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下毒

  东宫有座玉虚亭,就在水池中央,底下荡一汪碧绿春水,水下游着一群欢快的锦鲤。

  顾鸿峥坐在边上喂鱼,底下的小家伙吃饱了,他还饿着,刚好萧芝琳端上午后的茶水,她禀告,“七皇子来了。”

  顾鸿峥转头看,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屁颠屁颠跑来,他胖得像个球。

  顾鸿峥看了好一会儿,小胖球努力奔跑到哥哥面前请安,“太子哥哥午好,太子哥哥有空吗,你教我练剑好不好,听说你的武功很厉害。”

  顾鸿峥拒绝,“你还小,应该专心学习。”

  “母妃也这么说,太子哥哥不想教我吗?”

  “我很忙。”他就不能找一个新鲜借口。

  萧芝琳把点心摆在桌上,让小皇子自己吃,她下去忙了。

  顾鸿峥看着吭叽吭叽吃点心的球,对方举起一块美味送来,“太子哥哥要吃吗?”

  顾鸿峥皱眉,不知为什么,心里不安,感觉要出事。

  他伸手拿过茶壶倒水,推给只顾狼吞虎咽的球,球吃得急,噎着了,顾鸿峥帮忙顺背,正想说慢点,那边的萧芝琳跑来,喊,“殿下,殿下,点心有毒,不要吃。”

  果然,还是出事了,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东宫下毒。

  七皇子已经吃得差不多,肚子绝对管饱,当然也噎了半死,或者说,他面色惨白嘴唇发紫看着要被毒死。

  顾鸿峥赶紧拿走那些食物,他逼小胖球把东西吐出来,但小胖球昏迷,嘴唇闭着,呼吸困难,不要说吐了,他还能不能活已经是个问题。

  皇贵妃急匆匆赶来,她吓得面色惨白,惊慌失措。

  顾鸿峥吩咐华容宫的人去叫太医,再让皇贵妃身边的太监抱起小胖球,要么送去太医院,要么回华容宫。

  皇贵妃看着指挥若定事不关己的诸君,她想报仇、动手,就问你还是不是人?怎能对自己的弟弟下如此狠手?他还是个孩子,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

  皇贵妃隐忍得痛苦,那绷紧的手,想煽出去,她想打高高在上的诸君,然而顾鸿峥不给机会,防备的站在半步开外,很显然知道女人要做什么?

  可他不是受虐狂,别说打他,算计他也要看脑子够不够。

  皇贵妃骂,“太子枉为人兄,居然如此卑鄙下作。”

  顾鸿峥无话可说,这种事说多了是强词夺理,不说也许还有推翻可能。

  皇贵妃跟随儿子回华容宫,看着太医手忙脚乱救人,她转身跑去找皇上,仗告太子心思歹毒,他下毒谋害七皇子,其罪当诛。

  顾鸿峥又无话可说,这种用脚趾头想出来的不可能,在皇贵妃那里变成了通俗易懂和理所当然。

  她的理由是七皇子深得皇上宠爱,太子备受冷待心生嫉妒,以致生了歹意不顾手足情便残忍的下毒谋害亲弟弟。

  皇贵妃说得有理有据,她就差拿把刀砍过去将人就地处决。

  顾鸿峥默不作声,看着一口口锅从天上飞下来,那些锅纷纷朝他身上招呼。

  都说后宫里争风吃醋成习,这不,皇子们为了博得父皇的重视各种歪门邪道都想出来了。

  顾崇銘脑仁疼,想说这都什么事?

  他让皇贵妃先下去,不要再声泪俱下了,整得雕塑似的太子灭了她全家。

  皇贵妃痛苦不堪,儿子被害,皇上还一副不舍得痛骂太子的样子,她问,“皇上,鸿旻不是你的皇儿吗?”

  顾崇銘在心底里回,“不是。”他瞟一眼亲儿子,让人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顾鸿峥如实回答,“七皇弟去东宫,宫里的人端上点心,他吃着吃着就中毒了,儿臣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他确实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他下毒,他在自己的东宫里下毒谋害七皇弟,谁人信?

