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还珠格格

  阿里和卓来得很快,他是真心臣服的,实在被打怕了。尽管面对的条件堪称苛刻,他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讨价还价。理藩院官员的眼睛一瞪,他就认命地答应了。当然,这大概也有现在的乾隆皇帝对他的美丽女儿没有多大反应的原因。

  现在的乾隆皇帝务实得很,并不像前任那么好面子,礼部上书奏请赏赐回疆,直接被他驳了回去,批语云:自古只有战败赔款,岂有胜者破财?卿不治俗务,亦不知世理耶?

  奏章被退回的官员闹了个大红脸,他为他的同僚做出了表率,此后再也没有别的人敢触这个雷区。

  好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皇上不再爱听那些歌功颂德的虚言,上行下效,臣子们也一洗浮躁之风,变得务实了许多。

  皇帝很满意他们的转变。

  民族关系这个敏感的问题,哪怕在几百年后的现代,都是十分棘手的。回疆偏远,朝廷的势力延伸不到,双方的关系只能依靠这些部落首领来维系。有鉴于此,尽管是阿里和卓战败,惶惶不安的来京请罪,他对他仍然很客气周到,并没有太过轻视之意。

  阿里和卓献女,并不是希望女儿能成为皇帝的宠妃,以后带给他多大的利益,更多的只是想求一个心安罢了。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含香就代表了满回友善。她就是大清和回疆联系的纽带。

  在关乎清回关系的政治形式下,别说一个含香的感情好恶,就连乾隆皇帝的意愿也要暂且靠后。

  含香先是随着阿里和卓在理藩院住了一阵儿,等宝月楼建成后就直接被迎进了宫,受封为了和贵人。

  宝月楼不在东西六宫之内,从窗户看,对面能望见瀛台。这是一座纯回式风格的建筑,里面伺候的也都是回族侍女。

  为了表示对含香的重视,皇帝还特许了她不穿旗装,饮食也是按照回族风俗来,忌猪肉等。

  虽然含香是个清丽无双的美人,单看皇上把她安置在了不属后宫的宝月楼,后宫嫔妃们就知道,皇帝并没有一见她就迷了眼。

  因为皇帝的冷处理,妃嫔们对待含香的态度也和善起来,暗中的敌视少了许多。

  不过对于这一切的变化,含香是一点儿感觉不到的,她的心里无时无刻的不在思念着她的蒙丹。

  尽管阿里和卓陪送来的回族侍女一再解劝,她都只若不闻。

  幸好后宫之主的皇后近来忙碌,太后也没放多少注意力在她身上,见她为人安静,平日里又足不出户,还以为她是个贞静知礼的淑女。

  回疆叛乱被平定,最大的功劳自然属于领军的大将兆惠,却也有些年轻的小将表现不俗,比如章佳庆桂就是其一。

  章佳庆桂父母早亡,早年很受了些冷暖,为人很有上进心,战场上敢打敢拼,很是立下了一些功劳。但对皇帝来说,最妙的是,因为一心打拼,尽管年届二十,他还没有成婚。

  不要忘了,宫里还有个大龄未婚女青年,也就是太后的心肝儿皇后的养女——和硕慧仪公主的婚事可还没着没落的呢。

  当初为了安抚太后,皇帝不仅破格封了晴儿为和硕公主,还答应要给她寻一个出色的如意郎君。他并不打算说假话。

  于情于理,青春老大的晴儿也该出嫁了。她身份微妙,为了不使殉国的功臣九泉之下无法安宁,抚蒙铁定是不行的,若是皇帝一时不慎看走了眼,选了一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配给她,那恐怕就更要为人非议了。

  答应下为晴儿寻夫家之后,他一直把这件事记挂在心上,左思右想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直到章佳庆桂无意中撞上来。

  小伙子年纪既轻,出身满洲大族,父祖皆有令名,面貌生得英武不凡,又是刚立了功劳下了战场的少年英雄,一个爵位眼看着没跑了,这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他私下问了章佳庆桂的意思,对方回答说全凭万岁爷做主,这就是愿意了。他又和皇后通了气,皇后也觉这个人选得十分合适,少年英雄,允文允武,正与晴儿般配。

  夫妻二人达成一致,各自歇下无话,次日去到慈宁宫和太后一说,太后在得知了章佳庆桂的履历资料后,果然也大为满意。

  “这人倒是个好的,比那个福尔康要强。只是不知道皇帝有没有问问他,此前可有过婚约?他都快二十岁了,纵然父母都不在了,没人做的了他的主,可族中还有那许多叔伯长辈,总也该替他张罗张罗才是吧?”太后问道。

  皇帝笑道:“庆桂这小子外放前是一等的御前侍卫,儿子是知道他的。他小孩子家年轻,一心想着建功立业,虽有人有心给他说媒,都被他给一口推拒了。”

