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意境

  平安县府衙后院的客厅内,灯火通明。

  程青云坐在太师椅上,却怎么也坐不舒服:“老王,整个平安县就你和他有点交情,连我这县太爷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你是不是再去说说?”

  那个称为老王的中年男子,四十岁上下,阔眉方额,一身皂衣,正是平安县的捕头王六亭。

  王六亭摇头苦笑道:“瞧大人说的,小人只是负责他的一些日常供应,若说交情,只不过多接触了些,多攀谈几句罢了。若是小人真能说得动,又岂敢不尽力。可大人也知道他的脾气,这每月的头七天,就是皇上来找他,也是吃闭门羹。实在是没辙啊。要不,您再叫孟老爷等几天?”

  “等?那孟魁的脑袋肿的像个猪头,只有出气没进气,还能活几天?”

  “这……孟老爷就不能想想其它的法子?”

  程青云怒道:“这姓孟的老抠门,你能指望他想什么办法?儿子都这样了,为了省几个钱,请了一帮不学无术江湖骗子,骗了钱不说,还误了时辰。这倒好,走投无路了就想起了魏赤峰那小子,魏赤峰再混蛋,也是衙门的人呀,你说我好意思找那姓孟的要钱?找他也罢了,早不找晚不找偏偏这时候来找人,你让我怎么办?一个土财主,有钱你怎么不去找五大宗门啊!耍威耍到本老爷头上,不识抬举。还有那个魏赤峰,不就会点除妖降魔的本事嘛,反了天了,还能比得上文国师不成!”

  程青云越说越气,猛地一敲桌子,震得茶水四溅。

  王六亭连声称是,可心中却暗骂道:就知道在我面前摆官样,见了孟凡和魏赤峰,还不是点头哈腰,称兄道弟的。就平安县这穷的鸟不拉屎、野鬼丛生的地方,要是没了孟凡和魏赤峰,你自己这乌纱帽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呢?

  心中虽这么想,可表面上还是得另一回事,见程青云怒气缓了点,王六亭干咳了声,说道:“大人,这孟少爷显然是中了邪气,这魏赤峰虽然脾气固执,但这降妖服魔的本事还确实有点,现在再去找其他人恐怕也没时间了,反正已经五月初二,马上就初七了,您再与孟老爷说说,我也去看过孟少爷,情况还行,我想这孟少爷再拖个几天应该问题不大,过了初七就好办了。”

  程青云想了会,叹口气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对了,你上次说你那个故人之子要来我们县谋个差事,不知何时可到?”

  王六亭道:“算算时日,这几日应该快到了吧。不知大人可有什么好差事?”

  程青云哭笑道:“这穷乡僻壤的,我虽然也算朝廷命官,可整个县衙除了你我,就算加上那个魏赤峰总共才七个人,说出去实在是让人笑话,有年轻人肯来倒也算是桩好事。这差事嘛,我们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事。这整个衙门的事,大半都让魏赤峰去干了,就让他去给魏赤峰当个下手吧,免得人家说本老爷对他不公。”

  “谢大人。”王六亭拱手道。

  两人正聊着,突然程府的管家程离匆匆进门。

  “老爷,外面有个人找你,自称是绍兴安楚。”

  王六亭一愣,笑骂道:“这年轻人的性子,来了就直奔县衙。”

  程青云笑道:“说曹操,曹操到。来的还真是时候。叫他进来吧”

  “大人,大人,救命啊!”还没见到人,就听见安楚的救命之声传来。程青云和王六亭对视一眼,惊疑的朝安楚看去。

  只见安楚满身是泥,衣服有不少已经挂破,连脸上也有一道口子,实在是狼狈不堪。

  “贤侄,怎么回事?”王六亭一见安楚的模样,大惊。赶忙起身迎去。

  “王叔!你怎么在这?”安楚一见王六亭,就如见到亲人一般。

  “我与大人在谈论正事,没想到你竟然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见过大人。”安楚对程青云一揖道。

  此时程青云也已起身,脸上也有一丝惶恐:“免礼,小兄弟,这到底怎么回事?”

  于是安楚便断断续续的把经过说完,猛灌了口茶道:“小生一直跑,直到进了平安县城才停了下来,可是怕那妖怪追上来,就先到衙门里来告诉大人,不料碰到了王叔。”

  程青云奇道:“真有此事?这倒怪了,照理说这九鬼林离咱这平安县少说也有一个时辰,你怎么可能从林子一出来就到了这平安县呢?”

