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死战

  白与蓝

  气与形

  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较量看似公平,但又怎料此处仍是朔风城而非京都,那些个深黑巷道中尚不清楚有多少杀机外露。

  朔风城城内唯独留京城存有一丝信报之地,燕北城下意识的打量四周,数次激战促使着他飞速成长。

  他清楚的知道以楚半山的职务及实力,倘若欲命这朔风城内各官充耳不闻恐怕也非难事。

  更何况他的实力也近乎步入天道初境,硬拼灵力、原气吃亏的到底是自己,而至于楚半山顶多流点血罢了。

  一想到这,燕北城飞速朝腰际挽带中所藏软骨陨铁,深深吸口气,也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压力。

  楚半山倒也不傻他那时不时东张西望的眼睛,可看向的方位近乎皆是那些个深巷。

  …

  “楚大人可是在等手下援兵?”

  燕北城不由讥讽的说道

  楚半山急忙收住东张西望的眼眸,他诧异的看向燕北城,心中倒由然生出种佩服之意,毕竟身处敌穴尚可如此冷静观察之人,可谓不多。

  他稍稍愣了愣以剑形为护体外护罩,无数的锐利剑,宛如鱼般尽情的四周游走。

  燕北城也收拢剑气背手而立,那湛蓝色的沽湖剑气于刹那间汇于头顶,由上至下,层层叠叠的将他包裹住…

  “楚大人可有话说?”

  楚半山点点头笑了笑缓缓停留燕北城剑阵之外,说道:“你可于此刻收手,我即保你,在引荐你入皇家宗族担任要职如何?”

  楚半山口中要职仍是一份美差,他虽官至太守但多年经营手中自有大把人脉,况且不论单凭义子怕就不人少。

  “倘若今日就此做罢,老夫定然尽周身之能让你入宫为世子之师”

  …

  世子仍是当今朔皇亲弟所生,虽国有三大太子但倘若能为王府教授子嗣,在这朝野倒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世子的师傅?”

  燕北城不已为然的笑了笑手握利剑缓缓看向楚半山,他的双眸中翻起阵阵杀气。

  巷道之内忽得传出略显低沉的脚步声,听其震动程度似乎人数颇多,并且偶然响起的刀鞘击甲声更是此起彼伏。

  “正是,不过…我改主意了”

  燕北城扭头看去四周屋檐之上几处阴凉的角落之中微微闪烁着阴亮的寒光,而不远处方才尚是昏暗的街口处顷刻间火光四起。

  楚半山似乎早有准备只不过来的稍慢罢了,而这准备的似乎过于夸张,想必背后定有旁人指点。

  “刷刷…”

  身着金灿玄甲的朔军左右一字排开,手握长刀,宛如长龙般挡于燕北城身前。

  玄甲、军刀此仍大朔镇北新军詹将军部卒,此人所属正是有着武道巅峰之称的候余。

  而真正使燕北城认出此仍候余部属的原因,正是兵卒手中那特殊锻造的军刀。

  大朔军刀多为一臂长刃且双面皆开并用锻刀法所铸,造价颇为昂贵,而候余所统的北部边骑可谓荒漠“魔骑”。

  朔历二十六年漠北边境处数以万计的北辽铁骑由其呼伦·可汗亲率北上,候余奉旨也亲率同等数量的朔国北关边军扬旗杀去。

  仅用三千铁骑斩敌精锐万余人,由其候余甚至纵马杀入敌军中营,亲手斩断辽军军旗并生擒呼伦.可汗。

  而制胜的关键便在于这特制的战刀,本是一臂的刀身被夺去一半化为半臂,而刀把更是用上好的牛皮代替棉布以防浸血打滑。

  除此外每名兵卒皆身背三把,只于刀尖之处开有刃口而起之身皆仍钝铁,虽看似无用但于冲杀之中钝面冲敌形,如铁锤可顷刻间断人骨骼。

  …

  “边军,楚大人不怕陛下知晓”

  燕北城呑了呑口水透过面甲朝四周张望,只见似龟壳般的盾阵近乎锁死所有退路,唯一的缺口便于空中。

  但倘若强行上跃恐怕会被弩手射成蜂窝,楚半山的一手陷阱堪称完美…但他忘了在这世间沽湖剑气才是强劲的存在。

  “你以为你赢了?”

  “不然呢?”

  楚半山骄傲的收起剑气不屑的反问道,毕竟在他眼中此时此刻天时、地利、人和皆为其有,竟然如此又何必胆怯?

  燕北城嘴角微微上扬弃剑于身旁墙砖旁,锐利的剑身入墙之际并未带出分毫泥尘。

  “师傅曾经说过要低声下气的苟活…他说只有如此,我才可能活下去”

  楚半山嘲讽道:“嗯,张海峰所言不错,单凭你的修为与实力凭什么复仇,你不过是只侥幸未死的臭虫罢了”

  燕北城不在言语仰头望向空中,几滴雨点穿过乌云径直滴落于他的脸颊之上,伴随着雷声响起一旁的龙纹铁剑发出阵阵“嗡鸣”异响。

  “大局不能杀你,我便杀你纵使今日必身死于此…我也不悔!”

  燕北城看向腰际左腹之下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丹田,五指凝气一掌击下将腹部之中剩余四枚封脉针扣出…

  伴随着艳红的鲜血的渗出燕北城喘着粗气,将身后披风拽下包裹于伤痕之上,得意的看向楚半山。

  “我已有必死之意,山海可见,今日以命相博!”

  说罢燕北城抽出挽腰处深藏的软骨陨剑,双腿蹬地赫然杀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