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早朝

  “哎,你有没有听说啊,陛下昨晚把那个叫崔凌玉的新科武状元招为驸马了。”

  “是啊,我也是刚刚听主父偃大人说的,听说陛下还给了他封号了呢,叫凌玉将军。”

  “也不知道未来的驸马爷是什么样子,听说是个小白脸呢……”

  “吁……来了,来了。在四王爷身边的那个不就是吗?”

  四王爷刘建走过来后,满脸得意的和等候在朝房的群臣互问早安,崔凌玉就那样面带笑意的跟在他的身后,遇见刘建刻意介绍的大臣也是抱拳施礼,她知道这是刘建在暗中提醒她,他给引见的这几个人在朝廷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四王爷,这次你为我大汉朝选拔的武状元,被圣上所看重,足以说明你眼光的独到之处啊。”一个年约60上下的白胡子大臣凑到刘建面前殷勤的笑道。

  “呵呵,哪里、哪里。”刘建摆摆手谦虚的说:“这都是皇帝陛下圣明啊,我只负责跑跑腿而已。”他虽然满嘴的谦虚,但是脸上的得意表情就算是瞎子也可以看出来。

  那个大臣仍旧笑呵呵的回答:“日后驸马爷若是扬威异域,到时候圣上少不得要夸赞四王爷的慧眼识英雄的……”

  就在群臣围着刘建和崔凌玉两人一个劲讨好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冷哼道:“哼,我看未必。”

  刘建闻言眉头一皱,脸上笑容顿时消逝,他冷着一张脸的看也没有看那个人:“哦?那么请问吕大人有何疑问啊?”

  当这个人出声后,刚刚还贺喜连连的声音顿时慢慢的稀落,片刻后竟然没有人说话了。

  嗯,看来这个人在朝中的势力很大,要不然连四王都敢顶撞,不知道这个吕大人是何方神圣。崔凌玉虽然仍旧面带微笑,但是心中却是分析其中的厉害关系。

  人群中慢慢的向两旁闪开,一个头戴黑色纱巾,一袭青丝长袍的中老年人缓步走了出来:“想那伊稚斜单于虽然凶悍狡诈,但我大汉朝是人才济济。前有卫青卫大将军与将他死死的挡在关外,但是这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驸马爷么……”当下连连摇头住口不语。

  崔凌玉脸上挂着笑,但是眼中却有寒光闪动,她上下打量了一下来人,眼前这个人深目钩鼻狮子口,浑身都散发着一股阴骘,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她忽然想起了昨天在擂台上生劈了的韩老虎就是吕姓大臣的心腹,此刻他忽然跳出来和四王刘建唱反调,崔凌玉当下一下就明白了,

  崔凌玉不由得心中连连冷笑,只是缓缓的回敬道:“依吕大人之见,和匈奴作战是不是就要选拔那些长得凶残的人前往啊?比如象吕大人这样的……”

  哗……

  崔凌玉话一出口,群臣顿时在片刻的目瞪口呆……

  还有人敢这样顶撞吕粘吕大人啊,那些文武大臣一个个的窃窃私语。

  “呀,你看这驸马爷说话好直接啊,竟敢这样顶撞左丞大人……”

  “吁……有四王爷撑腰嘛,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少说话……”

  那个吕大人也没有料到崔凌玉说话这样抢白,当即面红耳赤,气的嘴唇都不停的哆嗦,但是在朝房众大人面前却不能太放肆了,只是气的用手虚指着崔凌玉:“你……你……”

  崔凌玉脸带笑意的对着他躬身一礼:“我叫崔凌玉,官拜凌玉将军,同时……”侧头看了看刘建,话音顿了顿接着说:“……同时是当朝未来的驸马,日后还请吕大人多多赐教。”

  刘建闻言是哈哈大笑。

  主父偃躲在群臣后面看着崔凌玉,脸上带着欣赏的表情,嘴角似笑非笑的轻轻摇了摇头。

  就在那吕大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时候,有小太监来到朝房门口大声喊道:“早朝时间到,请各位大人上朝!”

  刘建收住笑声,朝着吕大人冷哼一声,然后挽起崔凌玉的手臂:“驸马且随我上朝。”

  “是。”

  因小太监传旨早朝时间到,当下群臣再也顾不得看他们勾心斗角,一个个的整理朝服,毕恭毕敬的鱼贯走入大殿。

  随着武帝刘彻从后宫出来,在龙案会的锦席坐定后,群臣当即俯首在地,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谢万岁。”

  当下文武大臣分列两班站好,静候武帝发话。

  武帝含笑看着群臣:“今日早朝有两件要事要和众爱卿商议,一件是前线漠南战事,一件则是我大汉朝的喜事。”

  右丞相公孙贺此时出列:“还请陛下给群臣明示。”

  “嗯。”武帝缓缓的点了点头:“爱卿暂且入列,待朕给你们细细讲来。”

