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宛城大战

  三日后,千里行军的疲惫消失,我按计划拟定进军计划。

  宛城四面环山,地势较高,虽然不大,但是城墙高大宽阔,十分坚固,恐怕强攻难于攻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守城的文聘能够出来迎战,好在战场上拖住他,乘机夺城。

  天微微亮,大军出发。

  按照指定的进军方略,我与张辽带领五千兵马作为前军,主要是引诱文聘出城,拖住他的主力,高顺带领三千陷阵营跟在我后面,等我与文聘交手后,突然杀出,直取宛城城门,让文聘来个错手莫及,赵云带领两千轻骑作为协调兵力,一旦文聘发现了高顺的军队后,一定会回援城门,这时赵云杀出,挡住文聘。

  骑兵的速度并不亚于当代的战车,两个时辰就到了宛城城下。

  我们大部队的行动,文聘早就得知了,因而来个以逸待劳,在城下等候多时。

  古代的交战很是奇怪,两方的将军总是要说上几句话,然后才厮杀。

  “久闻温侯大名,只是我荆州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前来攻城?”

  “素闻荆州文仲业忠勇有加,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自长安一败,我就四处流窜,并无立足之地,因而只想借你荆州一城,以立足。”

  “笑话,宛城乃我故土,我主刘景升乃汉室之后,岂能让你夺去?”

  “那我也没办法,只好强攻了,还望文聘兄能够谅解。”

  “别废话,虽说你武功了得,我却不信,今日就与你战上一战,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文聘以为在荆州无敌,就可以天下无敌,其实中原战将如云,他只是未遇到而已。

  眼看荆州第一猛将的挑战,张辽挺枪而出,前去接战。在历史上,这两名战将都位居曹操的五子良将,但是五个加起来才可以抵得住一个吕布,所以找我单挑,我都没有兴趣,让张辽上去也行。

  张辽武力也算不得厉害,但是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帅才,能够独挡一面。

  文聘、张辽都用枪,两个人武力又不相上下,因而搅在一起,则难解难分了。

  高顺悄悄从旁边绕了过去,直取城门,城门有百人把手,关上城门的话,高顺是穴翅也难于飞进去,但是主帅文聘尚在城外,又不敢关门,高顺的敢死队一上去,城门的一攻击破。

  文聘阵里的士兵发现城门有失,马上高呼文聘。

  文聘大惊,马上抓了一个空隙,推出与张辽的单挑。

  张辽本想拖住他,但是面对一个武力与自己相当的将军,是没办法控制场面,让文聘得以回阵。

  我这边的军队尚未与文聘交手,文聘就指挥大军回援城门,我马上下令全速出击,从后面追杀文聘大军。

  文聘只有五千骑兵,都走在了前面,后面的都是步卒,而我的都是铁骑,优势相当明显,所到之处,如若无人,荆州步兵血流成河。

  高顺很快搞定了守城门的士兵,控制了城门,而文聘的五千骑兵与步卒也相继赶到,高顺这边即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

  突然,赵云率领的两千轻骑从侧面杀出,挡住了文凭。

  赵云正好接上文凭,两人在阵前交手。

  赵云的银枪舞的神出鬼没,文聘很快落于下风,被赵云步步逼近,想退出都难。

  我的六千骑兵赶杀着回援城门的文聘大军,也到了城门下,文聘的两万步卒损失万余,我的铁骑也损失了两千多。

  赵云趁文聘一个空挡,横枪一挑,把文聘的头盔挑飞。

  文聘大惊,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而我的铁骑与高顺的骑兵已近把他的士卒绞杀的差不多了,只好退出交战,率领剩下的两千骑兵向襄阳的方向逃去。

  剩下的六千步卒看到主帅逃走,纷纷缴械投降。

  我下令马上控制全城,张贴安民榜,并飞马陈宫入城。

  这是我来到三国以来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战役,也算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也许军队的战斗力相差悬殊,我手下的万二铁骑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兵,而荆州兵已经几十年没经战火的熏陶了。

  在古代,战将的作用很大,一旦主将被战败,手下的兵士马上四处散溃,毫无斗志,今天文聘也是当世名将,但是与赵云、吕布之辈比去来尚有差距。<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