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李道玄预计的各家修士反抗一宗布下养龙大阵之事并未拖延太久便发生了。

  不过出乎李道玄意料外的是,首当其冲站出来的并非北域各家,而是覆山许家,正是那同为南域六族,可是却在清剿邪修时差点被颠覆聊许家。

  “凡人作祟?这许家果然是越活越回去了,那铁柱本就是两位修士联手布下的,若非修士出手根本不可能将其拔出,现在居然以凡人为借口,言是凡人将其给拔出的”李道玄摇头只觉得荒谬,这许何里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

  “这须贺城到也做的果决,整体搬迁之余将簇村镇直接给毁了,根本不给重建的机会,不过看样子似乎是打算将簇复垦为水田旱地”跟随着李道伦旁的年轻人名为李宏立,牙山第九代族人,父母皆为凡人,数年前被探查到灵根,于是便入了牙山修校

  李祖淼自是知晓数月前一宗的法令,命各家各城撤村镇并城池,眼下须贺城显然便是贯彻了此法令,城外才有此荒败之景。

  大道两旁,随意可见成片倒塌的木楼泥墙,潮湿之处只见野草嫩芽初长,很明显,簇刚被整体搬迁并无多久。

  伴随着脚下快步,须贺城的完整模样从一个望楼飞角的铜铃便成一座横梗在平面中的巍峨巨城。

  而眼下,自己好运终于要来了!

  从李祖淼到攻略十万大山一事,李道玄每每都是如此。

  这李道玄资质顶多也就一般,可是偏偏机遇不断,旁人都受伤或死掉了,其却活的好好得,在一步步过程中,其反倒是成长了起来。

  每每午夜梦回,李道伦想到此处便是愤恨,自己究竟比李道玄差到那了?

  可偏偏,带队的李道玄却毫发无伤,反倒是借此机会修为大增。

  由此其努力加入刑堂,去接触更广阔的人脉。其为了跟随李道玄前去十万大山除妖,花了数年积攒的灵石顶了他饶位置,可结果没想到此行却是凶险万分,前去的三十余名练气修士,最终只有他一人活着回来,其余的练气修士都死在了十万大山,有些甚至是尸骨无存,只留下了衣冠冢埋在牙山之上。

  修士一途,讲究赋,也讲究后气运与财富实力,对于李道伦而已,这些他都没樱在凡人看来,其或许是非凡模样,可当入了牙山时,其却觉得自己如同鹤立鸡群中的鸡仔一般,极为不显眼,稍有不慎便可能没了命。

  借用书中所言,便是“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当初第一次外出任务时,自己是何等的雄姿英发、朝气蓬勃,而如今五十不到,自己却已经有了慕然白首的感觉。对于修士而言,五十左右并不算年纪大。对于李道伦而言,让其觉得疲惫的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的困境。

  也正因为此,其对于须贺城颇有感,如今再见望楼飞角上的铜铃摇曳,一时有些神回少年之福

  对于须贺城,李道伦并不陌生,其第一次外出牙山任务时来的便是须贺城。

  李道伦闻言,抬头朝前看去,只见望楼飞角上垂着的铜铃正随风摇曳着,虽然隔得极远,但李道伦却觉得自己仿佛听见了铃声一般,悠远悠长。

  “道伦叔,快看那望楼飞角!那应该就是须贺城了吧”

  与李道玄处在不同方向,但却同样朝着须贺城前进着的两人,正紧赶忙赶希望在黑之前进城。

  ……

  也因此便有了李道玄此行所在。

  密信中还言,考虑到李道玄神魂大赡缘故,建议李道玄牵头召集周遭数城的修士,以人数之优,确保此事办成。

  密信中便言发现两个族人与覆山许家来往甚密,近来似乎是预谋打算将一城中的铁柱拔出以相应覆山许家反对之举。而这两人便正打算选取离牙山较远的一座城池来下手,而须贺城便有极大可能成为其备选之一,而李道玄所在竹海离须贺城较近,便有了这封密信。

  随着牙山来信的还有刑堂密信。

  可是偏偏有人心思不定,想要闹出些事来。而覆山许家也正想着取得其它各家回应,将事闹大,最好是搞得以整个南域六族联名反对养龙大阵布下。由此这般,双方一拍即合,便有了眼下的麻烦事。

  此城中也已被一宗埋下养龙阵法的铁柱,依理而言此城在牙山李家治下,想必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的。

  脚下踩着飞剑,李道玄正急速朝着牙山的方向飞去,不过此行并非前去牙山,而是千里外的一座须贺城。

  是幻觉?亦或者李道玄根本不在此?清风望向蒲团,五感敏锐的清风迅速捕捉到蒲团上的些许余温,看样子李道玄刚离开。

  其吓得赶紧微微抬头,前一刻刚正端坐在蒲团上打坐的李道玄如今那见影?

  “是”清风连忙点头应了声是,刚一抬头准备退下时,忽只觉得余光中的李道玄骤然消失掉了。

  “命人紧密打听许家的事,若是收到进展,第一时间传于我”李道玄将手中牙山来信递给一旁的清风,而后紧接着道“我外出一趟,若有急事让徐成找我”

  若是那死去的许家家主在有灵,瞧见百年基业居然数年不到便被败得如此,是否会活活被气得从棺材中跳出来。

  今须贺城一行,为李宏立第一次外出任务,也是第一次与李道伦搭伴。

  对于此行外出任务,李宏立是充满了期待,其希望能借此机会在李道伦面前表现自己,让李道伦为自己牵线搭桥,看自己能否入刑堂做事,若是后即便外派,也有机会留在刑堂。

  故而一路来,李宏立表现的极为主动,希望能博得李道伦的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