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节 回到武林

  虽然局势上似乎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可是终归还没有到将一切摆上明面的时候。

  刘凌自然是乐得开心,拉着自家的小女朋友去逛街去了。

  毕竟是不同的世界,人革联的城市,风格和刘凌自己的世界还是有所不同的。

  说道刘凌自己的世界,似乎在刘凌进入世纪系统开始的这段时间里,似乎是没有进行过时间流动的也就是说,将来假如他“退休”了,也可以回到自己的世界去继续享受普通人的人生。

  话说回来,像刘凌这样给世纪系统干活的,似乎还不会衰老,这倒是件有趣的事。

  “喂喂喂,你小子别这么说好吧,我可是花了好大的心血给你们更改世界规则的!”许久不见说话的世纪系统由于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表示不满。

  “是,老大您辛苦啦。”刘凌诚恳的道谢。

  先不说那个什么“修改世界规则”有多难,就这个效果的影响效果,都有些大的惊人了。

  光是刘凌身边,不仅仅是哈喽、雪风、刘凌、沐羽、大凤这些,甚至连领地世界整个都受到了影响。

  当然,比起直接神不知鬼不觉的影响个人,对于世界的作用需要更加精细。作为效果引入的切入点,便是nerv和下属的那个基金会对于s2机关,以及某台linebarrel的活性化材料d-soil的研究了。

  不过相对的,由此发展出来的特殊成分和技术,对于生物寿命的影响也只局限于这一个世界范围之内。

  让我们将思绪从这个莫名其妙的意识流拉回来,看看这对小情侣难得的和平时间的娱乐。

  两人所到之地正式隶属于华夏的江南武林城。

  这个世界的华夏,依旧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尤其是在另一个世界,作为刘凌老家的武林城。

  这座城市三面云山一面城,还有享誉天下的西子湖,就算城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却依旧使得这个城市看起来像是画一般的美丽。

  “诶?”雪风拉长了声音,同时手搭凉棚,站在山顶眺望全城,“原来刘凌你的家乡是这个样子的吗?”

  “差不多吧,”刘凌听到,自豪的挺了挺胸,“虽然那其实是另一个世界的同名城市啦。”

  “那……”雪风想了想,转过身来看着刘凌,向着侧边弯了弯腰,“我们现在就去玩吧!”

  刘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雪风一马当先的向着山下跑去。

  “难道说是因为本体是战斗机的缘故吗,动力怎么那么充足……”刘凌有些跟不上她的速度,苦笑着抱怨道。

  山下便是城里有名的大广场之一,周边有着许多有趣的店铺,甚至还有一些著名的小吃店、中医馆之类的老店,整块街区都是人流来往不息的繁华区域。

  刘凌和雪风手牵着手行走在特意仿古铺制的石砖路上。雪风亚麻色的中长发在随着娇小的身体的行动而不断地愉悦的跳起,引起了许多人的瞩目。

  “呐呐,刘凌,那个是什么呀?”雪风伸出手指向一家店铺。

  难得的和刘凌在一起出去玩,雪风没有选择从网络等途径获得答案,而是选择了询问“东道主”的刘凌。

  “这个吗?这个是龙须糖哦。”刘凌回答道。

  龙须糖是以麦芽糖、花生、面粉等作为原料的一种小吃,刘凌也是从小都很喜欢它。

  二话不说的,他就买下了一盒。

  师傅立刻忙活了起来。

  从提前做好的糖块上切下一条,再分为均等长度的几小截,随后取出其中一截,用竹签将它从中间拉开。

  两支竹签挂住的糖条就像游龙一般在师傅的手上变幻开来。

  两股、四股、八股……随着糖条的不断折叠,它的粗细也在快速地缩减,不一会,就变成了绵长洁白的细丝。

  所谓龙须糖,名字的由来便是这细长奇特的糖丝。

  相传正德皇帝游民间时,发现民间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别之糖,当时称之为“银丝糖”,入口极香、口味特别,因而对此物产生好感,于是下旨带回宫中,并取名为“龙须糖”、也被称为“龙须卷”,后再传入民间,一直是深受臣民们喜爱的食品。

  龙须酥据传已流传民间二千年,一直为皇帝御用点心,直至雍正年间,龙须酥才声名大振。相传,一日雍正皇帝设满汉全席,宴请文武百官。

  当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雍正皇帝见其手法娴熟,似游龙舞凤,手中糖丝雪白、纤细,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自此,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