  武帝此时看起来兴致颇高,也不用别人陈述,当下挺直了腰板说了起来。

  “第一件是关于漠南战事的。众爱卿肯定有所耳闻吧?因那匈奴凶悍狡诈,屡次对我大汉朝的粮草补给给予破坏,致使我前方将士作战处于被动趋势,为能够在朝中找一个熟悉沙漠地形,并具有一定作战领军能力的人才,所以朕才在京城设擂选拔人才。到昨日为止,天可垂怜我大汉朝,特派一武艺高强,并熟悉沙漠地形的人才前来协助朕。”说到这儿,武帝含笑对着四王爷刘建点了点头。

  刘建明白武帝的意思,连忙出列道:“陛下所指的这个人就是昨日的新科武状元……”用手一指崔凌玉:“我大汉朝的凌玉将军崔凌玉。”

  虽然在早朝之前,群臣就已经听说武帝昨日新封了一个凌玉将军,而大家刚刚在外面也看见了这个年轻人,但还是心中都存在疑惑,那就是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大将军的样子。但是当武帝亲口承认这是事实时,这才相信这是真事了。

  一时间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崔凌玉听见四王刘建说到自己的名字,赶忙出列躬身道:“微臣崔凌玉扣请陛下圣安。”说罢跪了下去。

  在汉朝事真多啊,就算是和皇帝说话还得下跪,这皇帝稍微的给你点好处就让你对他死心塌地的,不但可以让人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而且要对他是感恩不尽,他这算盘打的是噼啪作响,很少有做亏本生意的时候。崔凌玉跪在地下心里暗自琢磨着。

  “爱卿平身,从今之后你就是本朝官拜三品的凌玉将军了。”武帝见崔凌玉七窍玲珑,一点就透,也是满心的欢喜,当下又着重的说了一变她的封号。

  搞了半天这个凌玉将军才三品啊……不知道霍去病是几品?崔凌玉慢腾腾的站起来,但是脸上仍旧一副感激的样子。

  “关于日后怎么出征漠南,还需详细商议,现在朕来宣布第二件事情,也是喜事。”武帝拿眼扫了扫群臣,嘴角含笑道。

  坏了,看来这汉武帝要说把莹画嫁给我的这件事了。崔凌玉一听武帝口气,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但是却不敢有丝毫的不满动作,只能静静的垂首等待。

  “那就是……朕的十三妹莹画公主的终身大事,”武帝看着崔凌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准备把莹画许配给新科武状元、凌玉将军崔凌玉。”

  武帝之所以紧盯着崔凌玉,就是怕她在大殿之上、群臣之前驳了自己的面子。武帝心想啊:我在这儿为你赐婚做主招你为驸马,你再在那儿一个劲的不愿意,那么我皇家的面子往哪儿放啊?所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崔凌玉,还真害怕这个崔凌玉会对自己说不。要是那样的话,后果会怎么样……

  就在武帝心中忐忑不安的时候,崔凌玉再次跪倒叩首:“臣崔凌玉谢主隆恩!”

  “呵呵……”武帝这才由衷的笑了笑:“驸马平身吧,主父偃!”

  “微臣在。”主父偃赶忙出列。

  “朕命你做为朝廷的赐婚使,全力督办公主完婚之事。”

  “是,臣领旨。”

  主父偃愁眉苦脸的答应下来心想:我的皇帝陛下啊,这件事可不是什么好事啊,你把这样一个烫手的热山芋抛到我手里,无论我怎么办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啊。

  武帝看主父偃面露勉强,不由得微微一愣:“主父偃,可有什么难处?”

  “启奏陛下……”主父偃偷眼看了崔凌玉一眼,却见后者一脸的如常,他心里这时候也没底了,只好咬牙回奏:“事关莹画公主终身大事,臣以为应当谨慎从事。”

  “嗯?”汉武帝看主父偃一惯精明,但此刻却拖拖拉拉,也不由得心中暗自纳闷:“主父爱卿可有什么顾虑?”

  主父偃还未答话,却听见有人高声奏道:“微臣有事要奏。”

  众人一看,原来是左丞相吕粘。

  “哦?”武帝一看是左丞相吕粘,眉头稍微一皱:“左丞有什么要事?”

  吕粘迈前一步与主父偃、崔凌玉并肩回奏:“依微臣之见,这选拔援军人选,和事关莹画公主终身的事情还需从长计议,不该仅仅凭一日之印象就这样草率的定下来。”

  众人闻言都不禁脸色一变,谁都可以听出吕粘的意思,那就是怀疑崔凌玉的出身,说直白了,就是怀疑崔凌玉不是中原人氏,闹不好就是那匈奴的派过来的探子,借以打擂夺状元之事对大汉朝有所图谋……

  武帝那样聪明一人怎么会听不出他的意思?但……自己看这崔凌玉可不象是吕粘嘴里的那种人。既然吕粘说了出来,他也只好给他个面子。

  当下武帝身子微微前倾,脸上明显的不怎么高兴了,缓缓的问道:“那……依左丞相的意思呢?”

