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穷汉子含愤而投军 10

  随着农历七月半鬼节到来,俗话是公婆奶奶带雨来,或带雨走。就是天见可怜,干旱得不得了了,再不下雨,穷苦人家就只有等死或逃荒了!七月初十夜,地府鬼门开,去世的先人们都陆续回家。初十夜是接新去世的先人,十一夜才是以前去世的先人回家。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在路边烧几叶纸钱,放一挂100响的鞭炮把徘徊在路上的先人接回家。一年一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传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多在外面做生意,当大官的都要赶回家祭拜祖先!

  也行是人们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先人们回来没有下雨,人们心情徬徨:看来今年的要饿死人的了,公婆奶奶回家都没有带雨回来。大家更加诚心诚意的敬奉了先人们三天,一日三餐的祭拜。七月十四夜,人们烧了不少纸钱送先人们回地府,祈祷先人们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些人家的先人还没有送完,忽然乌云密布,****倾泻而来!好多老人就拜倒在大雨之中,感谢上苍,感谢先人可怜人间的黎民百姓!

  这场雨整整下了三天,时大时小,断断续续把姚水河落满了。人们忙着抢种各种庄稼,希望来年春天有接脚的菜蔬。姚水有了水,洋潭河里就可以行船了。煤窑全天开工,脚夫也高兴的挑煤上路,死气沉沉困了两个月的姚家桥活跃起来了!第一天,李七在路上没有碰到杜老汉,以为他不知道可以挑煤了。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有看到。李七问了好几个挑夫,都说不知道。他决定到洋潭码头后去当地问一下。

  一天,李七赶了个大早,早早的把煤块挑到洋潭码头后,来到岸上找了一户人家打听。一问就知道了:原来两个月前停了挑煤业务后,不到一旬,杜老汉就没有吃的食物了。他是个硬汉子,从来不会去向人家讨一口吃的喝的。有些好心人偶尔送个南瓜给他,他也不要。他对送菜的人说:拿回去吧,我吃一餐只能饱一餐,下一餐还是会饿。你们也没有多少剩粮,自己顾自己去吧!就这样,杜老汉没几天就饿死了!生了蛆爬到门外才被人家发现。邻居们报了官,保长拿来了一床破席子,将尸体套了,叫了几个胆大的后生子抬到他家祖坟埋了。

  李七心情非常沉重,杜老汉是他做挑夫路上第一个鼓励他,帮助他的人,他们是忘年交。他后悔自己为什么这么久在家里不来洋潭看看他。如果来了,知道他的情况,魏紫妈妈也会同意给杜老汉送些糙米,也许能等到下雨复工的日子!对自己这么好的人自己却没有帮助他,他真的太自私了,太蠢了!李七一路脚步沉重的回到家里,魏紫问他为什么不高兴?李七把杜老汉的事和他们讲了,最后不禁伏在饭桌上嚎啕大哭起来。

  魏紫妈妈叹了口气说:杜老汉死了也好,不再在这个世界上受罪了。魏紫的父亲也叹息着:死了死了,一了百了。活着的人才是受罪啊。现在雨是下了,可是我们却欠着姚老爷20担租谷怎么还?家里现在就是上次七伢子挖泥鳅换的那一袋糙米了。

  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默默的吃着饭。

  姚老爷也叹着气,今年的租谷十成还收不到一成!他掀了几个佃户的耳光也没有用,他们家里的仓里,鸡窝里,猪栏里都是空的,剩下的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幼小的口!有几个佃户说:姚老爷,你把我家妹子拿去抵债吧!姚老爷气得踢了他们一脚:抵债抵债,你想得美!我要你家妹子做什么?要过来我还要拿粮食养活她!

  姚老爷来到魏紫家,魏紫妈妈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招呼着。姚老爷摇了摇头说:你对我们家妹子算是有恩的,本也不该逼你们。嗯,明年,你们一定要想办法还清!

  魏紫的父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千恩万谢的答应下了:姚老爷您放心,您的恩情我们做牛做马来还!

  姚老爷看到李七,问:你就住在这里?

  李七点了点头回答:是的。姚老爷您放心,我们欠您的租谷我一定会帮着还的。

  姚老爷脸上露出难得的笑颜说:好好,你是个有情义的好后生!

