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心里有些郁闷,王青他蠢了吗?私下里都不曾喊我一声夫人过,这会儿正处尴尬之际,他非要演这么一出戏做什么?虽然刚才身份被王奶奶故意披露了,但不理会这种事他不会做吗?也不知他这是发了什么疯魔,偏要将我扯上。

  我姓白名瓷,长于朝采国的一个小县城—梧桐县。之所以来到朝都,是因为一场很久很久以前的闺谊。

  我的家族白氏,曾经也是朝都的清贵人家,祖父高官厚禄,父亲与叔叔们的才气名动朝都,别提多义气风发了。白家与彼时的王家地位相当,因为这个缘故而毗邻。更为难得的是我的祖母柳弯刀和王家奶奶季盏玉儿时便是邻居兼闺中密友。儿时相邻,出嫁后仍然相邻的缘分世间少有,因而她俩理所当然地结下了深厚的闺谊,常常互帮互助。那时的白家与王家,也因她俩而亲密无间,相互提携。朝都的王、白两氏以及王夫人与白夫人令人羡慕的情谊声名远扬,且这场情谊一直延续,经久不散,我哥哥们出生后都还曾见识过。可惜,我出生晚了些。离我临盆还有两个月之际,南方突发大水,王家老爷和我爷爷一起领了份治水的差事。可两个月过去,南方水患丝毫没有起色,朝廷粮仓却即将挥尽。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水本就难治,偏偏朝廷没有粮食了,引得灾民暴乱,朝廷震怒。天子一气之下将白、王两个“无能”的老臣召回。但治水到了这个关键时候,是万万不能断的,王爷爷和我爷爷选择了打配合,一个坚守南方,一个回都周旋。负责回来周旋的,是我爷爷。据我奶奶所说,那会我刚出生,正逢王、白两家的艰难时刻。我爷爷时常步履匆匆,为南方筹集粮食四处奔波,一个月后,南方传来消息,水堤建成,大水得到抑制,但与这个消息一同来的,还有一个噩耗,王家爷爷在南方去世了。听闻是灾民暴动,镇压不利。后来,朝廷下达斥责令,斥责大臣治水不利,花了三个月才堪堪将水治好,费尽了朝廷粮食,还引得灾民暴动,南方大乱。我家不忍看到王家在失去王爷爷后,还得接受朝廷的责令,于是担下了所有的责任。爷爷引咎请命,自请贬到南方去,镇压南方暴乱,重建南方,以抵失职之过。天子给我家选了一处水患最为严峻的县作为惩罚,便是梧桐县。白家被贬,全家都得离开朝都。临别之际,王家奶奶与我奶奶定下了我与王青的亲事,她们希望通过这场亲事约定她们之间的闺谊永在,约定王白两家的情谊永存。彼时,我1岁不到,王青也不过2、3岁。

  尴尬嘛,硬着头皮挺过去就好了,王青不怕,我一个即将要离开朝都的人有什么理由怕呢?比起尴尬,我更不想在人这么多的地方与他发生冲突,当众吵架。可我……我,唉,实在不太想面对接下来的场面。

  “路远吗?”我问。

  “还行”王青答。

  “你们去吧,我不太想走路,而且,太冷了。”我拒绝。

  “多多少少是要走些路的,不能一直在家里坐着。”说完,他将我拉上,同众人介绍道:“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夫人,白瓷。想必诸位不会介意她同我们一起去耍耍吧?”

  王丞相一问,谁敢介意呢?众人自然是纷纷说好。因而,我被他拉着,同众人一起踏上了桃花寺山下的小路,往深谷里走去。不久,我们便走到了那条蜿蜒的小溪旁。我面无表情坐在他身旁,等待着众人的询问。

  果然,先前问我为何梳着个妇人鬓的那位漂亮姑娘问道:“上次见到夫人,夫人同我们开了玩笑,说梳妇人鬓是因为家乡的情郎,我们都蠢得很,竟然真信了夫人的玩笑话,这才没认出这乃堂堂宰相夫人,实在是罪过。若不是今日老夫人说,我们都还不知道夫人呢?可今日,夫人怎地又梳起姑娘的头饰来了?”

  我将我面前的酒轻抿了一口,斟酌良久,道:“想家了,便一时兴起,再一想不久之后就要回家里去了,便想梳个以前在家里常梳的发式,见笑了。”说完,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朝对面的吴婧和吴书雨看了一眼。心想,吴婧姑娘应该听得明白吧,我与王青之间,其实只是一个误会。想到这里,我不惜有些感慨自己的聪明。我在王青的院子里以他表妹的身份居住的时候,就看到吴家两位“公子”常常来,吴婧依然每次都是男装,她选的服式依旧和王青的服式特别像,因而,我看出了她的心思。

  我家被贬梧桐县后,全心投进重建梧桐县中去,过得反而充实安然。爷爷不用再周旋于高官和天子之间,父亲和叔叔们不用每天应付斗酒风流。他们在山上帮忙砍伐、下田里帮忙踩地,总之,我们白家的爷儿们,每天都泥里来水里去的;而我们白家的女子们则是每日和县里的乡民一起采桑拉线,累,但欢声笑语也多。十多年过去,梧桐县已经恢复了大水之前的和谐安乐,甚至,比之前繁华上了许多。农商齐发,没有大富大贵,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可以温饱。基于这样的生活背景,我成为了一个在泥里滚大的女孩子。我成天不着家,常常混迹在大村小寨上,也是泥里来,水里去的。我常同上寨的阿牛哥一起爬树掏鸟窝,也常常与他一起赶着牛车帮村子里的爷爷奶奶们拉草;我还时常陪花道士去给有人离世的人家做法;还有我家二哥,我常常与他一起去寨子里看别人犁地,然后脱鞋下田,弄得一身泥。或许是因为白家与梧桐县乡民们共同渡过灾难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灾难过后,白家一直没有离开的原因。乡民们对我们白家,很是敬爱。而我,作为白家的三小姐,也有一个他们给予的爱称:“泥泥小姐”。怎么说呢?年幼的我对这个爱称是很喜欢的,阿牛哥和花道士也很喜欢。可我家人却都在担忧我的名气太大,到时候嫁出不易。因而,我母亲早早就给我相看了人家,我还不到15岁,她就费尽心思带我去与别人相看。我们白家在梧桐县也算好人家,因而与我相看的,也都是梧桐县里的一些世家公子,长得俊俏与否,才华精妙与否,我是看得不确切的,但我娘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配我是足够了的。因而我心里觉着,我并不愁嫁,因为能配我的郎君在梧桐县有很多很多。只是可惜,我与别人相看还没进行多久,就被朝都王家奶奶的一封信给止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