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酒肉约饭的真朋友

  上一章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奇葩的故事,自然这个世上有坏就有好,有奇葩就有好花,怡便是无数好花之一。送走两朵奇葩,我们接到了怡的入住订单。入住前的沟通特别顺畅,透过屏幕也能感到对方满满的尊重与礼貌。所以,上次打扫经历的震撼和心里隐隐的忐忑顿时减轻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为这个经历过沧桑的房间能得到他人的爱护而松了一口气。

  一般来讲,我们跟客人的交流也仅限于预定前确认、发送入住指南和房屋守则、提醒退房之类,除非客人主动咨询提问,否则我们是不太会交流过多。可是,这次跟怡的交流有点不同:她是一个人入住,想在周边逛逛,我们怕她人生地不熟,就精心推荐了几个民宿附近值得玩的地方;而且怡也会就一些乘车、游览方面的问题来咨询。于是,一来二去地,我们就这样熟悉了,也聊到了一些关于住宿、游览之外的话题。

  怡,一个90后的济南姑娘,就读于厦门大学英语系,同时辅修国学。因为学业优异,被派到英国孔子学院作为交换生待了一年,专门教外国人中文、太极拳和中华厨艺,最近才回国。因为喜欢这里的大海、这里的蓝天、这里的人文,所以回国后的工作之地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这里。入职不久,却发现实际的工作跟自己的人生规划有很大的差异,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回家乡济南。离开,想就不知道何时再归来,索性就任性地再疯玩上几天,好好看看这里的风景,体验一下本土的生活气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起来也是很奇妙的。明明就是不怎么熟,明明就是随意地聊了几句,但就是交流得很舒服,沟通得很融洽。对路子对脾气,感觉很不错,隐隐地感觉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苗子。所以,也不知道是怎么地,那天小伙伴买来很好吃的新鲜鱼生,鬼使神差,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怡。又怕冒昧,遭到拒绝,便试探地邀约。没成想,怡很爽快地答应。就这么地,陌生的朋友相见,约饭,见后,恨晚。

  本来只是在民宿里很简单的吃饭,一起聊天,结果越聊越投机,居然喝起了小酒。三个人,各有各的抱负,各有各的想法,现在彼此却都处在尴尬的不进不退状态:说不上是生活放弃了什么,还是我们自己放弃了什么,也许只是时机未到。很多事情,大概需要深深地沉淀一下,只要时机合适,就会像离弦的箭前进得一发不可收拾。或者,换个思维,也可以说,现阶段还有比梦想、抱负更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比如空出一点时间陪伴家人、争取多方面机会给自己多点挑战历练……

  总之,认识怡是一种幸运,萍水相逢,却能交心。彼此怀揣着各自的小梦想,奔赴在未知的前进道路上,感觉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那么孤独地执着着。虽然我们身处在两个有些距离的城市,但内心是贴近的,并不妨碍我们一起努力、打气或者倾诉。

  另外,在怡的建议下,我们还在榻榻米附近加了一个多功能插座,这样,以后居住民宿的客人,就可以坐在榻榻米上充电咯,会顺手很多。一次偶然的住宿,让我们得到一位朋友,也让小家变得更加温暖、人性、细致。到底是怎样的缘分,谁又能说得清呢。总之,是真朋友,没错的。

  附:关于怡后来的故事

  怡说,回到济南感觉自己很孤独,因为没有聊得来的伙伴儿,所以很想要回英国。希望,在那里重新学习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最近,正在积极办理相关的手续。我们一直在讲,如果当初没有回济南,而是留在青岛,也许结果就会不同了吧……但这世上没有如果,所以无论如何,既然下定决心选择了,就一定有它必须要存在的道理。

  惟愿,在大洋彼岸的怡,一切安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