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造反者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关键时候,还是内阁几位老臣起了重要作用。

  可能是看出了皇帝尴尬,谢迁难得的站出来主持大局,他沉声暴喝:“吵什么,都给老夫闭嘴!

  金銮殿上,圣上当面,尔等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食君之禄,不思为君分忧,反而一味搪塞,失了人臣本分,尔等可对得起当今圣上。

  口口声声叫着先帝,实际上想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龌龊心思,尔等还有脸在这太和殿哀嚎。”

  个性耿直的谢迁说话向来直来直去,大臣们有不少都是吃过他挂落的。

  这一番话说出来,哀嚎的人顿时就少了不少,除了几个极少数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大臣依然在痛哭之外,其他人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形式稍微稳定了一些,刘健也道:“尔等为国事担忧,本官可以理解。但是当今圣上并非无道昏君,陛下勤政爱民,诸位同僚理当群策群力才是,岂可威胁陛下。如今大明烽烟四起,已经是不可挽回的态势,边军之中何人可用,何人能用,何人当得大用,还需诸位同僚告知,陛下心中方有分寸。”

  李东阳冷眼看着,不曾说话。

  他心里在想这是不是皇帝跟张儒又一次唱的好戏,他不想当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所以他选择缄口不言。

  在几位内阁大臣的劝说下,太和殿内再无一丝杂音。

  朱佑樘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诸位爱卿,朕深知此时形势危急,哪位爱卿若有良策,但说无妨。”

  吏部尚书王恕拱手道:“老臣请辞吏部尚书一职,家有孽障,已入反贼大营,老臣实无颜面立于朝堂之上。陛下垂怜,便饶臣一条老命,陛下若怒火难消,臣愿引颈。”

  马文升紧随其后:“臣请辞兵部尚书一职,逆子无道,入逆贼而不自知,臣教子无方,无颜面对满朝文武。”

  “臣郭勉请辞礼部尚书一职”让人诧异的是,新任礼部尚书郭勉也站出来要辞官。

  朱佑樘一声不吭,看着这些肱骨之臣说自己的理由,心里翻江倒海,很不好受。

  他知道可能是张儒的安排,这些官员家中的孩子才会加入逆贼的大营,不过真的看到这么多肱骨之臣的家人都加入了逆贼大营,他心中还真好受不起来。

  “诸位爱卿所奏,一概准了。”朱佑樘面色平静,语气低沉。

  这些人要走,强留是留不住的,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污点,就算是为了避嫌,作为皇帝,他也绝对不能继续任用这些人。

  不然,他又如何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就在这时,保国公朱永忽然双膝跪地:“老臣请陛下赐臣一死。”

  此语一出,满堂哗然。

  朱永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那位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道的定边侯讨要一个公道?

  朝臣们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毕竟就算朱永跟张儒交好,也绝对没有必要因为张儒而请皇帝赐死。

  这要是皇帝答应了,他一颗人头可就得滚滚落地。

  还好朱佑樘不是昏君,他也皱着眉头,十分疑惑的问:“保国公这是为何?”

  朱永十分惭愧的看着地上,不敢抬头看朱佑樘,小声道:“臣家中逆子,亦参与了此次谋逆。”

  这句话的杀伤力比之前朱永请求皇帝赐死的杀伤力要大几十倍,顿时,朝臣们都变得哗然了。

  一时间,小声议论的人不计其数,整个太和殿,几乎要被这声音给抬起来了。

  朱晖是保国公的儿子,还是长子,以后不出意外就是世袭的保国公。如果连他都参与了叛乱,这事就真的不好办了。

  十二团营十万兵,还有用?

  十二团营十万兵,还能用?

  十二团营十万兵,谁还敢用?

  “安静。”朱佑樘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咳,都在干什么,这江山还没到亡的时候,朕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陛下,京城十二团营乃是京城最后的保障,如果连他们都叛乱了,我大明危矣!”

  “陛下,请立刻捉拿保国公一家及十二团营将领,以防万一。”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最后说到请陛下三思的时候,几乎所有臣子都跪在了地上,就连内阁几位阁老都不例外。

  十二团营主将叛变,这不是小事,这些阁老都没办法置身事外。

  他们的家人都在京城,一旦叛贼进京,天知道那些武夫会怎么对付他们。张儒一时半会醒不来,这些叛贼就像是没有人掌控的马车一般,变数实在太大。

  朱佑樘面色铁青:“你们这是要逼朕退位不成!”

  此言一出,很多人愣住了。

  印象中,皇帝是个不苟言笑但是为人十分宽厚的人,他平时基本上不会跟臣子发火,不管这臣子说的话是多么的过分,他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

  然而今日,就在这太和殿中,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发怒了。

  唬住群臣之后,朱佑樘十分干脆的下令:“国公不用担心,朱晖的事是朱晖,跟你没有半点关系。还请国公亲自挂帅,前往宣府加以防范。”

  “传令宁夏、榆林、蓟镇各卫所,紧急驰援。”

  “命锦衣卫将所有缇骑散出去,务必要掌控叛军的所有动向。”

  “把十二团营里所有的火器全部搬出来,让匠作监和神机营抓紧时间。从京城招募兵勇,所有兵勇俸禄提升三倍。”

  “朕亲自坐镇,所有朝臣回去之后联系各地卫所将士,只要能够为朝廷所用的,待击溃叛军之后,朕重重有赏。”

  一道道命令下达之后,那些紧张得不行的臣子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不过,依然有人对皇帝信任朱永有意见,认为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当平叛统帅的人就是朱永了。

  别的不说,朱晖参与叛军,如果沙场相见,他们父子之间会不会难下手,会不会有所顾虑。这些都是很容易左右占据的关键因素,容不得他们不小心。

  不过皇帝已经做了决定,暂时还是没人站出来诋毁朱永。

  好歹人家也是国公,如果把人逼得太狠了,到时候只怕难以收场。<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