  安楚道:“小生哪敢欺骗大人。虽说我在梅家岭耽搁了些时辰,可自想在天黑前走出九鬼林应该不成问题,一开始倒挺顺利,可本以为快要走出林子,却突然大雾四起,如同进了八卦迷阵一般,兜兜转转绕了大半天都走不出去。”

  程青云奇道:“这倒颇为奇怪,怕是又有妖物。”

  王六庭陷入了沉默,突然眼中精光一闪,面色大变。赶忙向程青云道:“大人,小侄旅途劳顿,又遇鬼怪邪物,心力交瘁,属下这就带他回去休息。

  程青云点点头道:“不错,你这就带他回去吧,让他好好休息,什么时候去那边,你自己决定。告诉那小子,平安县又有妖物了,叫他好生准备。对了,告诉他,我最多帮他拖过初七,过了初七,他就是死也要给我去孟府。”说完,自言自语道:“怎么又出现妖物了,也不知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鬼地方……”

  “属下知道了。”王六亭见程青云发呆,赶忙打了个揖就带安楚匆匆离去。

  王家,油灯微闪,光影幢幢

  安楚瞪大了眼睛:“什么?不是九鬼林”

  王六亭长叹了一声:“你从九鬼林出来怕是又进了另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王六庭顿了顿,神色严肃的缓缓吐出四个字:“如意幻境!”

  “如意幻境?”

  王六庭望了望窗外,缓缓道:“当时我不说,也还是怕县太爷太过惊恐。我在这平安县活了四十多年,从未见过也未曾听闻有人见过如意境的。我知道的一切,也是祖辈传下来的。”

  王六亭顿了顿,继续说道:“据说人死后,便是进入六道轮回,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若人死后执念较强,便也可能不如鬼界,成为孤魂野鬼,游离于人世之间。但倘若成千上万人同时被杀,这千万份的怨恨、哀愁、苦痛、悲凉、诅咒同时凝聚,便能硬生生的虚空出一个界来,老百姓为了消灾祛怨,却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意境。我们这平安县原来乃是一个军事重镇。当年城破之后,便被屠城。据说杀了近二十万,连只虫子都未留下,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真正的寸草不生。后来,如意境便常常出现在平安县附近,路人是有进无出。人们说,那是里面的冤魂要找人说说心里的苦闷与冤屈。后来,我们这一带就有了如意节,祈求冤魂不要找上自己,消灾求福。”

  安楚听的心里一颤一颤的,回想起不久前的一幕幕,刚平静下来的心又紧张起来。

  王六庭接着道:“不过,一千多年前,修为已臻仙境的六阳宫掌教袁通天,眼见战乱四起、饿殍满山、群鬼乱舞,悲悯天下苍生而放弃进入仙班,在无欲海散尽一身功力,舍身化作太平峰。这才镇住了当时人鬼同世的混乱局面。如意境也就从此再未现人世。现在如意节也成了家家玩乐的节日,如意境也就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真没想到让你闯了进去。”

  安楚沉吟半响,突然奇道:“这如意境不是有进无出吗?怎么我就出来了?”

  “这也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你有没有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

  安楚细细的又将林中发生的事情想了想:“当我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月亮出来了,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沿着月亮照出来的的那条路跑了出来。直到跑不动为止,发现自己已经进了县城。”

  突然,王六庭一拍大腿道:“贤侄啊贤侄,你可真是不幸之中有万幸!”

  见安楚一头雾水,王六庭笑道:“据祖辈传说,从如意境逃出的唯一之法,就是月光!而唯有人世间出现天狗食月之日,如意境才会出现月亮。这倒霉和幸运全让安贤侄赶上了,真是天意啊!”

  安楚愣了一下,突然大笑道:“看来,我的命还挺硬的嘛!”

  两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安楚突然问道:“王叔,今天你和程大人后来谈论的那个人是谁啊?似乎有些怪异?”

  王六庭叹道:“何止是怪啊,旁人看不透,我老王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此人在我看来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啊!”

  安楚道:“他到底是谁啊,听大人的口气似乎还会降妖伏魔之术,这等高人怎会来平安县?”

  王六亭道:“此事说来话长,此人你以后见到的机会多的是。今天你也累了,早点歇息。明天一早再去拜见程知县,顺便把手续文书给办妥了,过几天再带你去见他。”

  安楚虽心中急切,但应诺了一声,也早早睡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