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识时务吴懿献城

  攻下了剑阁关,前面便是梓潼城了,梓潼城周围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因而三关尽失,梓潼城也就孤城一座。

  马超活捉了剑阁关守将雷铜,我以礼相待,终于说动了雷铜投降,这样我帐下的川中将领比较高级别的就有庞羲、雷铜,三关以来归顺的将士也有四五万之多。

  “元帅,我雷铜愿意前往梓潼城说服吴懿大将军归顺于朝廷。”我与马超诸将正在商量攻城之策,雷铜突然站出来,表示愿意前去说服吴懿。其实我也打算不战而屈人之兵,吴懿这个人虽然武功不咋的,但是也算是一方大将,能够为我所用怎么也是好事。

  “这样最好,只是如果吴懿不肯,你岂不危险?”不管怎么说,吴懿那边归顺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如果他一气之下把雷铜给斩了,我又少了一员武将,岂不可惜。

  “元帅放心,我是吴懿大将军帐下最器重的将领,不会有事。”雷铜胸有成竹地说。

  “也好,我修书一封与吴懿将军,你速去速回。”我想这样也算是一个办法,于是修书一封,告知吴懿我们是代表朝廷前来西川,收复朝廷对川地的管辖权,晓之以利害关系。

  “主公,要是雷铜有诈,如何是好?”等雷铜去后,马超怀疑地问我,恐怕雷铜诈降。

  “雷铜乃仁义之士,必不食言,孟起休慌。”我知道雷铜这个人心地耿直,必不会反叛。

  三关失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梓潼城,吴懿正在府上左右徘徊,不知如何是好。刘璋手下排行第一的武将是张任,而这个吴懿则是排在第二,在川中将士中地位极高,梓潼是成都北部重镇,因而刘璋把梓潼交给了他。

  “将军,雷铜将军求见!”卫兵传话给正在深思中的吴懿。

  “雷铜?”吴懿从逃回来的士兵口中得知雷铜已经投降吕布了,如今为何又回来了。

  “大将军,雷铜向你请罪了。”雷铜一进来就跪倒在地上,向吴懿请罪。

  “雷铜,我不怪你,你投降吕布也罢,何必回来!”吴懿叹了一口气,知道当时兵败,若不投降,必会被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吴懿一向很成全别人,虽然剑阁关失守,心里很愤怒,但是已经失守,也就不再计较。

  “大将军,三关守将尽被吕布前锋马超所斩,马超甚是厉害,只有我雷铜被手下留情,归降了吕布,吕布军实在很厉害。”

  “吕布帐下如马超者有多少?”

  “马超手下两员副将武艺高强,恐怕也是以一当百的战将,而潜入栈道,降服巴西太守庞羲的先锋张辽,恐怕也是川中无敌手之人,吕布军征战南北,一个个骁勇善战,我等不是对手。”雷铜特地把吕布军渲染的像天兵一样强大。

  “部将尚如此厉害,吕布本人盖世无敌恐怕更是厉害了。”吴懿寻思,之前听闻吕布的厉害,以为隔得十万八千里,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没想到现在就到了眼前。

  “吕布本人尚未出战,不过其箭术不再我们大将军张任之下,前日与关前连支箭射杀我军中手十几员。”张任是川中第一武将,其百步穿杨的箭术更是出名。

  “我本无意抵挡朝廷军队,奈何呼!”原来吴懿也是不想川地孤立,也想归顺朝廷,听到吕布军如此雄壮,心里很是矛盾。

  “大将军,不如我们归顺吕布将军,也算是归顺朝廷,必会受到重用。”雷铜乘机提出自己的目的。

  “是吕布叫你来的吧!”吴懿已经猜到了雷铜此行的目的。

  “不,是我自己来的。我很感激大将军的培养之恩,只想让将军迷途知返,遇明主而惜之。”雷铜一边说,一边拿出我的书信给吴懿。

  “拜见吴懿大将军,川地刘璋不愿服从朝廷命令,吕布奉朝廷之命,收复川地,久闻大将军威名,故书信一封,晓大将军于礼。大将军何其英雄,本该为朝廷征战天下,何必助一方诸侯,割据朝廷土地。吕布虽不才,若将军愿意归顺,必荐将军与朝廷,得到建功立业的职位。倘若将军固执己见,我吕布将领着十万大军攻打梓潼,虽头破血流而不放弃。”

  “大将军,听在下一言,我们主公刘璋本是汉室宗亲,迟早会回归汉室,只是上将张任等一心主张决战,我们何必跟着去死了。吕布将军武功盖世,帐下猛将如云,将来必领兵征讨天下,如我等归降,定有建功立业的时机,等天下太平之时,我们也落个名垂青史。”雷铜火上浇油,给吴懿说了一大堆事理。

  “不是我吴懿不想归顺,我全家三十几口性命都扣押在成都,倘若主公知道我背叛,必会斩杀我家人。”原来刘璋接受了太傅黄权的建议,把大将军以上封号的守将的家属都扣押在成都,恐怕在外的将军兵变,倘若发难,则其家人不保。

  “我们主公仁慈,应该不会拿你家人作难。”雷铜安慰吴懿,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也罢,归降吧,倘若我家人有不测,九泉之下我也无颜相见了。”吴懿徘徊了许久,终于做出了归降的决定。

  翌日,吴懿变打开城门,欢迎我们入城。

  “吴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将来一定能够能得到朝廷重用。”我握着吴懿的手,有点激动地说。

  “元帅客气了,吴懿能够在你帐下任职,是我的荣幸。”吴懿笑的很勉强,昨天雷铜已经和我说了吴懿的情况,可能吴懿在担心他家人。

  “吴将军莫慌,我一定想办法救出你的家人。”我只好说一些空话安慰一下他。<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