  “好,看来这真是天赐给我晴儿的姻缘,就是他吧!”太后拍板决定道。

  帝后二人又凑趣,说些如何给晴儿置办嫁妆添置产业的话。太后一提到这个,顿时来了精神,当即就要喊人去开箱子拣东西,晴儿这时早羞得捂着脸躲出去了。

  ……

  一场战争的结束,对将士来说,是在敌人投降的那一刻。敌军束手,将士们的使命就完成了。可战争带来的后续远远不止这些。皇帝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即使是难得的美人入宫,也没有了时间享受。

  昏天黑地地忙了足足一个多月,直到阿里和卓离京前夕,他才终于有了空闲。但为了让阿里和卓放心地走,他得召幸含香。哪怕什么也不做,这个流程是必须要走的。

  他没有胳膊上挨一刀的兴趣,所以并没有亲自前去宝月楼,而是命小太监把梳洗打扮整齐的含香抬到了养心殿侍寝。

  对,就是那种把全身脱得光溜溜的裹在棉被里的侍寝。这样的话别说一把匕首,就是一根钗子她也带不进来。

  也许是顾及着阿里和卓还在京,也许是太监宫女们的软硬兼施吓住了她,含香表现得很温顺,并没有出现他所担心的那些激烈行为。

  完事后,他懒洋洋的四肢摊开不想动,乾隆皇帝毕竟不年轻了,精力比起年轻人来多有不足。含香蜷缩在一旁,背对着他默默流泪。

  他缓过劲来,抬手抚着她赤·裸的背部,手下的皮肤光洁而温暖,含香害怕似的瑟缩了一下,终究没有避开。

  他抬起她小巧精致的脸庞,指腹摩挲着她的下巴,越看越爱,忍不住轻轻在她的唇角咬了一小口。

  含香嘴里含糊不清的呜呜着,无力的素手软软的推拒着他的胸膛,触到他同样赤·裸的肌肤,又像被火烫到一样迅速撤回去。

  他爱极了她这种青涩的反应,一番极尽温柔的缠绵后,含香香汗淋漓的倚在他的怀里,脸上分不清是汗迹还是泪痕。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似兰似麝的奇妙香气。

  他心情极好,难得温柔地环着她哄道:“怎么了,心肝儿?还疼么?”

  含香从他的怀里抬起头来,一双水杏样的大眼睛波光流动。她看着他,近乎凝视的姿态,然后垂下眼帘,摇了摇头,低声道:“不,不怎么疼了。”

  两人静静地相拥,气氛一时间温情无限。

  “皇上,所有人都说,除了真主安拉,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您什么都可以办到的,是吗?”含香在他的胸前低低开口。

  他沉吟道:“所谓人力有穷时,朕虽说富有四海,也不能与万能的神灵相媲美,”笑了一下,疑惑,“怎么了?”

  她仰起一张美得不带一丝烟火气的小脸,真诚的道:“那皇上不要再和回疆打仗了,好吗?”

  “大清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他狡猾地选了一个万金油的答案。

  单纯的含香没有听出来这个答案的古怪处,她心满意足地闭目睡去了。

  唉,这样一个纯稚的女孩子。他都忍不住要叹气了。

  ……

  带着和平的保证,怀揣着乾隆皇帝交代的回疆经济发展计划,阿里和卓终于要走了。

  对于含香来说,这一别,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了。皇帝特许了她出宫去送一送阿里和卓。

  琪贝勒和福尔康如今根本见不到皇帝的面,更遑论接到护送含香的任务,负责此事的是另外的人。但小燕子听说阿里和卓要走,执意要永琪带她出宫来看热闹。

  皇后如今春风得意,懒得管他们之间的破事,永琪不费多大力气就把小燕子带出了宫。

  夕阳下,阿里和卓父女俩依依惜别。阿里和卓嘱咐了含香要好好侍奉大清的皇帝,为回疆消弭战乱,含香含泪答应。

  阿里和卓去得远了,含香独立风中,直到望不见一点儿人影,正要登车回銮,此时异变陡升,一群黑衣人突然杀出,手持明晃晃的长剑,来势汹汹逼向含香的车驾。

  众侍卫唬了一跳,立刻反应过来,拔剑挡住了他们的攻击。这些侍卫都是大内精英,黑衣人渐渐不支,败下阵来。

  大多数黑衣人心中都有了退意,只有一个像是领头的不肯放弃,一边招架,一边用回语大声向着含香的方向喊着什么,状若疯虎。

  含香躲在车上,紧紧捂着嘴,哭得浑身哆嗦。

  很快,黑衣人悉数被杀,包括那个一边打一边嚎丧的,一个格外眼疾手快的侍卫一剑刺穿了他的心脏。

  侍卫统领喝骂道:“怎么全打死了?不会留一两个活口?!”

  有人辩解道:“大人,这不怪我们啊,他们反抗得太厉害了……”

  “算了,收拾了他们的尸体,跟我去向皇上请罪吧!”统领垂头丧气地一挥手。

  待得他们去得远了,永琪几人从隐藏处现身。看着地上遗留的血迹,永琪感叹道:“我想,那个首领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看他拼命向和贵人的方向靠拢的样子。可惜他死了。”

  福尔康点头道:“是啊,可惜他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