  师傅最终将这套“龙须”扭成了八字,随后将其他的馅料包入糖丝之中,一枚龙须糖也就完成了。

  “哇!真神奇!”雪风最初作为机械知性体,自然是未曾见过什么美食,没有尝过,更不会看到这么奇妙的手艺,此时见得,激动无比。

  没一会儿,一盒龙须酥便已经完工了。

  刘凌接下包装盒,捏起一枚,伸到雪风面前。

  “来,小雪,张嘴。”

  雪风小小的张开嘴,刚好咬下这枚糖酥。

  麦芽糖的甜美和馅料的松脆结合在一起,竟是一种独特的口感。

  正要咀嚼,忽然发现糖丝已经开始融化,竟然黏在了牙齿上。

  “没想到吧?”刘凌看到雪风咀嚼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脸色也变得有些困惑,神秘的一笑,“这一颗糖,能吃好久呢。”

  一枚糖下肚,总有一块黏在嘴里,甜味可以久久不散去,这也是一绝。

  接下来的一路上,雪风一直在用舌头舔阿舔阿舔的,对于嘴里的糖分爱不释手。

  走到半路,雪风忽然拉了拉刘凌的衣袖。

  “怎么了?”刘凌转头。

  雪风忽的龇起牙来,一拍雪白的小牙齿整整齐齐。

  “嘻嘻”原来是糖舔干净了。

  刘凌会意,微微一笑,摸摸雪风的头。

  雪风立刻眯起了眼,微微缩了缩脖子,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一路走走玩玩下来,两人手中多了几件稀奇玩意,腻在一起嘻嘻哈哈好不开心。

  从王家宅子出发,一路飞到这座城市,又是上山又是逛街的,此时太阳已经升上头顶了。

  “咕噜噜”

  不知是谁的肚子发出了轻轻的响声,两人忽然就停了下来。

  “雪风肚子饿了。”雪风微微抬起头,望着刘凌的眼睛。

  清澈通透的眼睛就像两枚宝石一般,让人一不小心就沉醉其中。

  “走,带你去吃吃这里的招牌面。”刘凌忽然有了想法。

  奎园面馆,便是刘凌一路的目的地。

  片儿川面是杭州奎元馆老店历史上最具名声的面点之一,也是武林市的招牌美食。

  片儿川面,还是奎元馆初创时小面店的看家面,传说是清时某年浙江举行乡试到杭州来赶考的读书人很多,各地考生齐集杭城,店主为招徕这些读书人的生意,就以倒笃菜、笋片、猪肉片烧制成的大众化面专门供应外地书生。面中添加三只蛋,寓“连中三元”之意。当时有一书生因奎元馆面好价廉,常来吃面,后得中乡试举人第一名“解元”,放榜之日,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谢,因小面店尚没有招牌,就当场题写“奎元馆”三字作为招牌。

  从此,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振,食客盈门。凡来杭州应考者,都慕名前来吃面,图个吉利。

  奎元馆的片儿川烹调与众不同,先将猪腿肉、笋肉分别切成长方薄片,将倒笃菜切成碎末。将锅放在火上,下猪油烧化后,先下肉片略煸,再投入笋片,加入酱油略煸,最后放碎倒笃菜和适量沸水继续炒匀略煮,即成浇头出锅。在此同时,将面条放入另一沸水锅内煮熟,捞出迅速甩干水分,倒回炒浇头的锅内略煮,加入味精,浇入猪油,起锅,分别盖上浇头即成。面滑汤浓,肉片鲜嫩,笋菜爽口。

  南宋以来,杭州话多带“儿”音,如“筷子”则念做“筷儿”,且“儿”音较之现在的北方音更为厚重,又因“氽”与“川”同音,本是菜料皆成“片儿状”,于是“片儿氽”就叫成了“片儿川”。

  还是这家面馆这碗面,还是这熟悉的味道,两人当即将面前不小的一碗面吃了个底朝天。

  “好吃!这汤真美味!”雪风摸着由于吃太饱有些微微鼓起的肚子,满足的称赞道。

  “我推荐的,会不好吃吗?”刘凌很是自豪的拍了拍胸脯。

  “那……”雪风,眼睛滴溜溜的一转,脑袋里不知道想好了什么鬼主意,“刘凌抱我回去吧。”

  “为什么啊?”刘凌脸上含着笑意。

  “因为雪风吃太饱了,走不动了。”雪风毫不隐瞒。

  “那为什么下山的时候却能跑那么快呢?”

  “因为……”

  “因为?”

  “因为肚子不饿呀!”雪风想了好久,得出了这么一个正确却没有意义的答案。

  “呵”

  刘凌一笑,将雪风抱了起来,公主抱。

  雪风嘻嘻地笑着,看着刘凌。

  “走了,回去了,还得在天黑之前赶到呢。”

  “好”反正不用走路,雪风拉长声音应和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