而是如眼前的春色,欣欣向荣,大展雄风,北定中原,还天下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

  赵芮此时也面露喜色,低声道:“看来不久之后,我也要回临安一趟了。”脸上充满了光彩,看去很是激动。<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