  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如果想杀人,何不悄悄下手,省得一大堆麻烦?用这种光天化日手段,就为了惹一身腥吗?

  “皇上,除了太子还能有谁?”

  “他做事全凭一己心意,只要不高兴就生杀予夺,朝臣们领教十足,后宫里谁人没有见识?”

  “自打他回来后宫就不安宁,先是前朝鸡飞狗跳,之后是宫中流言四起,这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和他有关?”

  皇贵妃理由充分,她认定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子所为,这种人的心思深不可测,他真的做些丧尽天良的事也不足为奇。

  顾崇銘听着蹙眉,想说你这是在骂我这老子没把儿子教好吗?你何不干脆来一句,子随父性,有其父必有其子?

  顾崇銘脸上出现了不悦之色,皇贵妃还在滔滔,她一心顾着伤悲,没注意到皇帝的表情,只顾着哽咽恳求,“皇上,像太子这般暴戾恣睢,你还要纵容他到什么时候?”

  顾崇銘瞳孔缩起,就想你是在教我做事吗,太子有没有罪另当别论,倒是你,未经宣召就冲进御书房打扰我和大臣议政,该当何罪?事关国家天下大事,你一个妇人堂而皇擅闯,晓得此中轻重吗?是不是如你那大哥一样,为了表示威名显赫,全然不顾众臣的反对胆大妄为而携刀上殿?

  此事发生在七年前,当时七皇子满月,皇贵妃的将军哥哥带着荣耀归来,他仗着业峻鸿绩,功勋卓著,在入宫面圣时,直接带刀上殿,其他臣子纷纷上言此举有藐蔑国君之嫌,然而人家怎么说来着?

  他道我南征北战多年,刀不离手,离了无法保家卫国。

  换句话说,没我这把刀,你们这些逼逼叨叨的臣子早不知被人切了脑袋埋哪儿了。

  顾崇銘想到那件事就生气,被一个武将威胁不说,如今还要听一个后宫妇人安排,他能答应吗?

  转头吩咐李公公去传话,让律刑司的人尽快查出真相,此事是不是太子所为,不能凭借皇贵妃一面之词来断定。

  至于涉事东宫,且把相关嫌疑人抓起来,剩下最主要那个,先禁足,他禁足于东宫,暂不能自由出入。

  皇帝的一番话,明显护着太子了,就只萧芝琳被抓,当然包括梅衣也一并被扔进天牢里上锁。

  按照顾崇銘的意思,在事情还没查清楚前,太子贵为金尊之躯,当然不能被送去天牢那种腌臜地方受罪,所以只能将人禁足于东宫。

  顾鸿峥很是意外,他没想到父皇会这么安排,还以为自己要去牢里感受一下呢?

  不过想想也是,对待儿子这个父皇素来手软,很多年的皇长子所为一看就知道了,除了训斥也就禁足在某一处宫殿面壁思过。

  这种安排不说是偏心,为父苦心,只能说是帝皇多情。

  顾鸿峥也不好说什么,全然一副听凭父皇安排,总归我没有做过,随便你们怎么查,只要别乱给我定罪好说,否则拔剑不客气。

  他如果是十年前的那个小孩,想必没有现今的硬气,然而时移世易,就因为手中的剑足够锋利,终于如愿得偿随心所欲。

  他话不多说转身离开御书房,始终没有过多辩解和说明。

  顾崇銘目送着儿子,看得出这儿子横,不仅仅是因为手中有一把剑,而是他谁都不在乎,也就是说,这宫里血流成河了他照样能冷血旁观。

  这才是最可怕,儿子何时变成这样子,他这个做父皇的一无所觉,还不能将人严加树正,想想更愁。

  顾鸿峥回到东宫,坐在书房里,回忆以前的事。

  也是下毒,当时他是吃毒之人,差点死了,万幸命硬,醒来指着皇长兄说他是罪魁祸首,他送给的汤药里有毒。

  但太医检查出汤水无毒,只有一点点泻药,还有那些伺候四皇子的奴才作证,都说四皇子贪嘴偷吃东西,他该是因为偷吃才坏身子,那么说不是大皇子下毒。

  此事变成了他自导自演。

  顾鸿峥当时不认命,他据理力争,坚持说是皇长兄下毒,那汤水是他送,可太医非要说汤水里没有毒,只有泻药。

  顾鸿峥让人去把碗找来,他命令拿水倒进去喝,谁说没有毒谁就喝。

  伺候在皇后身边的宫女奴才解释,“四皇子,碗已经碎了。”