  从此以后,李七更加卖力的挑煤炭。渐渐的每次可以挑100斤了,挣的糙米也越来越多。然而,靠李七一个人挑煤供五个人吃饭,还要魏紫挖一些野菜掺和才行,魏紫的父亲每天在地里挖着锄着,也不是马上有收成的。魏富田的收入维持岳母娘一家也是很勉强。前天魏富田回家,魏紫妈妈心疼的拉着儿子的手说:伢子,你都瘦了。你堂客会不会服侍你啊,光要你做事,不多吃一点怎么行啊!

  魏富田笑着安慰妈妈:我不要紧的,我身体好。只是我总觉得自己不孝,讨了堂客就没有给这个家出一点力了,挣钱的事都是李七兄弟在做,妈妈你要多给李七兄弟营养营养。

  魏紫妈妈抹了抹眼泪说:是真的,你出去后,这个家全靠了七伢子了,你知道的,你爹爹也担不了担子了,弟妹又小,我只有等过两年把你妹妹嫁给他,补偿他。

  魏富田点头同意:好,紫妹子从小就喜欢李七兄弟,他们会是很好的一对!

  姚老爷的租谷收不上且不说,他借给姚上煤矿窑家李发成的三百大洋也收不回。李发成是去年煤窑穿了水,向姚老爷借三百大洋,月息两分,说好了只借一年。现在一年过去了,不但利息没有,连老本都没有归还。李发成说,去年煤窑穿水,今年干旱又停了几个月的产,实在没有钱还。姚老爷不这么认为,李发成以来阴险狡诈,他已经知道日本人已经打到南京了,很快就会打到湖南来的,他肯定把钱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

  李发成是外来户,原来不姓李。许多年以前逃荒来到姚家桥,在姚上煤矿做煤黑子。窑家看到他肯干,又有主意,就将他招了上门女婿。,改姓了李。老窑主去世后,他就成了窑主。他克扣煤黑子的工钱成性,好多煤黑子都不愿去他煤窑卖苦力。如果日本人真的来了,他可能就会席卷资产逃回老家,谁也不知道他老家在哪里。这也是姚老爷下决心要讨回李发成的借款的原因。

  姚老爷还是个有投资头脑的人,他早年继承祖辈的财产就是煤窑。但是挖煤窑有风险,瓦斯爆炸,穿水,死人都是避免不了的。挖了几年,他就将煤窑转让给下庄一个叫宋清奇的地主。自己广置田地,利用姚水的落差又开了一家榨油坊,生意好,利润大。如果日本人要是不来,他可真是优哉游哉过好日子!准备还要讨个堂客生个儿子给他姚家传宗接代呢!

  现在,李发成欠他的钱又不想还,就更加坚定了日本人要来了的消息的准确性。李发成可以拍屁股走,最多是煤窑不要,如果日本人来了,他把煤窑送给日本人,还照样可以过好日子,最多的少挣点钱。自己却不同,他是地主,要守着地过日子的,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卖田,也没有几个人敢买,也没有几个人买得起的。

  没过几天,保长来通知姚家桥各位乡绅,姚家桥要成立自治协会。会上,姚老爷问保长:日本人真要来了?

  保长说:听说到了长沙了,要往衡阳方向开。我们湘乡是必经之地!

  姚老爷感觉脖子后面直冒凉气,当他看到李发成不慌不忙的样子,他也随即镇定下来:谁来了都一样,不过是要钱要粮。如果争取这个协会会长做,说不定还有好处的!只要当了会长,只要李发成还没有离开姚家桥,他欠老子的钱连本带息一个子也不敢少!

  李发成其实也不想逃跑。现在日本人要来了,说不定也是一个机遇。争取当上自治协会的会长,以后就是日本人来了,也有好处。

  两个人暗自地叫着劲,给各位乡绅们承诺着他们当了会长以后大家能得到的好处。最后,因为姚老爷是土生土长的姚家桥人,为人比李发成要受人尊敬,姚老爷就成了姚家桥自治协会第一任会长。

  可是,一直到散会,姚老爷也不知道这会长的做什么的,到底是谁封的,要给谁做事。问保长,保长说:我也不知道,是乡长要我们姚家桥选一个会长出来。有什么事做,以后会通知你的。

  离开的时候,姚老爷看到李发成阴冷的目光望着他。他心里哼了一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