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龙女史丹莉

  今天这版权反倒不是重点了,因为版权自然会有金庸的人去跟电视台方面签约,李仁龙就不必管了,重点反而是由《冰与火之歌》改编的《冰火英雄传》,金庸想要谈谈这个。

  “喝茶,尝尝我这茶,比你上次送来的可要好很多哦。”金庸打趣地说道,他应该是已经识破了李仁龙上一次送来的茶是从商店里买的,并不是太新鲜。

  李仁龙尴尬地笑了笑,只能埋头品茶,不过这茶倒真是不错,他虽然不懂品茶,也能过尝出来,这茶的味道特别芬芳清香,入口之后,竟然能做到口齿留香,实在难得。

  就在他痴迷于品茶的时候,金庸突然问了一句:“龙仔你经常看西方的历史吗?”

  这个问题来的很突然,不过李仁龙瞬间就想到金庸问这句话的意思了,这分明是感觉到了《冰火英雄传》里面一些西方历史的影子,所以才有此一问的。

  李仁龙笑了笑道:“也不能说经常吧,就是在写小说的时候,喜欢看这些历史来找到一些灵感。”

  金庸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笑了笑道:“我以为你这个年纪的人,更关注的应该是亚洲历史,是中国历史,没想到你竟然对西方史也有涉猎,看起来我还是有点小瞧你了啊,真搞不懂,你才十九岁,就如此勤学,很多孩子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对政治和金钱的兴趣,远远大于书本啊。”

  “古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我看书,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毕竟我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不足,写东西不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写,就只能多看些书了。”李仁龙一点也不矫揉造作,是什么就说什么,而且他的这番说辞,其实也是精心考虑过的,更符合他目前的形象,也更容易让人相信。

  “这就难怪了,我从你的小说《冰火英雄传》里面感觉到了不少都是根据西方的真实历史改编的,如果对西方历史不是那么熟悉的话,真得是改不出来的,最起码不可能改得那么出色。”金庸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李仁龙心道果然如此,自己尽量保持了《冰与火之歌》的原汁原味,只是对一些情节稍作修改,使其更加符合港人的胃口而已,所以肯定会有原作的一些特点,金庸要是看不出来,那反倒奇怪了,毕竟这位文学大师,也是涉猎群书的,不可能没看过西方的历史。

  他当即笑了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晚辈可没有查老师您那么丰富的经验,只能是博采众长了。”

  “谦虚了,我能有什么经验啊,我也没练过武,更没做个大侠,写小说说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创造力以及知识面,再加上一点点的亲身经历来写出来的东西。跟你是一样的,也许在看问题的角度上稍有不同罢了。”金庸笑着摇了摇头道。

  “龙仔,我能问个问题吗?”林乐怡突然笑着说道。

  “夫人请问。”李仁龙心道,这夫妻两个轮番上阵啊,幸亏自己一向都不大无准备之战,该做的准别工作都做好了,否则今天可是要出洋相的。

  “我看到剧中有个角色是龙女史丹莉,感觉这个名字很西方化啊,她的角色塑造是源自于什么?”

  “夫人应该知道,香港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这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有英文名字,我取这样的名字,也是有这么一层意思在内,这个名字既有中国味,又有西方味,也算是兼容并包吧。”李仁龙这话纯属胡说八道,不过讲得倒也是凑合,对方没理由不信。

  “嗯,这倒是有意思,那这个人物怎么塑造出来的呢?”金庸点了点头问道。

  说到底啊,金庸还是怀疑李仁龙抄袭别人的小说,他不太相信李仁龙区区十九岁而已,就能涉猎那么多的西方历史,而且对西方历史了解得那么透彻。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就是想要看看李仁龙的反应。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创作的角色都不知道从何谈起,那肯定就是抄袭了。

  只可惜金庸不知道,后世网络发达,这样的资料网上直接就可以搜出来,所以他用这样的问题来考验李仁龙,真得是考验不出来什么的。

  李仁龙始终保持脸上挂着笑容,他并不紧张,因为早就有了应对之策,而一旁的周星驰却是紧张得不行,他也看出来了,这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周星驰是相信李仁龙的,所以他对金庸的这番怀疑,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他甚至差点站起来就要据理力争,不过被李仁龙给摁住了。实在是没这个必要,李仁龙既然敢用《冰与火之歌》的小说,就是做好了被怀疑的准备的,要是连这点准备都没有,那他迟早会被揭穿的。

  “在《冰火英雄传》中,比较典型的女性人物龙女史丹莉,其命运也在这个混乱的中世纪背景中显得非常真实,贴近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命运。在现代历史中,的确是能找到其形象模型的。”李仁龙笑着说道,侃侃而谈,完全没有丝毫的紧张。

  “哦?说说看。”金庸和林乐怡都紧张了起来。

  “幼年的龙女史丹莉的形象比较接近英国历史上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幼年的史丹莉是一个胆小而且不自信的小女孩,在家族被推翻后,她非常依赖自己的哥哥韦赛,这个人是一个性格残酷,语言粗暴,容易发怒,滥用暴力的人。史丹莉深受哥哥夺回铁王座的决心所影响,并将之作为其毕生的目标。她与异族人卓卡的婚姻是她生命中的转折点,尽管深爱,但命运让她只能弃爱择权。从那以后她逐渐成长为一个强硬而且自信的女人,并渐渐走上重夺家族霸权之路,重振自己的家族;人称她为‘风暴降生’之魔女,‘不焚者’,‘龙之母’,‘江湖女王’,‘打碎镣铐之人’,‘女帝’。”

  “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经历了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叛逆罪处死。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女,从‘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都铎小姐’。在姐姐玛丽一世篡夺王位后,隐忍自强,发动叛变,最终重夺政权。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爱情同样为政权所弃,历史上称她为‘童贞女王’、‘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因为太熟悉《冰与火之歌》了,所以李仁龙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还要极力避免说出原著之人物的名字,不然的话,就真得露陷了。所以别看他表面上轻松,但是实际上,也是有点小紧张的。

  这也幸亏是提前做了准备的,如果没有任何准备,就临时编造的话,那一定是会露陷的。

  金庸和林乐怡听着李仁龙的话,眼中都露出了惊叹的神色,从历史人物中寻找资源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这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方法,但李仁龙的创作,却显得是那么合情合理,那么的恰如其分,甚至感觉伊丽莎白一世根本就是为他这部小说才诞生的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