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木雕

  安贵妃人长得清秀,为了衬托清秀可人,一般都身着翠绿色宫裙。今日却一改常态,换上了桃红色宫装。

  皇上看她打扮的如此鲜艳,一时间竟看呆了。

  “皇上,大喜呀!”

  安贵妃笑容灿烂跟皇上道喜。

  “咳咳,喜从何来?”

  皇上回过神,尴尬的清清嗓子,才开口问。

  “皇上,臣妾进宫已经五年了,可一直未有所出。今日家父派人来告诉臣妾,他找到了百里神医。神医呀,皇上!”

  安贵妃慢慢走到皇上身边,坐到他旁边,撒娇似的开口,道,“若是皇上同意,臣妾立马让宣神医进宫,好给臣妾把脉检查一番。”

  安贵妃说完,眨巴着一双美眸,希冀的望着皇上。

  皇上一时竟看不出安贵妃到底是否知晓百里神医已经身亡。

  斟酌一番,皇上试探的开口,道,“爱妃既然如此请求,朕应允便是。”

  说着,皇上就吩咐身边的大太监去安家宣旨,诏神医入宫。

  大太监领命走后,见安贵妃仍是满怀期待的神色,皇上才相信她确实不知。

  “朕目前还有奏折未批,爱妃若无其他的事,那……”

  “臣妾不敢打扰皇上。臣妾这就去偏殿等候神医前来。”

  说罢,安贵妃就领着宫娥,跟着小太监出了御书房的门。

  等她走了一盏茶的时间,刚刚去宣旨的大太监才敢进屋。

  “皇上,这……”

  “无妨,一会儿直接派人把实情告知她即可。”

  而此时的偏殿,安贵妃对刚才的表现十分忐忑。也不知皇上是信她,还是依然怀疑。

  打着求子的幌子,安家抓了神医。不管皇上信不信,她必须得信!

  若是她都不信,那么这宫中的贵妃娘娘,不日恐怕便会暴毙身亡了……

  ……

  深秋将至,科举便在月中举行。

  到时一连三日,街上大部分路段都会限制出入。

  谢玲珑得了平阳王的提点,便早早把铺子里的生意停了。

  “姑娘,明日就是科考第一天了吧?”

  “嗯。”

  “奴婢想看状元骑马游街!也不知今年的状元郎是不是如他们所说,风度翩翩,玉树临风。”

  “嗨!状元怎样,我可不知道。我倒是听人家说,探花会选个样貌好的!”

  “是吗?姑娘,回头放榜,咱们去看吧!”

  “都是些文弱书生,有啥好看的?不如我和胡子,一人打五人,不在话下!”

  “切!你们那叫莽夫!”

  “哎,你个小丫头片子,你说谁是莽夫?”

  玲珑小筑,谢玲珑坐在银杏树下,看着院子中的绿蕊和猴子打闹。

  银杏叶纷纷落下,黄澄澄的,铺满院子。

  “姑娘,平阳王来了。”

  正在这时,大胡子过来禀告。他身后,平阳王穿着一身常服,静静地站在那。

  “王爷!”

  谢玲珑没有起身,她就坐在椅子上,象征性的福了下身子。

  平阳王也不介意,直接走过来,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为什么不过来?”

  谢玲珑听了他的话,歪了歪头,看他一眼。

  “最近事儿忙,不方便。”

  的确,从那天,平阳王自宫中回府,她就再没去过王府别苑。只派了身边的绿荷去跟外祖父说了一声,人就再没露过面。

  为什么?

  大约是生他的气罢!

  他是王爷!

  大宋国的王爷!

  身份,地位,无一不尊,无一不贵。

  百里神医身死的事情,让她对他多了一分忌惮。

  面对为自己而死的人,这人居然能做到面无表情的让她等等,再等等报仇!

  呵呵……

  大局为重!

  他果真如传言那样,心是冷的!

  或许可以说,这些王公贵族,哪个不是心冷的!

