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办报

  “唉,这是五万块,是你阿爹我一辈子的积蓄了,本来是打算留给你娶媳妇用的。现在给你,不过你要答应阿爹,这钱不能乱花,知道吗?”

  “放心吧阿爹,我不是那种人。”李仁龙一把拿过了布袋子。

  五万块加上陈虎的两万,就是七万了,不过要办报纸,这似乎还是有点少。

  当初金庸办《明报》的时候,启动资金都有十万的,自己最起码也得搞到十万块啊。

  办报纸这个事儿,他只是临时起意,那是因为这一次的舆论事件,让他意识到了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报纸这个东西,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样的话,关键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另外,他想到后世的小说网站,不由得产生了一个胆大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稍微改造一下,创办一个类似网络小说网站的报纸呢?

  这年头,会读书识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如果报纸上的小说足够精彩的话,绝对会有人买账的,而且还可以发动香港所有文人的积极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以后等到网络兴起的时候,再来个无缝链接,将报纸网络化,迅速占领网络小说这个市场。

  别小瞧了这个市场,如果弄得好,也是能发现很多精品的,对于他梦想中的影视航母,也是一个极好的补充啊。

  毕竟很多电视剧、电影那都是小说改编的啊。

  后世的大陆,因为某某局的影响,很多东西都无法进行拍摄,但是香港却没有这个障碍,很多小说都可以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这对于强化香港的影视界地位,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啊。

  香港后期电影与电视剧渐渐力不从心,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才匮乏,要知道,好莱坞的大量电影,卖座的电影,那都是改编自小说啊。

  跟家里人吃了顿饭之后,李仁龙又匆匆告别了,这一次,他找到了自己的师父徐老。

  当然目的还是借钱,不过要从徐老手里借钱,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拿出点本事来,真得不行。

  所以李仁龙将自己的创意以及最新开始“誊抄”的一部小说的前面几万字都带着,准备让徐老看看。

  别以为徐老就只是个武行。

  其实他在邵氏里面的地位那也是非常高的,他以前做过编剧、做过监制,也做过制片人,是邵大亨的左膀右臂,不过就是出的功夫片比较多而已。他的文学造诣那也是非常强的,剧本或者小说不好的话,他肯定是不会买账的,所以李仁龙带的东西,那绝对不能差。

  来之前,李仁龙跟徐老已经约好了,在一家羊杂店见面,徐老非常喜欢喝羊杂汤,李仁龙说了要请他。

  坐在那里等了大概十分钟之后,徐老才风尘仆仆地赶来,穿着功夫衫,手里头拿着两颗足足有鸡蛋大小的铁蛋子,不停地转着,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哈哈,让你等久了啊龙仔,坐下坐下,不用站起来,咱们又不是陌生人。”徐老进门之后,就将包厢的门关上了,屋里头是热气腾腾的羊杂汤,还有徐老最喜欢喝的很难弄到的茅台酒。

  “师父,来,先吃东西吧,吃完了咱们再谈。”李仁龙急忙给徐老倒了酒,笑着说道。

  “嘿嘿,你小子这么说,那肯定就没什么好事儿了,先说事儿吧,你这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啊。”徐老一眼就瞧出了李仁龙有事情,笑着说道。

  “嘿嘿,师父就是师父,果然是火眼金睛啊,恐怕在整个无线里面,您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有智慧的人了,怕是连邵大亨都及不上的。”李仁龙被拆穿,倒也不紧张,反而是不慌不忙地拍起了马屁。

  不过徐老毕竟不是年轻人了,这可是真正的老油条啊,不是你一两句话说出来,他就会沾沾自喜,甚至飘飘然的,他只是淡淡笑了笑,然后就用眼睛盯住了李仁龙,仿佛两把利刃一般,要将李仁龙的心脏劈开,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鬼主意。

  “你小子再跟为师绕弯子,那为师可要走了啊。”徐老一双眼睛突然眯成了一条缝,不过这缝隙,却更加凌厉了,他笑着说道:“老实交代,是不是想要为师帮你解决华仔的事儿啊?”

  李仁龙摇了摇头道:“师父,您这可猜错了,那个事情是我主动请缨要办的,那自然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办的,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今天找师父你,其实是想借钱的,嘻嘻。”

  “借钱?你找为师借钱?”徐老顿时愣住了:“我觉得你平日里也不怎么花钱啊?”

  “师父,我也不瞒你了,我想办一份报纸,还差几万块钱,想要找你借来着。”李仁龙觉得自己的秘密在徐老这样人老成精的人面前实在是瞒不过的,所以还不如干脆实话实说呢。

  “办报纸?你怎么突然想起来办报纸了?”徐老的反应跟李家成一模一样,不过他是这方面的专业,所以说的话跟李家成就不一样了,他皱了皱眉道:“办报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当年查良镛办报纸,一开始的时候差点就倒闭了,要不是他的小说还有人追捧,他那报纸真得就完蛋了。”

  “师父,我想办报纸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这一次好几份报纸上都刊登了华仔的事情,然而却没有一份报纸替我们辩解,这实在是十分麻烦的一件事情,被别人掌控了舆论,那就得任人宰割,现在或许感觉还不是那么严重,但以后就难说了啊。”

  “嗯,这个道理为师也懂,另外一个理由呢?”徐老问道。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想培养无线未来的小说和编剧人才。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平台,那么他们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根据小说的受欢迎程度来进行改编,来进行电视剧、电影等的创作,这样不仅省去了许多宣传工作,而且成功率也会高的多,基本不太会出现被腰斩的情况了。”李仁龙这番话有虚有实,有真有假。

  他其实办报纸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第一条,其次,就是为了让自己肚子里的那些故事全部转化成小说,然后登在报纸之上,这样的话,有了固定的读者群,小说变成剧本,剧本变成电视剧就很快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登到别的报纸之上去,但那会产生很多麻烦,比如版权归属问题,如果报纸是自己的,那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更何况如今借着刘德华的事情,他也打算狠狠地炒作一番,把自己的报纸宣传出去,再加上他对未来的一些预见性的评价,肯定能够吸引大批读者的,这一点如果不利用起来,就太浪费了。

  报纸的主体可以是小说,另外再加入一些时事新闻和评论,这就行了,新闻不贵多,而贵在精,如果你事实都比别人要早预料到,而且非常准确,那报纸还会没人买吗?

  “现在香港小说卖得最好的就是金庸和古龙了,你的小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吗?”徐老问道。

  “您下看看吧。”李仁龙笑了笑,直接拿出了自己已经写好的几万字小说给徐老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