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轰动香江书圈!

  主编室。  赵善棋与黄易对坐着。  说起来,赵善棋算是黄易的伯乐,二人更是多年好友。  而随着黄易写的第一部科幻《月魔》被刊载后,赵善棋对于黄易更加看重了,在他看来,黄易绝对是有希望成为“倪匡”第二的存在。  “黄老弟,不知道你对这份稿子怎么看?”赵善棋笑着道。  “四个字可以形容,精妙绝伦,或许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流派都说不定。”黄易沉默了片刻,不由得回答道  “那黄老弟有没有想过试着朝这个方向发展呢?我看你之前写的《月魔》隐隐有这份书稿的影子。”赵善棋立即追问道。  “赵哥,我想你误会了,我的《月魔》是科幻。”黄易笑了笑,却是矢口否认道。  如今的黄易才刚刚撰写书稿,而博易出版社的老板看重的却是科幻,他自然不能承认自己写的不是科幻,不然,接下来他所写的作品,能不能出版都是一个问题了。  对于黄易的顾虑,赵善棋似乎知道,只见他笑了笑,话锋一转又道:“对对对,你写的确实是科幻,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本书会犹如一匹黑马,把当下的书圈给搅得天翻地覆。”  赵善棋的话让黄易顿然间沉默了下来。  他自然明白赵善棋所说的事实。  因为这稿子,他看过之后,也隐隐觉得,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甚至,他都有点心动了,自己要不要也学着这份书稿,撰写一个类似的故事。  但转念一想,黄易又放弃了。  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自是不会轻易动摇自己所坚持的方向。  “赵哥,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黄易迟疑了一下,说道。  “呃……那行吧,既然你没有这方面的想法,那我也不强求了。”  一见黄易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丝毫改变的意思,赵善棋便放弃了劝说。  对于黄易,他是十分看重的,但现在,他却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他还能说什么了。  黄易很快就离开了主编室,他走后不久,一个人敲门走了进来。  “主编,稿子已经校对好了,您看可以出版了吗?”  “哦……,我知道了,你先放那吧。”赵善棋对着来人点了点头,随即拿起了桌上电话。  而另一边,黄易在离开主编室后,也心事重重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内。  他坐在桌前,刚打算继续创作自己的新作,却在此刻,他突然发现自己久久无法集中注意力,这让他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  “唉……难道我的选择真的错了吗?”  …………  湘师大。  对于黄易的纠结,此时此刻,贺云自然不知道。  这会,他正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正中间,看着黑板前所站着的马教授,滔滔不绝的讲着课。  研一的课程其实并不是很多,当然也不少。  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其他原因,他都极少“逃课”。  尤其是马教授的课,他一节课都没有落下过。  而且,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泡在图书馆内,除了看书就是看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成绩非但没有因为写稿而一落千丈,反而一直保持在前三的位置。  尤其是上学期期末考试,他更是考了第一名。  不仅如此,为了学分能够尽快修满,贺云还选修了不少课程。  至于学术期刊论文,他已经发表过一篇了,所以他只要学分修满,答辩通过,便能提前毕业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贺云估计,就算能提前毕业,至少也得读完研二才行。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马教授放下了手中的粉笔,对着众人说了一句后,便宣布下课了。  而贺云也回过神来,拿起自己的课本与笔记本,起身离开了教室。  今天,他已经上完所有的课了,按照平时的习惯,他直接去了图书馆。  一刻钟后,他走进了图书馆大门,在书架前,寻找了一番后,他拿了一本自己想看的书,便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了下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  贺云将书带上,重新放回了原位之后,转身离开了图书馆。  晚上,贺云与以往一样,坐到了桌前,他打开台灯,将钢笔吸满墨水,便拿出了昨天收到抽屉内的一摞稿纸。  《考古笔记之九层妖塔》,这是他所创作的冒险短篇《考古笔记》系列的第三部。  与前两部一样,这部续作的篇幅也不会太长,最多也就两万字而已。  而情节,自然也承接了前作《考古笔记之真假曹操墓》之后的情节,所描绘的是主角一行人从曹操墓当中出来后,在墓中发现了一块东汉末年不曾拥有的残碑。  残碑只有一尺大小,通体由汉白玉打磨而成,其上刻有不知名文字。  主角通过翻阅古籍,最终确认其上文字为西夏文,也由此引出了第三部《考古笔记之九层妖塔》的情节。  当然,第三部当中的“九层妖塔”自然不是指西夏王陵。  贺云可是收集过当下一些资料的,他发现西夏王陵很早就被发现了。  只不过建国初期时,国家一直以为那是一些唐墓,直到七十年代,国家发掘之后,才确定这是西夏国历代君王的帝陵。  既然墓葬的身份已然确定了,贺云当然不会犯这等低级错误。  再说,虽然西夏王陵看上去像是埃及的金字塔,但与九层塔还是有所区别的。  他之所以要引出西夏王陵,其实是为了后面的一座诡异大墓做铺垫。  这便是土谷浑王墓!  也就是后来被发掘的血渭一号大墓。  当然,这座大墓现在并未被发掘,贺云自然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不然肯定会“泄露天机”,以至于遭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如果完全虚构的话,贺云又觉得太假了,肯定会与前两部的风格产生明显差异,所以,他在斟酌再三后,决定把这座墓设定在青海湖边,至于具体位置,他自然不会详细去描写。  