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每个人都是潜力股

  刚才说的糟心事儿,毕竟是少数。你想想,谁会在出游的时候因为几个房费给自己找不痛快呢,除非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不怎么痛快的人,那真的是没辙了。如果遇上,这个时候最好在心中默默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来安慰自己,忍受着上天赐予的这份历练,也许假以时日就能幻化成仙。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房客还是很友好的,带着美好的憧憬选定心仪的房间,欢喜地游走在或静谧或熙攘的大街上,感受陌生城市带来的惊喜与热情。

  城市旅游淡季,最多出来游玩的就是老年团,偶尔漫步街头就会看见,穿着同款颜色小帽或身贴同样标志的叔叔阿姨,跟着一个快速走在头里、挂着耳麦、挥着小旗子的年轻小伙儿或姑娘,排着不怎么整齐的队伍,零零散散地走着。这些人注定是与民宿无缘的。而且非节假日,上班族也是难有机会出来游玩,偶尔零星倒是有的,但毕竟属于小概率入住群体,不值一提。那么淡季的民宿客人从何而来呢,自然是学校里的学生一族咯。对的,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不挣钱不工作的学生呀,花钱倒是狠得不眨眼。所以,作为在家卖命搬砖的父母亲,以后娃子去外地上学,一定不能给太多零花钱,若他们想要更多,就尽可能地鼓励娃子自己去体验搬砖的滋味好了。呃,这么说好像有点多嘴,得罪了旅游淡季一直支持我们民宿生意的衣食父母呀。

  算了,大家忘了刚才那一车轱辘的废话吧。下面咱们直接进入正题,这节故事的主人公——Zoe,在这座城市某大学攻读英语研究生的高素质姑娘。预订房间的时候,她说了无数次的谢谢,让人倍感温暖。虽然只是这仅是一句简单的回话,但在与众多客人聊天的过程中,真的很少有人能够把“谢谢”当成一回事,基本都是回复“嗯”、“好的”。我是比较注重细节的人,所以由此对Zoe的印象很深刻甚至由此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当时我跟小伙伴就说过,预测Zoe和男朋友退房后房间会很整洁。小伙伴还非常不信,为此我们还打了个赌——谁输了就请客吃饭。结果证明,千万不能小看女人的直觉。我们打扫Zoe和男朋友的退房时基本上不怎么费气力:被褥铺得整齐;垃圾也都顺手带走;厨房用具也都洗净摆好;咖啡机用完也都清洁归位……我很得意地跟小伙伴炫耀,能将谢谢随时挂嘴边的人一定是骨子里有素质的人,不会糟蹋咱们的小窝。

  提醒Zoe进行评价反馈时,她提出很喜欢我们的民宿,喜欢里面的布置和摆设,想要通过WeChat多聊一点关于房间设计的事情,于是我们就有了线下的联络(一般来讲,我们是不会在平台之外与客人进行任何其他的联系,这是为了对彼此有一个良好的交易保障,但是在结束甲乙方关系后,如果客人有要求的话倒是可以)。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但对于家居布置还算有些心得,告诉了她很多关于我们自己手作的事情。Zoe听后相当惊讶,表示很佩服,特别希望毕业之后也能把自己的租住房子布置得像我们民宿一样温馨。

  再后来,跟Zoe的交流也没有太多,但彼此发圈的时候还是偶尔会点赞,交流几句,甚至有一次我在网上发布卖书消息时,她还积极地回应,最终投标成功。还有一次中秋休假的时候,Zoe外地的朋友来看她想要订民宿,就打电话找我,可惜民宿早就在一个月前被预定出去了,于是我又帮她问询了朋友民宿那边的情况。虽然说最后没能帮上忙,但她仍充满感激。

  类似于Zoe这样的客人,我们虽然平时都不怎么常联络,但若是朋友或自己有住房需求,她们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你。也许这就是信任,因为有了第一次好的体验才会自然地发展后续的事宜。

  所以,民宿看起来好像是送往迎来、一锤子的买卖,但实际上每一个住过的客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客源的引荐者。作为民宿主理人,一定要打起百分之百地精神,争取接待、服务好每一位房客,别让潜在的客流从手上悄悄溜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