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进城了

  青梅爹与屠户的合同刚好这个月就到期了,现在中止要赔点钱,但青梅爹不想找缘来餐馆的新掌柜商谈,多拿两天的肉做了准备送人,然后忍痛赔点钱,算了一下竟赔了二两银两,青梅爹回家算完帐后半天没好脸色,跟青梅说不该签合同,亏大了,青梅说不签他们一斤升3文钱,不用半个月就赚二两银两了,青梅爹这才笑开了。

  做好了卤味,全家又去了陈二娘娘家,告知搬家的事,外公、外婆即高兴又担忧,但想到出去闯闯也好,也没劝他们留在村里,只交代过得不好就回来,让青梅爹要搬家时过来说声,好过去帮忙,青梅爹表示不用,现在有牛车,自己慢慢搬。大舅娘笑脸如花地说道发达了别忘记提携自家,家中可帮衬他们不少。青梅爹娘满口应下。

  从外婆家回来又送些卤味给相熟的村里人,提前告知要搬走,不到一天时间村里人都知道了,有羡慕的,有劝留的,也有说风凉话等看他们多久会返回来,城里不是谁都住得起的。这些动摇不了青梅家搬走的心,只对劝留的人说过得不好会回来。

  李掌柜搬走后十来天,就托人来说找到房子了,要青梅爹去看看。青梅爹相信李掌柜的眼光,准备带了银两去定下,又搬些闲置的家具(桌子、凳子、床、棉被),把牛车填得满满的,这样家具虽然破旧,青梅爹还是舍不得丢掉,到了城里四处要用钱,能省则省。准备好第二天一早才出发,从村里到云城坐牛车要六个时辰,青梅爹天还没亮就出发,赶在当天把房子租下来,东西放进去,住一晚才回来。

  青梅爹回家后没见有多欢喜,青梅问道:“爹,是不是房子不好?”

  “房子很好,左右邻居听说都是和善的,房东要去京城发展才搬走的,只是云城物价太高,光房租都要一两半银两,听李掌柜说周边的房子都租二两银两,李掌柜跟房东相熟,和房东说咱家有读书人,结个善缘才能租到这个价钱。我去市场问了一下,猪头肉一斤15文钱,肥肉一斤25文钱,猪脚一斤18文钱,还有人买,昨天傍晚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屠户收摊时只剩点骨头跟瘦肉,这卤味能做起来么?”

  “呃,瘦肉也可以做卤味,瘦肉多少钱一斤?”看来城里人多,赚得多,也舍得吃好,那卤味也应更好卖。

  “瘦肉没问,问了三样没买,不好意思再问,应该也不便宜。”

  “既然不好做就别搬了,房租交多久的,能退吗?”陈二娘说道。

  “交了一年的……”

  “爹、娘,买贵就卖贵,城里人多,肯定好卖,再不行卖方子,我还有好多方子。”青梅安慰她娘,其实不到万不得已她才不卖方子呢。

  “对,去城里对儿子学业好,青梅的方子很值钱,我原想把二百两还给东家,李掌柜说那方子值这么多钱,缘来餐馆不到一个月就赚回来了,明天我去青柳学堂帮他退学,后天就搬去城里。”青梅爹又信心十足。

  青梅爹娘把家中的东西收拢收拢,收拾来收拾去,好多东西都舍不得丢下,青梅爹打算有牛车搬多几次,用得到的都搬走。人分两批走,青梅爹送陈二娘和小弟先去,再来接青梅三姐弟。

  到了城里,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和热闹的商铺让大弟二弟看花了眼,时不时问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青梅看着这古香古色的城市也别有一番滋味,看那王家金银铺、果子行、济仁药铺、梁家炭、李家香铺、张家铁器铺、张家包子铺、李家糕饼……一个个招牌密密相连,大衔上人来人往,车马不绝。青梅觉得不比现代城市差,热闹繁华,空气清新没污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