  平阳王看出谢玲珑眼中充斥着的排斥,疏远。

  她从一开始就如此。即使知道他不是她的仇人,依然如此。

  所以说,女人都是麻烦的。

  但不知为什么,平阳王却不想被她误会。

  尝试的开了开口,平阳王还是没发出声音。

  罢了,就让她先误会着也好。等时机成熟,她自然会知晓一切。

  平阳王最终闭口不言,顺着谢玲珑的视线,抬头望向头顶上的银杏树。

  又是一年秋……

  谢玲珑在宅子宅了三日,等到科考结束,马路解封,她才带着绿荷,绿蕊去了铺子。

  铺子从开业到现在,她一直没工夫去看看。每天都忙碌着去王府别苑陪外祖父,学医术。

  她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外祖父接出来,跟她住在玲珑小筑呢?而且,送去徐府的拜帖,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回音。是帖子没有送到姐姐手上,还是,她不想见自己……

  “姑娘,前面的路好像被堵了。”

  听了大胡子的话,谢玲珑拉开车帘,像车外望。果然见前面堵着不少马车。

  “要不咱们从旁边的路绕一下,就是耽误一刻钟的时间。”

  “不必了,绿荷,绿蕊,拿上东西,咱们下车走过去。”

  绿荷拿出面纱,又服侍谢玲珑戴上帷帽。这才和绿蕊一同拿上包袱下了车。

  “姑娘,前头有家新店开业,百姓一窝蜂的挤过来看热闹,这才把路堵了。”

  “嗯。你把马车赶回去吧。等一个时辰之后再来铺子接我们就行。”

  跟大胡子分开,铺子已经不远了。只要再过两条街就到。

  自从来到京城,谢玲珑还不曾在街上逛逛。此刻好容易有个机会,谢玲珑三人一边好奇的看看这个,一边摸摸那个。

  小吃,杂耍,挂件,荷包,木雕……应有尽有。就像前世逛夜市一般。

  谢玲珑在一家木雕摊子前停了下来。

  “姑娘可是喜欢这个菩萨?”

  摊主见她拿起一个手掌大小的菩萨像,热心的推销起来。

  “这菩萨是我父亲雕刻的。虽说就是灶头上烧火用的木头,但胜在工艺精湛。姑娘若是喜欢,不妨买一个回家放着,只要十钱银子。”

  说着,青年摊主用手指比划了一个十。

  谢玲珑拿着菩萨木雕来回翻看。就在摊主觉得她不会买下来的时候,谢玲珑开了口。

  “你说是你父亲雕刻的?别的东西可能雕刻?”

  “那是自然!只要姑娘能想出来,没有我父亲雕刻不出的东西!”青年拍着胸脯,一脸自豪。

  他父亲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做不了大件,只能慢慢琢磨雕刻些小玩意儿赚银子。如此,倒是练就了一手好雕工。

  “那好。两日后,你就去阳城街最南头的‘玲珑小筑’,找一个叫胡子的人。到时候他会把图画拿给你,让你父亲照着图画把它们雕刻出来。”

  说着,谢玲珑让绿荷拿出五两银子。

  “这是定钱,完成了会付你另一半。”

  “这……姑娘,太多了。”

  青年摊主想把银子退给谢玲珑,却被她拒绝了。

  “我觉得值得。而且木材尽管挑好些的,不怕虫蛀的。钱,你尽管收着。若是雕刻的不满意,我是不会付剩下那半的。”

  青年摊主听谢玲珑说的郑重其事,便答应下来。

  “姑娘放心,我和父亲必定会尽全力帮姑娘雕刻出想要的东西!”

  青年摊主也算是接了个大活儿,当下也不再继续摆摊子了,收拾了东西就撤掉了摊子。临行前,把谢玲珑刚刚拿在手上的菩萨木雕留给了谢玲珑。

  “姑娘,绿蕊刚刚去对面买糖人了,也不知为什么还不回来。要不,奴婢去找找她?”

  “嗯,去吧,我就在这等你。”

  此时,对面的酒楼,三个男子正面对面喝着酒。正是谢国公世子,谢照灼,苏璟,和之前与谢玲珑同路回京的安怀瑾三人。

  “表哥,你如今的年纪,为何还不娶亲?”

  “别别别!你可别学我娘那样!天天在耳边叨叨!烦都烦死了!你看人家怀瑾!不也一样没有成亲?”

  安怀瑾笑着抿了一口酒,道,“我与你们不一样。”他若是成了亲,估计父亲……呵呵……那个利欲熏心的人,还不定如何防备他呢。

  几人正聊着天,就听楼下一阵喧闹声。冲楼下望去的时候,刚好看见一身青衣,带着帷帽的谢玲珑。

  谢玲珑一直看着手上的木雕,丝毫没有注意周围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与周围的喧嚣不同,她就静静地站在那,遗世而独立。

  突然,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声,“小心!”。

  谢照灼就见楼下的谢玲珑抬头时,一阵风吹过,帷帽被吹起一条缝隙。

  熟悉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