这样一来,既可避免自己遭来怀疑,也可使自己的更有说服力。  毕竟历史上土谷浑王国的势力范围大致就在如今的西宁省一带,而青海湖则是西宁省从古至今各民族心目中的“圣湖”,把土谷浑王族墓地设定在那,自然合理合理。  不过,与“老胡”不同的是,贺云这部当中的主角,并没有在塔冢之中遭到什么“火瓢虫”、“霸王蝾螈”的袭击。  他们只是考古队,不是“盗墓”三人组,而贺云的这篇,也不是玄幻,自然不会出现那般玄幻的东西。  但是危险肯定是有的,而且主角在墓中的所遭遇的危险,一点也不比“老胡”三人组所遇到的弱。  以至于贺云在写这段剧情时,琢磨了两天,到今天晚上,他都迟迟未曾动笔开写。  或许也正是因为“卡文”的缘故,直到一个星期后,贺云这才把《考古笔记之九层妖塔》写完一半,他估计至少还得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创作完这部。  …………  下午的时候,贺云收到了《十月》杂志社的回信。  对于他不能参加颁奖仪式一事,杂志社表示十分遗憾,但同时他们也充分理解。  至于奖金与获奖证书,信中倒是说了,他们会给寄过来的。  对此,贺云自然非常高兴。  他本以为自己不去,奖金与证书就会没了下文,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会寄来。  “也不知道百花文学奖那边会不会也跟十月文学奖一样,把奖金与证书给我寄过来?”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是没有再深究下去。  …………  三水乡。  随着最后一个镜头拍完,郑小龙不免长长松了口气。  他抽出一根烟给自己点上后,又对站在自己身边的冯晓刚道:“晓刚,这次你进步很大吗?刚刚鲁主任还夸了你。”  “呵呵……郑主任,如果不是你的帮助,我这次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不是。”冯晓刚憨憨一笑道。  “马屁就别拍了,你跟我去看看宝钢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拍摄进度怎么样了,应该快拍完了吧?”郑小龙嘟嚷了一句,就带着冯晓刚朝着远处走去。  《湖山情》的拍摄,鲁小威特意分成了两个导演组,一些次要的镜头,他通通交给了赵宝钢,而这也是郑小龙强烈推荐的结果。  对此,剧组的一些老人自然有意见,可是鲁小威对此却并未说什么。  因为他很了解郑小龙的为人,他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人。  更何况,创作中心的年轻人当中,赵宝钢与冯晓刚这两人都非常的有潜力,值得大力培养。  转眼一天后,赵宝钢带着人从梅山县回到了三水乡。  鲁小威简单向他询问了一番后,便宣布这部剧正式杀青了。  当然,杀青虽然杀青了,但是后续的剪辑工作却仍旧需要时间。  这点,郑小龙早已经安排好了,他打算回去之后,就集中创作中心的所有力量,务求尽快完成《湖山情》这部电视剧的剪辑工作。  …………  四月中旬很快就到了,湘省的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而就在《洞庭》杂志忙着征文比赛的同时,香江某报摊。  黎力军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  作为六十年代的来港者,他对于家乡的印象依旧印象深刻。  如今他年纪大了,加上报纸上又天天报道香江回归的事情,他也渐渐有了魂归故里的念头。  只是,他儿子对此却有些反对,这让他很是生气。  在跟自己儿子吵了两句后,他索性白天一直呆在报摊之中,眼不见心不烦。  “老黎,看啥呢?这么入神!给我来份明报。”  “自己拿吧!”黎力军撇了一眼说话之人,却是一笑,又把目光移回了捧着的书上。  “你这个老黎呀?那我自己拿了,这是钱,你收好了。”  说话的老者弯下腰,拿了一份明报,扔下钱后,微微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报摊。  片刻后,一群学生走了过来。  他们在报摊上寻觅了一番,见没有倪匡的书,便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候,黎力军却突然一拍大腿,叫好道:“好!就应该这样!”  黎力军的反应让一众学生好奇看了过来。  人群中,一个高个子眼镜男生更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老板,你这看的是什么书呀?很好看吗?”  “是你们这群小家伙呀!都放学啦?”  黎力军撇了一眼面前的学生,见是这附近的“熟人”,便笑着介绍道:“新到的一本书,很有意思,要不要看看?”  说完这话,他就将手中的书给递了过去。  那高个子男生一看递来的书,不禁愣了一下,但还是接了下来。  而其他人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他们围在一起,认真观看了起来。  而这一看,就是大半个小时。  黎力军倒也不急,他转身又拿出一本《蛮荒神海录》。  而这时候,就听得那高个子男生掏出一张钞票递给了黎力军道:“老板,这书我买了,多少钱一本?”  “六块五一本。”  “那我也要一本!”  “给我也拿一本!”  …………  很快,黎力军报摊进的十多本《蛮荒神海录》就销售一空了。  与此同时,香江的许多报摊点与书店,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仅仅一天后,首印的两万本《蛮荒神海录》就被“抢”空了。  为此,赵善棋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就选择加印五万本投到了市场上。  可三天后,又是销售一空。  这下,香江的许多大书商、出版社都被惊动了。  尤其是后者,作为香江的大型出版社之一,博易出版社虽然有“后台”,可是他们出版的这本书,其作者却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此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他们再一打听,却是直接愣住了。  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名内地的作家?  这怎么可能?  内地的作家怎么能够写出这样一本来。  虽然怀疑归怀疑,可这些出版社却都不是傻子,他们在看完《蛮荒神海录》这本书后,立刻就意识到这本书很有可能会开创一个比肩“武侠”与“科幻”之外的新时代。  所以,在经过一番查证后,他们立即开始想法设法的联系起贺云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