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电影狂人

  这一天的连载就一万字,只不过给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简介,这就像是伊甸园里的苹果一样吸引着人。

  “未完待续”。

  后面写了这么四个字,你说这报纸还买不买?

  当然买了啊,反正这报纸也并不贵啊,李仁龙采用了一些特殊技术和花招,降低了报纸的成本,所以他的报纸,质量好,却卖得便宜,而且还附带了投票权。

  有一些人并不喜欢《大唐凤医》,这是肯定的,毕竟什么东西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可是他们喜欢另外的小说啊,那里面还有两三篇小说,其笔力和故事,竟也是不逊色于《大唐凤医》的,这一点连李仁龙都有点意外,觉得自己是淘到宝了。

  当然,除了小说之外,《文报》副刊的一些新闻也引起了另外一些人的注意,比如说某某大亨最近没有露面,其实是已经离世了,只不过消息没有公开而已,还有某某明星背着自己的妻子跟别人勾搭在一起,还有一些关于香港政策走势的分析,全部都是最近香港比较热门的新闻,很多报纸都不敢说的那么肯定,可是《文报》却说得言之凿凿。

  到底是胡说八道,博人眼球,还是真得会这么发展下去。

  很多人都想看看情况。

  结果第二天,报纸上的那些“预言”竟然完全成为了事实,这让将信将疑,甚至大骂《文报》为了博人眼球不惜胡说八道的人也傻眼了。

  再加上小说连载的继续,本以为第二天《文报》销量会大幅度下降的人,也都失算了,连李仁龙都有点失算了,他只刊印了三万份报纸,觉得销量应该会降低很多才对,可是事实上,销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奇迹般的再度上升了。

  长篇小说,一般都是越看越着迷的,只要情节足够吸引人,看了一万字就想看两万字,看了两万字就想看三万字。

  仅仅两天时间,《文报》的读者却已经俨然分成了两类。

  一类纯粹就是奔着小说而来的,大部分是想要追其中的三四篇,尤其是《大唐凤医》,另外还有一些人对那些虽然投票不多,但是却创意新颖,故事有趣的小说也是极为感兴趣。

  他们买报纸,就是不想这些小说别腰斩了,他们可以投票支持这些小说,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现象了。

  而另外一类在看小说的同时,也非常在意《文报》之上那虽然篇幅不多,但却非常有见地的新闻评论以及预言。

  就是这样,很多原本可能是家庭妇女、商店店员、清洁工、大学生的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粉丝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是他们继续写作的动力,再加上《文报》在连载的同时,还会给他们稿费,这个稿费尽管是按照支持度给的,支持越高,稿费就越高,可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比现在各个报纸刊登的小说稿费要搞不少的。

  有人就评价“这个《文报》是在胡闹!”

  当然也有人说“《文报》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它让文学更加平民化,更加娱乐化!而不再是读书人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总归《文报》火了,尽管现阶段每天也就是三万多的销售量,但这也比起当初《明报》可是好了太多了。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要归功于李仁龙作为穿越者的先见之明,以及营销策略,这一点金庸跟他还真是没得比啊。

  《文报》火热的同时,李仁龙干脆将自己的姐姐李玉秀喊过来帮忙,又让陈虎帮忙找了一些这方面的人才,这才是正式上路了。

  对于李仁龙来说《文报》仅仅就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是他娱乐航母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的他,距离成功还远着呢。

  他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比如去见见那个麦当雄还有张烈,如果如他所料的话,麦当雄大概是想给张烈找个出路吧。

  约定的地点是旺角的一个茶餐厅里头,虽然并不是很高档,但是这种地方,却更加清静,因为一般狗仔队都不太来这里,反而是紧紧盯着大酒店的。

  麦当雄并不认识李仁龙,他只是听说无线的徐老收了个徒弟,所以想要通过这个徒弟联系到徐老,让自己的好兄弟张烈进入无线继续工作。

  李仁龙只是一个桥梁而已。

  可是见到李仁龙的时候,不管是麦当雄还是张烈,都有些震惊,他们没有想到,李仁龙竟然会如此年轻,连二十岁都不到,这样的人,竟然就是邵大亨钦命来调查处理这个事情的人吗?难道就是徐老口中可以扛起无线大旗的未来新秀?

  李仁龙看到麦当雄和张烈,去没有那么惊讶,因为他早就知道自己要见的是这两个人了。只不过一想起麦当雄从丽的电视台打拼到最后离开丽的电视台,投入电影事业的事儿,他心里头也是有些佩服的。

  这个人不愧是娱乐圈里的枭雄,真正的能人啊,当初无线如果能够将这个人挖过去,说不定会更火。

  在前生,每当看到片头里那个聚光灯下旋转上升最后定格的红黑色导演椅的时候,李仁龙总会不自觉的一怔,心中继而涌动起一种仰慕佩服加顶礼膜拜的感觉,一切自然而然的聚焦到椅子的红色靠背上的那两个金色字母:JM。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完全是因为这位老兄胆大妄为、残酷写实的风格给人的印象太过深刻,不仅仅影响到了他这样的半大不小的小p孩的一点人生观、价值观,更直接影响到了同时期香港电影的类型选择和发展方向。

  这位老兄,就是我们熟悉的金牌监制、电影大亨——麦当雄(JohnnyMak)。

  说起麦当雄,在第一时间里大家可能会想到很多电影,什么《黑金》、《跛豪》、《省港奇兵》、《上·海皇帝》、《三狼奇案》、《法内情》等等,是的,无论是麦当雄导演的,编剧的或是监制的,每一部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都体现着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品质和浓浓的麦氏风格。

  关于麦当雄这个人,其实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70年-81年在丽的电视台做监制和编导,这是他在事业上的首次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打响了知名度,也开始奠定了以后作品的风格。

  第二个阶段就是成立独立的麦当雄电影工作室直到1991年获得金像奖最佳电影,这个阶段的作品比较成熟,尝试多样,每每引起轰动,而且眼光超前,站在类型片的前列。

  第三个阶段就是91后直到97年黑金的出现,这是麦当雄事业生涯最后的辉煌了,更显大气,也更大胆,题材从时代枭雄到政治禁区,欲走别人未行之路,只是最后的结局没有达到他的期待。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