  顾鸿峥怒,“碎了就拿去泡水,你们不是说无毒吗,谁说无毒,那谁就去喝,你们不死,我死!”

  他十岁第一次怒发冲冠,他冲着满屋子的人,拼了命为自己求证,他认定大哥心肠歹毒,企图谋害自己这个皇弟,然而太医坚称无毒,他说只是泻药。

  顾鸿峥看向母后,她在安抚受惊的皇长子,皇长子开口否认,“母后我没有,我没有,四弟为什么要诬陷我?”

  顾鸿峥气得指着还敢矢口否认的人,想问那是泻药吗?泻药能让我全身抽搐、剧痛不止?

  他当时蜷缩在地上抖多久?而皇兄们在旁边看多久?

  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信他,他们还构陷栽赃陷害,说他吃错东西,怪他贪嘴偷吃东西才导致悲剧。

  他为什么要偷吃东西?他是皇子,就算贪嘴,他光明正大的吃不可以吗,为什么要偷吃?

  难道就因为母后说你身子不好,有些食物不能碰?就因为是这样,所以就说他贪嘴偷吃?

  那他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自己是妃子所出皇子,是个孽种,他本就不该活在世上,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要除去?而皇长子是母后亲生,她选择他无可厚非?

  如此母后为了亲生儿子提前去和太医说一声,太医是她的人,他怎么说都是根据主子的意思,那么毒药变成泻药也没什么不可,是不是?

  顾鸿峥不甘心,他指着残恶凶徒,坚决肯定是他下毒:

  “他要把我毒死,是他下毒害我,是顾鸿钦,你敢做不敢当,你敢做为什么不敢承认,卑鄙小人……”

  他挣扎着要过去找凶手,那种绝望痛苦和愤怒,那种没有人相信自己是受害反而成了凶手的怨怒,没人能体会,只有他深受煎熬,备受折磨,然而母后过来打了一巴掌,她让他不要这样诬陷哥哥,她说那是你皇兄,所有下人都说是你贪嘴吃错东西,怎能因为怨恨而诬陷你哥哥,峥儿?

  顾鸿峥被打懵了,他仰望着斩断自己生路的母后问:

  “那我呢,谁顾及我,就因为我是妃子所出,所以母后要护着皇长兄而置我于死地?”

  他把话问出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很多人听懂了,很多人假装听不懂,他们低下头,而母后痛心看着,她万分不明白,顾鸿峥莫名冷笑,他居然奢望一个养母为自己鸣不平,他居然奢望一个养母舍弃她的亲生儿子救一个养子?这不是天大笑话吗?

  顾鸿峥绝望了,他绝望的逃出皇宫,悄悄跑了,跑出皇城,遇见恩师,然后参观了一场武林大会,其间被父皇母后派出来的人找到领回去,他回了家,没过几天又跑了,这回直接跑出北齐去往中州,而且一去就是九年,他留在师门九年,慢慢的在江湖扬名,很多人都知道天璇院的大弟子,很少有人认出他是北齐国的四皇子。

  当年的事留下一个不明不白的真相,有的说是四皇子自导自演,目的在于离间皇后和皇长子;也有说是皇长子心思歹毒,竟然残害手足,其心可诛。

  其中真真假假无人关心,他们只想知道皇长子和四皇子后来怎么样了?他们是不是一直在斗,有人死了吗?

  而今天再发生类似事件,很快有消息传出,说皇长子当年被冤枉,原来都是四皇子谋划一切,他诡计多端,他暗害自己的皇兄,如今还想加害皇弟,他才是那个穷凶极恶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