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月下荐才

  江边冷风习习,天空挂着一弯明月,如一把明晃晃的弯刀。

  我与甘宁同行,在汉江边上散步。

  “兴霸,如今你可真心归顺于我?”

  “主公,昔日我听闻虎牢关前,你威震十八镇诸侯,以为乃路人传说,今日一见,你武艺果然天下无敌,而且智勇双全,我愿以死效忠主公,跟随主公讨伐天下!”

  甘宁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可见是肺腑之言。

  “我大军将于明日征讨江夏,你有何意见?”

  高顺大军已经到达,明日可以全速攻打江夏。

  甘宁没有马上回答,环顾四周,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突然一阵风吹过,军营前穴于空地上的一支火把被风吹灭,而在一边靠墙的那支火把只是闪了一闪,并没有熄灭。我与甘宁都面对着这两支火把,因而看到了风吹的场面。

  “主公,你也看到了这两支火把,为什么空地上的那支灭了,而另一支却没有熄灭?”

  “这个道理很简单,空地上的那支火把周围没有物体,全部被风包围,当然很容易灭了,营帐前的那支火把因为一面靠着墙,风只能吹到一面,而后面有墙挡住,当然容易熄灭。”

  “正是这个道理,江夏背面毗邻曹操,南面是刘表,而东边更是虎狼一般的孙策,这块肉周围都是敌人,不要也罢。”

  “你的意思是放弃江夏?”

  “非也,江夏黄祖乃无才之人,不必花费兵马去征服他,只要让他做江夏太守,他就会归顺与你,替你驻守江夏如若无事,以后可以坦然取之,如果遭到围攻,则可以弃之,反正取之不费一兵一卒。”

  这一下我就明白了甘宁的意思,历史上,黄祖也是刘表册封的江夏太守,才安分地过日子,替荆州刘表守住了东大门,把孙吴挡在门外好多年。

  如今我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把江夏封给他,让他挡住各势力的风头。

  “兴霸这策略甚好,我知道怎么做了。”

  “主公帐前可有军师否?”

  “军师乃陈宫,副军师乃阎圃,二人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不知道甘宁问这话的意思,只好如实回答,陈宫的确是一个很严肃、很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够把自己的原则坚持下去,因而把我的领地给他管理我就放心了,而阎圃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懂得大局,行军打仗。

  “此二人虽有才华,但难于成就一统天下之大业,非大才也!”

  “你可认识有一统天下之大才?”

  想不到粗狂的甘宁对人才也会有如此深奥的看,我的确小吃一惊。

  “一个月前,我去颍川山里打猎,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我与他谈了一天,感觉他的才华足以助人实现统一天下之霸业!”

  “这个人是谁?”

  我想一定是诸葛亮,要是诸葛亮的话,一定不会前来辅佐我,我也不会白费体力去三顾茅庐。也不是我不喜欢诸葛亮,只是我觉得与诸葛亮相处太困难了,还是让给刘备,帮助他抵抗曹操。

  “徐庶,字元直。”

  “徐庶?”

  我大吃一惊,几乎忘了有一个大才叫徐庶,历史上,徐庶只在刘备手下打过几仗,就让曹操闻风丧胆,最后只好拿徐庶的老母来威胁人家。

  “此人武艺高强,身配长剑,我与他比剑,不相上下,其军事才华更是一流,让他归顺胜于十万雄兵,攻可以征战四方,守可以富国强兵。”

  没想到甘宁的如此的细,对人才研究的如此透彻,是在令我折服。

  “若我能得此人相助,平定天下可就更有指望了!”

  “主公如不嫌弃,我愿意与你同去拜访,邀请徐元直加入主公帐下。”

  “如此甚好。吾有一事不明,有如此人才,汝为何不推荐于黄祖帐下?”

  “我推荐过三次,然而黄祖不愿亲自去偏野之地请一个儒生,只好罢了。”

  我决定等江夏战事处理完之后,一定和甘宁前去拜访徐庶。

  如果是历史上的吕布,做事有勇无谋,大大咧咧,徐庶一定不会出山,但是自从我来到三顾后,唯才是任,奖罚分明,徐庶或许会前来相助。

  我和甘宁聊了许多其他的东西,发现甘宁真的不简单。

  夜深了,我才催甘宁回营休息。

  望着甘宁矫健的背影,还有在后面飘逸的头发,觉得这个人表面上爱酷,心却比针还细,又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