  吕粘侧头看了看崔凌玉,眼中带着怨恨,但是这表情在回头对武帝时已荡然无存:“启奏陛下,臣以为眼前先要查处凌玉将军的来历。毕竟崔公子相貌有别于我汉朝人氏。”

  崔凌玉的前世的生身母亲乃是新疆人,而父亲却是山东人,故此她不但有着新疆维吾尔族不同于汉族的血缘,而且还有着有别于汉族人的容颜。

  自从她转世来到汉朝后,身份又是楼兰女王,无巧不巧的是前楼兰王图古金的妻子是汉朝的初夏公主,也是一个汉族女人。所以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崔凌玉都有一副异于常人的容颜,这也是她女扮男装后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在,同时她骨子里也流淌着一股见血后的兴奋天性,这就不难解释昨天在擂台上敢力劈韩老虎而面不改色的原因了。

  崔凌玉眼见吕粘拿出这事来当作事端挑起,当下微微一笑躬身说道:“陛下,臣祖籍代郡,祖上一直是汉朝人氏,只不过在臣母亲这一代却是远赴楼兰……故此臣有着楼兰和大汉朝的双重血统。不过,这难道也会成为某人心思狭隘、公报私仇的借口吗?”崔凌玉嘴里说着,心里还一边的嘀咕:说起来咱俩还是姑表亲呢,当然了,现在还不是说出这层关系的时候。

  吕粘一听崔凌玉这样说,顿时张口结舌,不知以对。

  “公报私仇?”武帝喃喃自语,一脸的不解。

  “陛下。”一旁的小太监附耳过来:“驸马爷生昨日在擂台撕的那个韩老虎,正是吕粘丞相的心腹家将。”

  武帝知道身边的这个小太监依仗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太监,每日闲暇时就会打听此类的信息,有时候就会为了给自己解闷而说出来。虽然小太监口中所说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要说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呢?从这件事来看就可以一斑而窥全豹。

  他们每天除了伺候皇帝和娘娘外无所事事,经常的就凑到一起打听那些稀罕事,并以此为伺候完主子后的主要娱乐活动。看来在中国自古至今最八卦的不是女人,应该是太监。

  武帝听小太监这样一说,顿时明白过来,当下脸一沉:“吕丞相,朕已拿定主意,此事不要再提!”

  汉武帝话虽然说的婉转,但是却是不容他反驳,同时也是在暗地里警告吕粘:你以后不要拿着驸马的出身再来做文章,要不然有什么下场你自己负责吧。

  吕粘一看武帝这样说,他也够聪明的,当即口中称是,列入文班不再言语。

  武帝看吕粘闭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故作宽宏大量的问:“朕招崔凌玉为北征大将军和驸马一事,不知道还有哪位爱卿有意见啊?”

  群臣一看连吕粘这个丞相都吃了瘪了,谁还敢多事啊?当下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并无异议。”

  “嗯,既然都同意了,那么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崔凌玉心中暗笑:看不出这刘彻还挺民主的哈,有什么事情还能拿出来问问群臣,只不过……凡是他提出的事情,别人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有意思。

  武帝一看再也无人来多事,心情非常的好,当下吩咐下来:“主父偃。”

  “微臣在。”

  “下朝之后你即刻去安排驸马的婚事,朕看选日不如撞日……那就明天完婚吧。”

  啊?崔凌玉一听嘴巴张得老大,这武帝办事也太利索了吧?难道他妹妹嫁不出去了吗?这样着急的往外推。

  但是武帝接下来的话,让她一下子明白了他为什么这样着急的给崔凌玉完婚了。

  “待的驸马完婚三日后,就是凌玉将军出征时。”

  ……先给自己一个让人羡慕的驸马当当,然后再催着自己抓紧出征为他卖命,这是典型的给个甜枣然后再打一棒槌啊……

  但是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根本不能更改,既然武帝已经这样说了,崔凌玉除了谢恩之外,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就在武帝准备宣布退朝时,吕粘又发话了:“启奏陛下,待的驸马完婚后北征漠南,吕粘也想让小儿协助驸马出征,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武帝微微一楞,没想到这吕粘还挺为国操劳的啊,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派往前线,值得嘉奖啊,当下点头同意:“嗯,如此甚好。既然吕丞相派令公子协助驸马出征,这可是好事啊。那么朕就授予他监军一职,即日随驸马出征。”

  “谢陛下。”

  本来吕粘派他儿子随军出征只是为了能够抓到崔凌玉的短处,以备日后有借口来斗倒她。让他没想到的是,武帝竟然封了儿子个监军。吕粘心里这个高兴啊,他知道一只军队中的监军有很大的权力,行军打仗中完全可以找理由来算计崔凌玉。

  先不说崔凌玉心里怎么想,主父偃一听武帝这样安排后,眉头接着就皱了起来,但是他和崔凌玉一样都没有开口说话。

  可刘建看出吕粘的意思来后不愿意了,这个吕粘肯定是居心不良啊,他刚想躬身说话,却被崔凌玉暗自拽住衣襟。

  刘建不解的回头看着崔凌玉,后者轻轻的摇了摇头。

  “退朝!”

  在小太监的退朝声中,群臣又是跪倒在地三呼万岁,恭请武帝步入后宫后,这才站起身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的往外走,边走边议论今天早朝所发生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